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Kiwi wrote:
我比較懷疑每年多付一點成本的情形,在還沒見到房價10年跌10%結果前,就先扼殺了更多人購屋的機會。而尚不知如何認定的非自用住宅持有稅,是不是反而無形中先會將屋價疊高?
不曉得T兄以何種理論推得 實價課稅可能會扼殺更多人購屋的機會
我是這樣推論的: 當你不需要整天擔心 房價會今天不買明天更貴時 你可以把多餘的心思拿去把工作做得更好 想出更多賺錢的點子 也不會大部分人民都漸漸地養成"只有房產才能穩賺"的觀念 願意把錢拿出來投資 創造就業 活絡經濟 所以 不管用甚麼方式 只要能扭轉這個觀念 個人相信這對國家長遠發展會是正面的
TaiwanKiwi wrote:
我在之前也提過,以實價課稅,提高使用成本以及不動產交易稅是在美國的行之已久的制度,可是這制度並未遏止前一波的房價上揚,而這次的房價下跌也與這制度無關,為什麼在台灣大家還是心存幻想,認為這制度能為台灣抑制房價?
美國 很明顯的就是放任高風險的無擔保貸款 因為金融業自以為有次貸違約避險 高風險就成了低風險 加上有心者鼓吹房價上漲預期心理 所以他上漲 這種漲法 就是虛 --- 因為他並不是跟隨著總體經濟上揚而提升
台灣過去幾年也是如此 不斷添柴火 結果火也燒大了卻不敢一下就澆熄他(怕步入美日後塵) 只敢一點一點來 結果搞一些不痛不癢的
再者 即便今日可以提高利率5% 還是打不到口袋深的人 因為他沒貸款啊 但反而會打到這幾年跳進去買的揹著貸款的自住者
因此 非極權的手段我看也只剩下加稅了 加到你不想持有超過一間房子 澆熄上漲預期心理 起碼溫和多了吧
T兄不是只有一間房? 那不曉得你急甚麼呢...? 政府一再宣示自用不會加負擔 等到他真的要加了 再來反對不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