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

到美國才知道~台灣真的好辛苦


eve55eve55 wrote:
在台灣的朋友雖然沒工作!~
拿著少少的錢到印度當背包客旅遊半年!~女生快38!~
還去教會當義務華語老師!~...(恕刪)


我超羡慕這種的! 每次踫到那種一年可以在外玩一百多天的,我就有很強烈的自卑感,因爲我勉強也只有60幾天。 常常覺得工作就是要為了能過這種生活。
TCBB wrote:
像張已經是總經理級or資深副總(而且還滿大公司)
總不能叫他去應徵副理職


tejonyd wrote:
這種級別的,應該做一家就可以退休了吧。


看看之前HP的CEO Leo Apotheker,不到一年把HP搞成這樣還拿了上千萬美金的遣散費.. 而且現在也還是個CEO啦.. 再之前的Mark Hurd就拿的更多了,現在雖然不是CEO但在Oracle也是一人之下. 到了這個級別,看到的視野,甚至呼吸到的空氣,都是我們普通老百姓無法想像的啦.
tejonyd wrote:
我超羡慕這種的! 每次踫到那種一年可以在外玩一百多天的,我就有很強烈的自卑感,因爲我勉強也只有60幾天。 常常覺得工作就是要為了能過這種生活。


我都自我安慰,我一年52個周末加上假期也有一百多天啊..


只是不能連在一起放..

timosky wrote:
同樣的人在美國生活品...(恕刪)


美國稅法可以減免的項目很多,不像台灣表面稅率看起來低,減項卻很少。老美買房是節稅,會計師會叫你貸到9成,這樣才划算。生小孩開始存教育基金,免稅。存退休金,免稅。美國的稅制複雜到,中產階級家庭有時候也得找會計師幫忙,也是創造就業啊

算的精的華人,繳完第一間房貸後,再買更大的一間自住,舊屋租人,拿租金補新屋的房貸還有剩。4, 50歲移民爽爽過日子的不少,但他們沒空來01這邊哈拉,說台灣好賺錢的都碼是美國混不好的人吧。英文不夠流利永遠無法跳槽晉升。

當然這些移民也是會煩惱:小孩要念哈佛還是史丹佛,下一間房子該買哪個區域比較好...家裡三台車車庫不夠停(美國中產階級家庭買得起獨棟的,標準要三台, 爸爸用 媽媽用 露營用)

nicayang wrote:
美國稅法可以減免的項...
算的精的華人,繳完第一間房貸後,再買更大的一間自住,舊屋租人,拿租金補新屋的房貸還有剩。4, 50歲移民爽爽過日子的不少,但他們沒空來01這邊哈拉,說台灣好賺錢的都碼是美國混不好的人吧。英文不夠流利永遠無法跳槽晉升
(恕刪)


大大說的很對
美國華人有閒錢很少不炒房子...
自己當老板的,就不用怕英文不好頂到天花板...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blackhades wrote:
並不是稅高,生活費高...(恕刪)


美國是我認為在歐美國家中最適合生活的國家

原因是 地大物博

1. 地廣人稀,不像歐洲地狹人稠,歐洲年輕人更難找工作買房,巴黎市區隨便一間10坪的公寓可以開價一百萬歐元。

2. 一樣上餐館,美國跟歐洲標價一樣,只是一個是美金一個是歐元,但歐洲的平均所得其實比美國低(除了德國跟北歐)

3. 以前歐洲窮人就是日子過不下去了(權貴階級把所有資源都拿走),才移民美國,地方大自然容易生存,沒房子住,自己在山坡上圍一塊地自己蓋,亞州除了中國外,都不看好,一樣都是地狹人更稠,當每個人平均可分配面積資源減少時,就一定比較難生活。香港就是一個人多到很難生活的城市。

4. 多元種族文化,給予人民希望的國家,至少這個國家的人民還可以繼續做美國夢,也總比台灣無希望的過日子強。

5. 雖然失業狀況惡化,但多數有正職工作的人口還是照樣每年加薪,舞照跳,日子照過。(認識仍在美國有工作的真的是沒啥影響...)


除了美國外,澳洲也是好生活的國家(地大物博)。最近幾年大陸人超多白領移民去工作的,人家可不是打工渡假,那邊很IT相關跟醫藥行業需求很大。

加拿大就不是了,只適合退休...


在國外的工作拿的了高薪的台灣人,哪個不想家,只是沒辦法回來而已。同學中家裡有幸供的起美國名校,除了一些權貴階級外(上班交朋友當然想要回到台灣給父母照顧),能留的都想盡辦法留在國外工作(美國待不了就去香港新加坡大陸),同學聚會聊天,大家都很認同,台灣專門出口人才,走得出去的,慢慢的都走了。

7年前,菲籍同事跟我說,不想繳稅給腐敗的政府,覺得中產階級留在菲律賓日子很沒品質,講完沒多久,她小姐就全家移民新加坡。即使在新加坡工作,因為膚色國籍,升遷不易,但是薪水高,可以給孩子一個很好的環境。他們的國民在馬可士政權倒台後,30年來基本上是沒有希望的國家,中上階級早就放棄,能走的都走了。直到最近五年,菲律賓政府發展經濟,壓抑房地產,振興內需,當地有工作經驗的白領薪水開始超越台灣,出走潮有減緩的趨勢。


現在我也有同樣有當年同事的感覺,每年結算稅金跟健保費,都有一種被國家搶劫的fu。當年我們同情那個無希望的國度,現在? 台灣移民潮應該會慢慢湧現,因為生命自然會找到出口的。這裡過不下去,自然就會去別的地方發展。可憐的是走不了的人...只能忍受健保勞保破產,國家破產

nicayang wrote:
現在我也有同樣有當年同事的感覺,每年結算稅金跟健保費,都有一種被國家搶劫的fu。當年我們同情那個無希望的國度,現在? 台灣移民潮應該會慢慢湧現,因為生命自然會找到出口的。這裡過不下去,自然就會去別的地方發展。可憐的是走不了的人...只能忍受健保勞保破產,國家破產..(恕刪)


寫的太好了
生活愜意就好
nicayang wrote:
美國是我認為在歐美國家中最適合生活的國家...(恕刪)


這位鍵盤歐美分析師,請你到美國來看看再來評論吧。

地廣人稀,但是很多人都往都市擠,紐約的房子一點都不會比巴黎便宜。種族多元化是沒錯,文化衝突、非法移民問題、歧視問題只有一年比一年嚴重。至於那個「多數有正職工作的人口還是照樣每年加薪,舞照跳,日子照過」更是不知道你哪裡來的統計數字,還是只是「朋友說」。這樣講吧,除了我這種無聊人士以外一般人不會跟朋友跟你說公司三年沒加薪了還裁了一堆人,房子賣不出去地價稅又越來越高,油費幾年來漲了四倍,連蛋跟牛奶都漲了兩倍,好不容易加了薪,又聽到保費跟退休計畫的費用也提高,加起來等於沒加薪,日子還是得過下去....

台灣的稅金跟健保費用像搶劫嗎?那你該看看歐美的稅制,看看美國這些吸血保險公司跟醫療體系索取的費用。

我再說一次,我不是要說美國什麼都不好,不然我沒有必要留在這邊。但是這樣什麼立論根據都沒有就卯起來「分析美國之優於歐美國家與台灣」,會讓在美國生活的我們看了哭笑不得。


Starwind wrote:
這位鍵盤歐美分析師,...(恕刪)


我本來也想回,但是怕對號入座成為"美國混不好的人".. 其實我本來就是混不好,所以也沒關係啦.. 因為照他的說法, 我們應該煩惱孩子是唸哈佛還是史丹佛, 下間房子買哪裡, 第三台周末車沒地方放. 而不是為什麼小孩連九九乘法表都背不熟,或者其他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問題.

美國整體來說還是很適合居住的,但也不是樣樣都好.. 退休金,教育基金不是免稅,是延遲繳稅. 如果無法晉升是因為英文不夠流利,那講流利英文的街友應該都要能當管理階層才對. 如果要比搶劫稅金,嗯.. 美國政府應該比台灣要厲害啦..
能上哈佛或是史丹佛,可能一個高中裏只有一個能進。

錢賺多少,跟行業關係較大,學校好不好其次。 年年加薪要看你的行業, 做的好,公司不但會加薪,還給你股票想辦法要留住你了。 不幸的是,這種事發生的對象往往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碳。

歧視問題有,我在工作上看過最多的是自己人歧視自己人。老移民,欺負新移民,因爲他們最清楚你的弱點。在美國高科技公司,當公司需要你的時候,對你也是相對非常禮遇。

近幾年,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只要是知名的大學,都不是工程師,找工作也不是問題。 有的未畢業就有 2,3 個工作讓他們挑了。 有個朋友的孩子,不是讀工科的,畢業沒多久到臉書當主管, 幾年前就退休了,現在當 VC。 我的經驗告訴我,有能力的年輕人,就有機會。

除了工作,及家庭。可以想想自己喜歡的是什麽。我是看那個地方玩的花樣多,我就往那跑。如果只是要玩,也不見得要移民,能將就點的話,玩幾個月,也不是那麼貴。 如果要我搬家囘臺灣,能力夠的話,我半年要往附近或東南亞國家跑,因爲對我好玩的都在那裏。 在美國最大的差別是玩的地方開車就到了。


  • 18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