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不要浪費納稅錢蓋社會住宅

JOJOJOKOKOKO wrote:
民國70年,公務員月薪8000,年收算10萬好了,那時後利率10%,台北58坪公寓470萬,
要快50年不吃不喝。所以回到70年代,只要幾個月就可以買房了?怎麼算的?是在辦作文比賽嗎?


台灣房價史/1950年代大安區土地1坪787元 物價、通膨創首波漲勢 

1953年物價飆漲,也出現「房市飛昇」的訊息,但當時房價上揚的原因較為單純,主要是整體物價上漲、建材上漲,下文可發現當時中山區房屋每戶開價6萬元。
貸款利率調升至4%以上,地價稅和房屋稅每年各收實價的3%。保證台灣的房地產瞬間躺平。
社宅請不要蓋在精華區.
精華區政府請蓋商辦+店面收租
盈餘的錢到捷運末端或是鐵路人少站大量興建社宅.
SkyyYu wrote:
聰明的你,請問要如何阻止投資客呢?如何阻止房地產資金退出的雪崩效應呢?


只要囤房稅、空屋稅嚴格執行下去,投資客就會逐步退場了,你也不用擔心什麼雪崩,因為投資客又不是所有人都一體同心,總會有人先退、有人想再多撐,房價會快速下跌、但不會有什麼崩盤之類的。

反倒是這樣玩下去,若真的被蓋了一大堆社會住宅後,才是房價很快崩盤,因為我上面說了,台灣並不是因為供應不足才去蓋社會住宅,也代表了這些大量的社會住宅問世後,將會使得投資客手中把持的房地產吸引力變弱,但當投資客撐不住要釋出時,連同社會住宅的大量房屋就會直接形成供過於求的狀態,這才是整個會雪崩式的跨掉。

當然,這個前提是真的有大量的社會住宅蓋出來,實際上…這群政客就裝裝樣子而已。

空屋稅這種東西,是現在很多國家都開始實行的,就台灣一堆人還被政客們洗腦說什麼課不到、不能課、課了會出事之類的…
Cavendish Lab wrote:


貸款利率調升至4%以上,地價稅和房屋稅每年各收實價的3%。保證台灣的房地產瞬間躺平。
...(恕刪)


這國小畢業都知道

但是
政府不會做
lycer wrote:
這國小畢業都知道

但是
政府不會做


與其說政府會不會,不如說我也不讚同這種作法。

因為所謂的提升貸款利率,是指抑止正常情況下房市過熱的作法。

而台灣的現況,我上面有說了,是因為投資客在持有成本過低的情況下,不正常的投入資金炒作。

現在提升啥利率,能不能懲治到投資客還不知道,但正常想買房自住的人先直接受害,這種地圖砲是不能亂放的。
星幻 wrote:
只要囤房稅、空屋稅嚴...(恕刪)


什麼叫囤房什麼叫空屋?

一堆南部人到北部打工要不要課重稅?
樓主是不是很怕房價跌,或買氣降低

整天批評可能會讓房價跌的政策或他國的措施
不然就是洗沒買房、住社宅的是遊手好閒的人這種嘲諷語氣

真想聽樓主對於台灣房價所得比排名第16的看法


周志紫 wrote:
新加坡公宅有台灣豪華嗎

新加坡公宅有搞在都會區嗎

新加坡公宅不用你自己存錢嗎

新加坡公宅,是夫妻優先,促進生育
有拿來養單身享樂族嗎

你查好再來說

可以查一下「達士嶺摩天組屋」
台灣房子比它豪華的沒幾個吧,且它也位在都會區

組屋在新加坡都會區到處都有
當然不同地段、新舊、豪華程度價錢也不一樣
但有台灣難負擔嗎?
新加坡真聰明,知道一些華人陋習所以早早就制定了這些規定

也確實夫妻優先,但35歲以上就沒限制

你問這些不知道是不是在反串,還是真的沒查好
陳慧桓

你自己睡覺的時候 靜靜想想自己的行為 , 拿 個案 當 通例來講 , 比例你敢說 ? 是不是 自己刪文比較妥當 ? 那不如說台灣有郭台銘 誰還在有資格吵低薪

2023-08-08 22:33
Brocoliii

陳慧桓 個案?是不知道Google對你來說多難,新加坡住宅80%都是組屋,查「Singapore BTO」也能看到將釋出的BTO的地點,不夠市中心?

2023-08-09 9:10
kantinger wrote:
什麼叫囤房什麼叫空屋?

一堆南部人到北部打工要不要課重稅?


可以啊,台北敢課的話,就課啊。

怕天龍國政府不敢啦。
Cavendish Lab wrote:
貸款利率調升至4%以...(恕刪)


哪會?

除非資本利得稅

否則轉手五成一倍

週轉個幾次

有什麼差嗎?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