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eme wrote:你應該問問新加坡德國澳洲等一些禁止炒房的國家看看有沒有不同 新加坡不是禁止炒房,而是新加坡的土地是國有的,國外歸國外喜歡也可以移民去國外!就算新加坡的土地是國有的,房價還是比台北市貴,雪梨在高點時比新加坡還高貴。排名第一的摩納哥每坪高達580萬,但是購屋困難指數僅28年,所以『薪資』才是主因。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看錢阿我只知道人類歷史上只要是用錢去炒作的東西都沒有好下場 好可怕!原來用錢去炒作的東西都沒有好下場?還好我從小就立志當禿鷹,不怕、不怕!這號人物就是你口中的『紅油炒手』!他的銘言:『不賺最後一個銅板』要見好就收!懂?!↓荷蘭的鬱金花東印度公司的股票日本90年代的房地產杜拜、澳洲的房地產還有現在最流行的虛擬貨幣炒作不就是抓交替吧了抓不到替死鬼死的就是自己而已 你自己也是有用錢在炒作東西,快要死之前記得來01道別一下,不過才150萬應該死不了。所以Jasz說的沒有錯!市場是看錢不是看人,沒錢就沒辦法,一有錢你還不是照樣『炒』!↓
登卡普 wrote:好可怕!原來用錢去...(恕刪) 所以我說炒作不過就是在抓交替李嘉誠當然知道別當最後一手玩股票跟炒房可不同玩股票玩不好頂多玩死自己炒房炒到最後可是絕子絕孫不用急哪天房價崩盤我絕對落井下石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所以我說炒作不過就是在抓交替李嘉誠當然知道別當最後一手玩股票跟炒房可不同玩股票玩不好頂多玩死自己炒房炒到最後可是絕子絕孫不用急哪天房價崩盤我絕對落井下石 炒房客當然要死!炒房客怎麼可以不死?炒房客要是不死?禿鷹上哪撿屍?前面早就說了,台灣人口太多,少掉一半才差不多,人口變少節能又減碳好處多更多。台灣人口密度全球排第10名,減少一半剩1200萬,密度也才跟以色列、日本相當,又不會滅亡。↓
a28956215 wrote:繼承的老房子不能住但老房子確要賣幾百幾千萬 能賣幾百幾千萬!是要座落在都市計畫的範圍內,因為都市計畫內有都更獎勵,才會水漲船高!鄉下別說是老房子,連新蓋房子也沒人愛住,住在鄉下謀生困難,人群才會擠來都市討生活。
人口負成長 wrote:絕子絕孫重要還是抓...(恕刪) 台灣經濟會不會萎縮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央行認證人口老化帶來隱憂 捨不得花錢難拚經濟(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4日電)台灣經濟模式轉為倚賴內需,但民間消費增速連3年低於經濟成長,且台灣為數眾多的中高齡者,也被央行總裁楊金龍認證,比起花錢更愛存錢,顯見人口結構轉變將不利衝刺內需,將帶來經濟隱憂。全球景氣走緩,加上去年爆發的美中貿易戰至今仍停停打打,均削弱外需成長動能,也因此,2018年起,台灣的經濟成長模式轉為由內需支撐。內需涵蓋消費、投資,觀察台灣近幾年內需表現,主計總處官員指出,在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發展綠能,以及「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成效漸顯之下,2019年民間投資成長率達4.48%,是6年來最高水準,政府投資成長率10.15%,更是2010年以來的新高,對經濟成長貢獻顯著。相較之下,截至2019年,民間消費成長率已連續3年低於經濟成長率,主計總處官員坦言,民間消費與人口結構有比較大的連動性,而老年人口愈來愈多,消費習慣又比較保守,隨著台灣人口老化,往後將持續約制消費成長力道。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也曾在公開場合提及台灣人口老化帶來的經濟隱憂,他指出,台灣長期有儲蓄率偏高、投資率不足的問題,使得國內有效需求不足,而儲蓄率升高的主因,便是老年人口比較不愛花錢。楊金龍分析,年輕人及中高齡者的消費與儲蓄行為並不相同,年輕人比較敢花錢,屬於「淨消費者」,老人則多半是「淨儲蓄者」;當會花錢的年輕人占總人口比重持續下滑,不愛花錢的高齡者愈來愈多,這樣的人口結構便持續推升民間儲蓄率。然而,台灣已在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意即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14%,且國發會預估,台灣將在2026年成為「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突破20%,老化速度比起日本、義大利、德國、芬蘭都還要更快。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但老年人口普遍不愛花錢,是否將導致台灣內需成長動能漸弱?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年長者確實比較節儉,但嬰兒潮後段班經濟實力相對雄厚,思維也比較開放,對於台灣未來10年的消費動能,他抱持相當樂觀的態度。吳大任表示,現在的中高齡族群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戰後嬰兒潮(1946年至1964年)出生的世代,約55至73歲,他們是在比較刻苦的生活環境長大,不少人的消費習慣偏向節儉,有錢捨不得花,就會產生經濟學者認為是「淨儲蓄者」的情形。不過吳大任指出,戰後嬰兒潮的後段班,他們享受過經濟成長的果實,甚至在房地產、股票市場累積不少財富,隨著時代更迭,思想已慢慢改變,而且中央大學台經中心調查顯示,老年人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評估偏向樂觀,如此一來,消費意願也會增加。吳大任認為,現在50、60歲左右的準退休族,他們身體健康且具有經濟能力,其實有能力帶動內需市場,甚至移居到中南部養老後,能夠進一步活絡地方經濟,「我對未來10年民間消費動能是比較樂觀的」。(編輯:林孟汝)108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