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賣掉台北市的房產,落袋為安(9/11更新)


AL168 wrote.
我的十幾個朋友, 最近有搜集一些房子, 都比市價低了點, 他們大都看好未來房市
唬爛有罪嗎? 沒罪, 那我當然繼續唬了, 唬爛又不用錢
.(恕刪)



既然自己都說是唬爛了,你還po廢文作什麼?

KingDavid520 wrote:
現在落袋為安絕對是聰明的做法,

繼加強版奢侈稅之後, 現在連隱藏版實價課稅都出現了,

你相信台灣的房市還有未來嗎?
...(恕刪)

其實,我是在決定要賣之後才知道政府辦了公聽會,
討論奢侈稅延長問題,
也是在收取買方開出的現金支票後,
隔兩天才看到大安豪宅賣房被課所得稅的新聞,
一切都很巧。



tiffany0211 wrote:
看了最近新聞,想問一下....
樓主真的有被"實價"課稅到嗎?...(恕刪)

會不會被課到稅?
老實說我不知道,
畢竟現在還在買賣階段,
交屋也是九月底十月初了,
是否課稅得明年才知道。
我覺得新聞講得並不清楚,
如果真有其事,
那麼陸續一定會有很多去年賣屋的屋主出來抗議,
如果真是政府政策打定主意要課稅,
不會光課我一人,
也不是我在網路上喊喊就能不被課的,
目前我僅能靜觀其變。


房市小牛 wrote:
這個版有一堆是土財主...(恕刪)

我也很想億來億去,
無奈還不夠格。
hamartoma wrote:
既然自己都說是唬爛了...(恕刪)



那你這一篇是有多營養?

另外唬爛不等於廢文

像你這種言不及義, 又自打嘴巴的

才真得是廢文一篇



遲到的楓紅 wrote:
其實,我是在決定要賣...(恕刪)


留一點給別人賺,股市不變的定律!!

喔~對了~01版友最愛說房地產跟股市完全不一樣!!台灣世界第一唷
正反兩面的聲音
在網路一定都會有

勸樓主不要賣的人都是好心人啊
心疼樓主賺太少了...
本人反指標超重,請勿跟單或對做,謝謝。
台北房價應該像是一個永遠像上的波浪曲線, 既是波浪就會有高有低, 但是一波會比一波高, 前一波的高點大概是民國81左右, 低點約在92年左右, 但是92年的價格比81年低很多嗎? 並沒有, 大概只有3-4成左右吧.
賺了就可以賣了阿不然是要放到發黴歐
我是不相信會大跌拉 除非戰爭
去想要賣在高點有捨麼意義 能買在相對低點的才是贏家

遲到的楓紅 wrote:
實價課稅...(恕刪)...我覺得新聞講得並不清楚,
如果真有其事,
那麼陸續一定會有很多去年賣屋的屋主出來抗議,


應該是真有其事吧,畢竟報紙都大肆報導了
而且這些賣屋的人沒辦法抗議
因為當初稅法上就寫得一清二楚

國稅局網站上還有98年的參考案例:
http://www.etax.nat.gov.tw/etwmain/front/ETW118W/CON/444/6771768015579627963?tagCode=

只是以往沒有「實價登錄」
財政部不知道你買賣的價格,實際執行起來有困難
因此過往政府都採取便宜行事,直接用公告價格來算

如今她要拿你真的交易買賣價格來課稅
其實老百姓是無話可說的
還好現在只抓大戶 (5000萬以上的成交價)
所以我們這種小咖小小的的賣,聽說今年還不會被查稅
就看誰跑得慢要被鬼抓了~
上來取暖一下
我97年9月入手信義區大樓一戶,自住,入手價1140萬
99年9月再買中山區挑高大套房一戶,出租.入手價730萬,租金1萬8
今年5月將信義區自住屋賣掉,賣價2180萬
請問樓主這樣對不對?
錢是不是先定存
因不知投資管道

Clat wrote:
應該是真有其事吧,畢...(恕刪)


我相信真的有買賣豪宅被課稅的事,
但我懷疑的是,
也許記者沒搞清楚狀況,
我印象中賣屋所得稅有兩種算法,
一是實際成本交易,
二是房屋評定現值計算,
很多人都採用第二種,
原因是購入時的單據與契約書早就不知道跑到哪去了,
而且算起來應該是比較划算的。
至於報紙寫的,
這個被課稅的人持有時間是多少?
我有看到四年的,
也有說是實價登錄後被掌握當初買價(那不就是一年多嗎?),
如果是持有四年,
當時還未有實價登錄,
持有人理應用第二種方式報稅,
如果是實價登錄上路後才買的,
當然就會被政府掌握行情。

說真的,我還留原當初向建商買的合約書,
但裝潢成本.清潔成本.家電購置...早就不記得也沒單據了,
怎可能用實際成本交易法報稅呢?

總而言之,
如果真遇上了再說吧!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