老花農 wrote:
若買同一戶的透天,要...(恕刪)
很簡單
看您從甚麼角度切入
同一棟透天假設10,000,000元(新台幣)
用租的
一個月15,000 一年 180,000 十年 1,800,000 二十年 3,600,000
(嗯感覺很不錯,才3,600,000)
可是20年過去了,我們用最簡單的算法甚麼都不考慮進去,這間房子房東已經繳完房貸了,
然後跟您說:(我退休了,要回來住了。)
或者是第6年房價大漲跑來跟您說 :(有人要用15,000,000跟我買這一間房子)
再或者第5年房東說要把房子賣掉換醫藥費。
房東都有權力做決定
但是您只能再找一間房子繼續租房
是的反正20年才3,600,000
P.S.我已經說過我是用最簡單的方法去算了,請不要跟我說我的假設錯誤之類的,反正只有3,600,000
lulujc3u wrote:
很簡單
看您從甚麼...(恕刪)
esthetica wrote:
對呀 今天政府喊出非自用住宅房屋稅要逐屋到3.6% 雖然只是其中一個步驟
但有總是沒有好
看到這個,我笑了

一年多繳個幾千塊,要打誰?
除了是藉打房名義行加稅之實外,看不到什麼打房效果。
張金鶚除了預測房市不準外,現在當官也跟著學壞了。
要打房,除了漲價歸公外,其它都是假的(或是暫時)。
esthetica wrote:
房子是要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投資的 可是現在大部分都是投資客持有
是呀,就是因為有住的需求,才有人投資有人買啊!
esthetica wrote:
開價也不是很友善 明明市場供需原始只要50 60萬 他卻開到70 80萬
真的還買得下去嗎 還是說往小坪數 高單價 低總價的方面來考量?
賣方開價,買方出價,雙方合意就成交,那裡不合理?
買方買不下去,賣方自然降價。房價會漲,自然是因為有人覺得這偎錢"值得"買,不是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