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我是醫生,我"現在"不買房,系列文章第一篇:一般民眾購買房屋容易陷入的心理陷阱

" 我們年輕世代生活環境已經比老年人嚴苛了幾十倍 "
....這句話是你爸爸告訴你的嗎 ?

" 在這個世代剝奪,老人當年隨隨便便都有辦法買房子... "
....你爸爸當年隨隨便便買了幾間房子 ? 回去問你老爸為何世代剝奪 , 栽培你當了個醫生 , 剝奪了你 !
Rico_wen wrote:
氣急敗壞...(恕刪)


有些大大的回文看多了之後大概有些心得…
以下觀察:

1,好像外幣很多,但是沒有拿來買房
2,好像有些房子在出租
3,講一講有時講不過生氣會暗藏詛咒在回文中,這點我覺得不應該,
薪水沒漲,房價漲成這樣,少子化,看看日本吧

sean11257 wrote:
' 我們年輕世代生...(恕刪)


已我的社會歷鍊告訴我台灣最黃金的時期大概就是40年前到10年前

當時年輕人遠比現在剛出社會好太多了賺錢容易
幫老娘看病的是高雄x總的醫師約50多歲,聊天後才發現原來住附近大樓,老娘到他家坐了一下,發現原來他一口氣買了兩套70餘坪的樓中樓並帶4車位,購入時間在大家認為房價最高點的2014-2015時購入,總價約在3400左右...樓主看的應該不是30年以上老公寓吧!對機能,外觀,交通都有要求吧!目前抱怨房價太高,版上發文的要痲月入5-6萬抱怨1000萬以上的房子買不起,家庭收入150萬不買房,樓主我估約200-250年薪,該不會看上4000以上的標的吧!既然覺的房與車都是消耗品,那就挑自己負擔的起的消費,總不能拿著賓士的錢要買賓利吧!然後就開始有人跟風,你看誰誰誰月入多少他都不買房了⋯⋯結果是拿五萬的買不起1000萬的,拿20萬的買不起四千萬的

嗯,我覺得您說的有理,但是我還是跳坑了,婆不跟媽住,小鬼不愛小房間,最近買了塊地想自己蓋,價格也還不錯公告地價2年內均值7成,有剛性需求沒辦法,不過初來乍到看這裡的看官好激動,酷酷的!
脆弱Bruce wrote:
.
總而言之

就是錢不夠

花不起.(恕刪)


一堆有錢人,沒有錢不夠的問題,
也沒有現在進場掃貨,這又怎麼說,

樓主文意看起來和你說的不同,

房價已經在跌了,沒買氣了,
買家不買最大,反正要賣的房子很多,
不降價?沒關係,不缺這間,慢慢看…
docvincent wrote:
房仲:這間房子屋主十...(恕刪)
醫生我也認識幾個,其中不乏買房子養小三的,醫生買不買房倒是無所謂,買房誰最大經濟上沒壓力最大,怎盤算自己都有一套譜,至於一般勞力階級住是個很大的問題,租房買房都佔家用很大比例,當醫生不差那100幾十萬的盤算,但一般階級就不同了,買或租之間,其實2萬多的租金與2萬多利息的房貸權衡而已畢竟不買房把買房的本金存起來運用很好的人還是有但很肯定的告訴你那是少數意志強韌自律性夠的人辦得到,

docvincent wrote:
房仲:這間房子屋主十...(恕刪)

你把買房想的太複雜了。
我不知道你結婚了沒?如果你單身,你不用買房,因為你只需要一間房間給你工作回家睡覺就好,買房背貸款是多餘的負擔。
如果你結婚了,你就會慢慢發覺,老婆沒事在你旁邊碎念要你搬出去,同意她搬出去租房,又卡在戶籍問題,投票還是申請什麼的要常回去戶籍所在地,更不用提房東要漲房租?等小孩生了一個,要取名報戶口,小孩戶籍?小孩3歲唸幼稚園了,有學區需求了,天啊,小孩的學區呢?小孩連雙北的福利都沒有,你還在考慮買不買房這問題?
這叫剛性需求。
其實房子是給要成家立業的男人買的,根本也沒有什麼價和量的問題,那是一個議題,反正大家又不是巴菲特,那些所謂房市名嘴只是在賺通告費,永遠都在看空,也不知道說真說假,你們夫妻吵架也不關他的事。反正不想買的人,就是會有一堆有的沒的數據理由,我也不想反駁,不過等你小孩出生,另外一半每天碎念你時,你大概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lucc543 wrote:
你把買房想的太複雜...(恕刪)

是您把樓主的原意想錯了
樓主是說"現在"不買房,不是不買房
理由我相信樓主也說得很清楚了

而你提出的是家庭現實面問題
也就是你所謂的剛性需求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晚婚,小孩越生越少
也就代表像您這樣有迫切買房需求的人變少
剛性需求下降,房市怎麼會好?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