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全面公式化了經濟政策。 他是非常關鍵性限制性專利和版權(雖然他在後者修正了他的意圖,當它解釋了對他版權不壓抑獨立重新發明以專利方式)。 他也主張了專利的替換與政府支持的刺激為發明和科學調查和折除獨佔,當可能-時和自然獨佔的徵稅或者章程。 總之,他主張了自由自在的自由市場的組合,並且重大社會節目在地租和獨佔使成為可能由經濟上高效率的稅。 貨幣學派旗手,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主米爾頓弗裡德曼支持亨利・喬治的主張,認為地價稅是「最不壞的稅」(the least bad tax)。因為不同於其他稅,地租不強加剩餘負擔給經濟和因而刺激更加迅速的經濟增長。 現代天環境保護者共鳴了與地球的想法作為人類共同財產,並且一些在污染支持生態學稅改革想法,包括堅固稅或費作為替換為"命令和control" 章程。
《進步與貧窮》(Progress and Poverty ,1879) 《土地問題》(The Land Question ,1881) 《社會問題》(Social Problem,1883) 《土地財產權》(Poverty in Land ,1884) 《保護主義抑或自由貿易》( Protection or Free Trade, 1886 ) 《勞動的條件》(The Condition of Labor, 1891) 《尷尬的哲學家》(A Perplexed Philosopher, 1892) 《政治經濟科學》(The Science of Political Economy, 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