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在怕什麼呢? 是擔心實坪制以後沒模糊的空間,而不跟進其他國家?

不是建商或代銷都有給圖面? 甚至可以要到 CAD 檔來量面積算價錢, 很難嗎? 真要擔心, 現場自己量也是可以, 人家會不給量嗎? 實坪制的論者, 認為付 50 坪的錢, 只用到 35 坪, 不划算, 但都知道是 35 坪了, 就跟買鋁箔包果汁一樣, 果汁含量有講清楚, 你就知道你是付錢買水喝, 還是付錢買果汁喝了不是? 圖說標清楚, 可現場對圖量測檢驗, 就好了吧?

並不會現在 50 坪的房賣 2500 萬, 明天立法通過實坪制後, 後天馬上改價標成 1750 萬來賣...

實坪制若要推到極緻, 那我想賣房就是變成這麼賣:

實坪: xxx 坪, 實坪總價 xxx 元
樓高: xxx 公尺, 電梯費每公尺 xx 元 (坐電梯到契約外樓層要刷卡付費)
中庭有門控, 要刷卡付費才可以進入, 費用一次 xx 元
Lobby 有門控, 要刷卡付費才可以進入, 費用一次 xx 元
各樓層梯廳有門控, 經過梯廳要刷卡付費, 費用一次 xx 元
開車進出停車場, 移動每公尺 xx 元, 按次計費
...

使用者付費, 有道理!

(再吵下去, 開會都要打起來了, 什麼按戶攤不公平, 按坪數攤不公平, 按人頭攤才公平... 電梯有某戶老是當貨梯用, 東西都很重... 真要那麼要求也是可以, 那就大家好好算清楚才是 ---> 有用到, 才付錢!)
dancingra wrote:
不是建商或代銷都有給(恕刪)


奇怪 你的邏輯 怎無法說服全世界的人?
dallasoriginal wrote:
奇怪 你的邏輯 怎無法說服全世界的人?

我等樓下有一個人贊成我的說法時, 你的邏輯就不成立...
dancingra wrote:
不是建商或代銷都有給...(恕刪)

實坪制簡單說就是省去大家的麻煩,然後給建商找麻煩,不給建商操作文字遊戲廣告的空間啦,也減少些沒經驗的人被騙。
單價貴,就是設施多比較豪華的產品類型,單價便宜,就是比較陽春的,簡單
明了。
人家看你單價比人貴,直覺想到差價是附加價值,可以很直觀的判斷有沒有那個附加價值。
Mikadoyakumo wrote:
實坪制簡單說就是省去大家的麻煩,...減少些沒經驗的人被騙。

我蠻同意後面那一句「減少些沒經驗的人被騙」, 實坪標示這會是有幫助; 我的重點是, 實坪可以讓談判籌碼明顯化, 但對購買價格不見得有明顯壓低作用...

舉例來說, 我買捷運附近, 我說我這人都自己騎開車, 我從不搭捷運, 所以應該賣我便宜點, 對或不對? 而我買捷運附近的房子, 我只是買地板坪, housing 的牆面跟天花板功能, 我就沒有買「環境帶給我的方便性」嗎? 坪單價中, 只是建材、人工、設計費用、以及利潤, 就不包括環境的附加價值了嗎...

沒錯, 我也許是個從不搭捷運的人, 我去買捷運附近的宅有可能只是我個人單純對該案的設計與格局喜歡, 但問題在市場上, 有很多人愛追捷運附近的案子買, 在不缺買方的情形下時, 建商沒必要屈就我的價格賣我, 所以要嘛我追價, 要嘛建商賣別人... 這就是房屋價格中包括了賣方的機會成本在其中, 使得價格被墊上去; 但有些人對於實坪的看法就僅抓著「我只買到多少坪的地板」這件事去解釋, 甚至期望實坪制有壓抑價格的功能, 這種想法會不切實際...

其實說真的, 我只看到市場上敢標 100% 純果汁的, 賣得更貴了... 啊 10 元一包的 10% 果汁不到的飲料, 也沒見跌成 8 元 7 元賣...
dancingra wrote:
我等樓下有一個人贊成(恕刪)


去想想為何全世界都實坪登記制吧!
之前雨遮露臺不能計費之後

房價有比較便宜嗎

建商房子有比較難賣嗎

建商有覺得受傷嗎

新房子有變得沒雨遮和露臺了嗎

很多人對實坪制抱著期待

我是不覺得實坪制能解決什麼問題啦

就像實價登錄還沒實施以前

一堆人也是把實價登錄當成什麼房價的仙丹靈藥一樣

結果現在呢

房價也是繼續往上飆

老人都能搞清楚虛坪公設了

你年輕人搞不懂室內坪數怎麼算?

所以我個人對實坪制 虛坪制都沒什麼意見

反正建商本來就負責蓋房子

政策搞出來

建商只不過把風險都轉嫁給消費者

最後倒楣的都是老百姓而已

另外其實普通老百姓住的房子

不論日本台灣還是新加坡其實都半斤八兩啦

我也不覺得日本或新加坡平民住的房子有漂亮到哪裡去

這本來就一分錢一分貨

不用什麼都外國月亮比較圓

台灣房子是醜在後來那些外推的陽台 違建 頂加 鐵窗還有一堆第四台線路
dallasoriginal wrote:
去想想為何全世界都實坪登記制吧!


台灣售屋資訊揭露得更多啊,除了建物面積,也有公設面積...所以我們比較進步才是。
yoyo0719 wrote:
我也不覺得日本或新加坡平民住的房子有漂亮到哪裡去

沒有漂亮到哪,但兩邊的整體水平都遠高於台灣
1. 新加坡的百年透天能見度遠高於台灣,台灣有幾間百年透天我很好奇
2. 日本建築的防水基本上屌打台灣,人家在日本賣房的回來台灣不懂為什麼台灣賣房要整天處理漏水,更別說門窗衛浴等硬體設備,根本兩個世界
我也覺得有這個必要、現在看房子的坪數都很不準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