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沒房不敢生小孩 民眾黨:高房價已成國安問題 .....加稅的時間不遠了

希望民眾黨別學民進黨唬爛晃點選民,
選前居住正義,選後炒房第一
網路的雲彩與暗黑.

昨天看到英國最近透過前幾年通過的 , 資金來源自述法條 , 順利的讓一位常在網
路上炫富 , 但實際上卻是幫毒梟黑幫洗錢的人定罪 , 財產凍結 , 瓦解組織.

其實相同的做法 , 如果能引進國內 , 對一些不法的組織 , 就會產生很大的警示
作用 , 也可以順利地破獲很多的不法 , 像是危害社會很深的詐騙集團.

因為很多靠非法管道取得資金的人, 最容易去化金錢的方式 , 就是買超跑或是豪宅
, 只要強制這些購買的人提出資金的來源證明 , 自然就很容易讓不法的營利曝光.

同時也看到 韓國報導他們越來越嚴重的民間債務問題 , 提到的例子是一位年輕的胖
宅男 , 收入低 , 但是又抵擋不了物質的誘惑 , 就辦了好幾張的信用卡 , 利上加利
, 債務金額滾大了之後 ,又不敢讓家人知道 , 最後自殺被救回多次 , 酗酒 , 最後
流落街頭.

還有的例子是 , 年輕情侶 , 對名牌商品癡迷 , 朋友有的好東西 , 就很想買到更好
更稀有的精品 , 拍照自炫 , 把所賺的錢都散盡了 , 生活就像是走鋼索 , 毫無對應
可能發生意外的風險準備.

此外 , 網路賭博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 而且上癮的年齡層不斷的下降.

幾天前, 看到一句話 , 網路業者提供的服務要是免費的話 , 那使用者本身就是商品.

這是一個小孩出生 , 就會與網路產生聯結的年代.

便利的網路運用 , 當然是好事 , 但是也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

像是過度的倚賴網路導航的功能 , 其實對人腦的活絡度 , 會有很大的影響 , 最好不
要常常使用 , 我自己只會在第一次去陌生的地方才會使用導航帶路 , 但是第二次開始
就會自己認路 , 自己辨認方向.

最近常聽到知名的節目主持人在她代言的商品廣告上提到 , 自己自從經營臉書直播之
後 , 頻繁的使用手機 , 讓她的視力退化嚴重 , 所以要吃葉黃素來強化視力.

我就覺得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 她應該要節制手機的使用 , 或是多改用大螢幕的桌
機操作 , 而不是靠藥物來治標 , 卻縱容自己延續會損傷健康的壞習慣.

但是如果只是想代言賺錢 , 我個人認為也會有損其形象 , 並非是明智的選項.

常常會在網路上看到 , 小資族因為參加特定的期貨投資 , 跟著所謂的 老師 , 就可
以在家裡輕鬆的賺錢 , 日子過的逍遙自在.

期貨的交易 , 是一種零和遊戲 , 贏家的利益就是來自輸家的損失 , 一個老師要能長
期在市場上獲利 , 其所面對的對手是來自 全世界最頂尖的分析團隊 , 最多的資金 ,
以及最先進複雜的訊息整合系統 , 自稱自己可以長期勝過市場的能力 , 其所隱含的無
知與欺瞞 , 是很淺顯易見的.

情況就有點像是鄰居一位對機械很有興趣的年輕人 , 告訴你他所改裝的車子可以勝過
全世界最強的 F1 賽車一樣.

從反向來看 , 如果一個人的見識如此短淺 , 會相信這樣的妄語 , 那往後的日子來被
騙 , 蒙受損失 , 也是不會讓人感覺到意外的.

網路上很常會看到討論房價的議題 , 不管看漲或是看跌 , 都有其堅信的理由.

其實我認為 , 房價的高低 , 並不是我們該關心的問題 , 因為真正的關鍵在於我們是
否有足夠的能力把房貸繳完 ?

昨天晚上跟今天早上 , 就各在住家的附近看到一起嚴重的車禍事故 , 一是一台轎車
把一台機車上的 2 個人撞成重傷 , 另一個是一台國產車跟一台賓士轎車擦撞.

2 起事故都是年輕人的駕駛的 , 而也都要耗費 20-30 萬的代價才能解決.

如果涉入事故的人也背負房貸的話 , 那就會嚴重的影響到家庭的收支平衡 , 讓生活
產生很大的負擔 , 而如果房貸是超過 20 年期限的話 , 那人生就會是一場漫長的艱
困與不確定性 , 有規劃要置產買房的話 , 切要謹慎評估 , 量力而為.

網路上有人提問 , 為何大家會急的下手買股票 , 不等到股價跌到更誘人的價位再買 ?

因為這就是公開的市場交易 , 價格由供需雙方的強度來決定 , 當有人覺得價格已經
達標 , 就會下手購買 , 或是賣出.

而這樣的交易 , 也就會有投資的風險存在.

相對於開放的交易模式 , 市場也有另一種的封閉或是資格限定的交易 , 可以讓買家佔
盡優勢 , 勝算提高.

像是全世界最有價值的 Apple Inc , 就可以用很低的價格購買商品 , 用低價委託別
人代工 , 然後販賣很高的價格獲利.

問題就在於 , 這一切的交易優勢 , 是要靠創新 , 要靠經營 , 要在對的時間 , 集合
各項的條件 , 才能達成.

而網路便利的另一個面相 , 就是大家都接收相同的訊息 , 對事情的看法集中於同一
個面向 , 群體的同質化越高 , 就越難有獨創的思維 , 也就越難有新創的事業 , 讓
雇主的優勢更為增強 , 因為受雇者越來越難獨立門戶 , 自創生路.

所以人生的重要修行 , 從特定的層面來看 , 就是要取得獨有的購買權利或是議價權.

只是這一項能力 , 是不能被給予 , 也不能輕易的購得 , 需要自己下定決心 , 長久
累積跟經營.

當你真正的用心付出 , 自然就會感覺到 , 世事是公平的 , 深耕養育 , 自然有豐碩
的回報.

而如果從反向來想 , 自己要是常心生怨念 , 覺得世事不公 , 自己運勢不順 ..

是否該要靜下心來深思 , 自己真的盡了全力了嗎 ?
allan_yang wrote:
我六年級中段,今年參...(恕刪)

我參加了東區跟南區的寶佳,真的年輕人一堆,總太太平也是都年輕人
說現在房價不高的人可以比較以前的房價,再回頭討論這問題。

以我家來說,我父母親在30多年前在板橋買的一間100萬元的小公寓。
現在用實價登陸來查,那間房的價值約落在800~900萬。
當時父母親每一個人的月薪在1~2萬元,都是接件的工作,薪水也沒那麼穩定,還要養小孩。
但是買房子只需咬牙撐幾年就可以達成。

現在30歲出頭的人,薪水大多落在3~4萬(不要跟我說薪資平均5萬的屁話,或是一個月9萬的誰誰誰)。
然後一間屋齡40的老舊公寓要價900萬,還沒有電梯,附近的新大樓每坪可以喊到60萬。

對於當代年輕人,買房等於背大筆債務,等還清人也老了,根本就是廣志。
想當然耳,選擇及時行樂的年輕人也不會在少數。
買房對於月入10萬的人或許比較輕鬆,但月入10萬的人畢竟不是多數。

另外說到房價問題,遺產稅改制後官商一同炒地皮,才是目前高房價的主因。
這是誰搞的問題? 誰執政就是誰搞的問題。

--------------------------------

有人看不懂我在說什麼,還在為現在的高房價合理化和背書。
這種人若不是患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就是高房價的既得利益者。

本篇回文旨在說明,過去三十年的人與現今的人相比較,買房壓力是過去的好幾倍。
為了擁有一間高價的房子,就必須犧牲其他可以用金錢可以滿足的事物。

而高房價絕對跟少子化有絕對關係,現在的社會沒錢怎麼養小孩? 難道都放養? 都用不受教育? 吃飯都免錢?
又不是以前的農村社會,會認為房價與少子化沒有正相關的人,絕對是沒見識的老一輩和沒長識的人。

房價絕對是炒出來的,絕對是官商勾結的結果,各地區的重劃土地和過去遺產稅的修改都是導致高房價的主因之二。這都是學者研究的結果,絕不是我一個人在亂說的。沒見識就不要說現在的房價合理。

可惜,台灣人只能讓有權有錢的人不斷的剝削,還有人天真的以為因為時空背景不同才造就今天的高房價。
這種人不是傻了就是錢太多了,高房價真正主因就是官商勾結,有權有錢的人不斷炒作的結果。

我舉個近10年的例子,就在林口接近高速公路的房子,當時一坪10萬,附近重劃區的房子都還在蓋。
現在該間房子每坪超過三十萬,附近多了許多新大樓和一些賣場和機場捷運,走幾步就可到outlet。
不過上下班時間的文化二路就是塞塞塞,生活機能有更好嗎? 個人不覺得有更好,現在半夜還有改管屁孩到處飆車,睡到一半會被噪音吵醒。 說真的,房價高不過是建商和炒房客的炒作罷了。

不過還是有人天真的以為,房價變高是正常且合理的,那麼科學園區附近的房子又如何說?
只能說,台灣天真的人太多,台灣房價才會任由那些財團和政客炒作。而最終還是苦到一般百姓。
faithinjust wrote:
努力到不行卻無法累積財富的人越來越多(恕刪)


努力到不行卻無法累積財富??

那他到底在努力什麼

努力拼死拼活的工作只為活著這樣嗎

然後就因為不會理財就開始埋怨政府?

他是努力錯方向了吧

社會在進步,腦袋也要學習新知識跟著進步

財富是一代一代累積

你上一代沒累積就從你這一代開始

你上一代輸的當然要你這一代加倍再加倍才能補回來

不然就不要生,到你這一代開心結束這一生就好

講的好像上一代沒努力過

講的那些沒有繼承到上一代的,卻各方面努力到不行最後成功的七八年級生好像是天才一樣
一鴛一 wrote:
努力到不行卻無法累積財富??

那他到底在努力什麼

努力拼死拼活的工作只為活著這樣嗎

然後就因為不會理財就開始埋怨政府?

他是努力錯方向了吧

社會在進步,腦袋也要跟著進步

財富是一代一代累積

你上一代沒累積就從你這一代開始

你上一代輸的當然要你這一代加倍再加倍才能補回來

不然就不要生,到你這一代開心結束這一生就好

講的好像上一代沒努力過

講的那些沒有繼承到上一代的,卻各方面努力到不行最後成功的好像是天才一樣


應該要提高自備款成數, 提高房貸利率 ,
把投資客趕出房市, 自然房市就冷淡了 .

提高稅率只是把稅金轉嫁到租屋者身上而已,
覺得沒有意義.
ra1xp wrote:
別生就好了,除非家裡(恕刪)

你喝毒藥自殺也行啊! 跟安樂死甚麼關係?
一鴛一 wrote:
努力到不行卻無法累積(恕刪)


想必版友一定沒讀過社會學

不了解所謂的階級複製說的就是這種意思

爸媽都是讀書人,小孩從小就開始耳濡目染的接觸知識接觸投資

父母都是藍領階級,從小就幫忙到工地打雜

這兩者就差距甚遠,隨著年齡增加只會越來越遠

或許藍領之子10個有一個當上高等人,但相同資質的人

出生在白領階級的10個可能超過5個可以繼承高等人地位

許多研究數據都已經證實這些

最後那五個天生高等人與一個後天的高等人回過頭來批評那9個藍領之子不夠努力所以沒辦法成功


如果這對你來說很合理,那我先恭喜你,你肯定是那成功的5+1

順帶一提,只要稍微計算一下

如果照您說的如果努力也沒用的人不如不要生,恩,現在人口數應該已經先對半砍

請問各位成功的人,所累積的財富又是立足於何處?

無人居住的房子? 或者是無人購買的商品?


騰空的財富都很合理
看了一推既得利益者的發言
沉默也就算了,卻還講一些風涼話
真的有夠無言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