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iLai wrote:
有趣,真有趣!!!很...(恕刪)
我也認同你所舉的地點的說法,五股、中和、汐止等工業區、甚至新板這些大體而言生活圈或工作仍是環繞台北市交互作用,自難脫以台北市為核心的概念,不過如果台北市的房價持續堅挺,輕移民的趨勢看似短期內難改,鄰近地區的需求看來仍在,老實講,在央行的嚴密監控下,至少泡泡不容易吹得太大。
或許與台北市房地產價格高低排序的關係仍牢不可破,但在這框架內的個別區域發展差異造成房價消長的變化值得仔細觀察,有以下兩個獨立事件可以讓我自己想想,
第一個例子是遠一點的新竹因為竹科,無論其電子產業的景氣,但產業聚落已經形成,產值不低,房價是否隨著台北市的漲跌而起舞??這有歷史經驗,有數據可考。
第二是未來桃園航空城如果能夠某個程度落實,以桃園連結台北、新竹的產業聚落分工,這條線上的房價隨著高鐵、機場捷運以軌道方式與台北彼此相連後,後續對應關係的演變,我也在看。過去這一兩年這個概念地帶房價的變化,似乎隱隱反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