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就算幾年後房市崩盤,你堅持不買房,堅持繼續存錢,你是真的很聰明嗎?


閒人... wrote:
假設房價會無止境的上...(恕刪)

以下是有房子的作法
薪水 不增加 通膨不算 把房子賣了養老因該是不錯的選擇
搬家 到房子 便宜的地方 天天爽翻天

沒房子的喔
中南部 也有工作機會阿,台北市漲翻天 一坪2億 也跟你無關

那時候因該也沒人住台北了(2億@@)

PS
每個人觀念不同 所以 也有不同的作法吧
好的簽名就是沒簽名
阿不就


不買可惜,不買會後悔,以後買不到..................

政府+建商+銀行...聯手騙

政府:拿你錢借你
建商:賺你的錢
銀行:賺你利息錢

除非你完全100%現金交易


台灣的銀行(沒地、沒房,怎借)
只借錢給有錢人
不還錢的也是那有錢人(大錢,幾千萬百億那一種)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版主有生之年看的到房市崩盤的
我真的敢跟你對賭房價沒崩盤跟你姓
不是未到時候未到而已
你看美國日本倫敦冰島那個不崩
現在剩中國和台灣還有其他新興國家
你就試試看吧

yunyunhome wrote:

日本的慘狀大概正如同,如果台灣5兆房貸爆掉的後遺症!

又加上,泡沫破滅之初,沒有緊急瘋狂印鈔票來應對

在當時,人們總是奉行著:放手讓爛銀行倒閉,其他好銀行就能恢復生機~...(恕刪)


樓主一開始就講錯了!

當年日本就是怕銀行倒,不斷印鈔票,但是銀行的爛帳一直在打消又不敢放款
才導致房地產一直崩跌!
現在美國也一樣,雖然FED印了很多鈔票,到是很多銀行的房貸呆帳過多還是倒閉
過多美元現在也開始反咬美國了,美國的物價也開始大幅上漲了!

kaiend wrote:
準備一筆錢5~10年內不斷繳?這筆錢要多大?

以1000萬房貸款850萬,20年還得話,一個月3萬8,十年就456萬,加上不能貸的150萬,外帶裝潢等

買1000萬房子得準備600萬的現金,其中450萬還不能亂動,動了等於會影響到5~10年房貸不斷繳這前提

會不會想得太美好了XD


可以做到這一點的人,也不需要抱怨買不起房子了吧~~~
道德在愛情裡就像汽球一樣,一戳就破。

yunyunhome wrote:
(恕刪).....總之,這種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效果都是需要時間慢慢浮現的,不會沒效的~

目前,量化寬鬆已略見成效了,否則伯南克也不會宣佈,不會再實施QE3.0了~


沒有QE3是因為美國開始通膨了!這代表經濟在緩慢復甦了!表示QE跟QE2的效果有了!
但是房價還是在跌而且失業率也降不下來!

閒人... wrote:


假設你早就買進 現在已經價值3000~4000萬 你要不要賣
賣了沒地方住,薪水也付不起現在高額的新房貸
不賣也沒賺到阿...

誰能解答小弟的問題阿????...(恕刪)


台灣又不是只有台北可以住人

取你平均值3500萬好了

賣掉來中南部買個一坪6.5萬的二手公寓

還找3300萬

直接退休
yunyunhome wrote:
租房子住,現在是很爽...
不過你也很好笑,標準的自欺欺人!

如果你真的不打算買房子,那你來房地產討論區幹麻?(恕刪)


好好笑喔!!!
你怎麼知道人家永遠不買房

就算不買房
不能探討房市嗎?
你管的真寬喔~~~

現在的高樓(18樓以上)
等有一天殘值都沒有了
只剩土地
房子太老也必須重建時
你覺得這房子 還值錢嗎
建商願意免費蓋給你嗎?
沒利潤了
還不是要自己拿錢
整合一大群人自己蓋
若建商願意整合
至少要蓋30樓以上才可能有利潤吧?

你覺得呢??
買房???
多想想
不是不可買!!!
只是真的要小心

陸客來買??別傻了
還不是台灣的財團在炒
這次還不是同樣由20多年前同一個壽險財團先開始的?
左手出右手進房價馬上高出許多
投資報酬率真高
花點小錢
繳點稅
利潤馬上爆增
台灣被財團綁死了?

你有房套在手上??
或是有人請你上來鼓吹????

跟股票一樣
當有大利多時
也就是大戶在拋盤了
============================================================================================
如果房地產永遠會上漲
那麼中國這幾千年來累積下來的
照你的說法
這房價
應該不是現在這樣而已
10年前上海房價也不過一平方幾百元

只是你現在剛好看到上漲階段
就講的跟神一樣???
拜託喔!!!!!
你還一直說別人中文有問題
你???唉???
這篇看標題就知道一定會很熱鬧~ 那我也要來插個花 XD

我想樓主就是在提醒大家, 在通膨看來無可避免的情況之下, 保有現金部位 vs. 買房 的比較.

當然照例的像本版的每一篇熱鬧的文章, 很多阿呆還是"選擇性"閱讀, 或者說是"幻想性"閱讀了一些片段, 然後大發不平之鳴~ ^^|||

不過我個人覺得, 樓主的原文內容寫得有點太廣泛了一點, 其實中心思想就是,

- 我們在台灣很不幸的薪資的漲幅趕不上物價的漲幅, 不管是房子還是麵包還是陽春麵
- 因為這邊是房地產版, 所以他提醒大家一下, 如果薪資的漲幅趕不上房子的漲幅的話, 那要好好考慮”保留現金, 誓死不買房” 是不是好的戰略
- 他好像也沒叫大家買房來投資喔, 他的意思是”衡量自己的能力, 如果能夠負擔的話, 不要去特別肖想下次天災人禍來買低點, 若是為了自住的話, 能進場時就進場吧”

我不是很懂房地產, 不過針對台北市來說的話, 我是完全同意的. 大家通常是以收入, 少子化, 總經, 資產泡沫這些因素來質疑房價持續上漲的動能. 提供一個好像比較少有人提出的例子給大家參考好了.

強者我朋友, 家住大安森林公園旁邊的block. 一方面考慮到通膨, 所以資產配置上一直把房產當作asset balancing/allocation 的重要組成, 另一方面因為考慮到小孩們長大如果買不起房要住到鄉下去, 難享天倫之樂, 所以也努力的在幫小孩們存房子呀~ 現在算算在這個block裡面, 我朋友家兩代已經有七戶房子了. 這些都是不會釋出的單位, 而我朋友家其實不算是大富人家. 所以如果有很多人在做類似的事情的話, 不管總經因素多麼不利, 其實我不覺得精華地段有甚麼大跌的可能 (好啦, 說大跌可能很低好了 XD)~

有網友提到說, 抗通膨那買黃金好了, 這也是OK啦. 不過我自己想到炒黃金跟炒白銀的(應該說炒 commodity的)多半是同一類資金,白銀一個月跌了25%, 黃金還在歷史高點, 感覺也有點怕怕的耶~~~ @@



要不找人打一仗 保證馬上跌 跌到一坪5000都沒人要 哈哈哈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