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前瞻計畫究竟是圈內人的投資手段還是振興經濟的方案?

不說建了這些所謂的"前瞻"軌道工程後的維護及人事成本費用是驚人的高(不計入追加預算所增加的部分,以原始預算的一成五來算,就是一年一千多億),就光是這筆工程款8800多億的借款利息,一年就是百億起跳。一百億光拿來做各縣市既有公車路網的免費公車補助,就可以補助各縣市公車票半年的搭乘費用吧(高雄市一年公車營運虧損是12億,年支出15億,票價收入僅3億)。8800億的零頭800億來補助,可以補助幾十年吧。如果真是為了大眾運輸的目的而已,為什麼不從簡單、成本低的入手?
至於要發展軌道車輛及軌道工程技術,更是笑掉大牙了,公車的保護及公車業者的購車補助行之多年了,可有自主公車出現?不過就是出現一堆車體打造工廠而已,還是技術不入流,不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土法打造廠而已。更說用關梲保護幾十年的"汽車工業",到現在只能是人家的衛星製造廠,還是自製率不過半,關鍵零組件無能為力的那種。砸這些錢就能"自主軌道車輛製造及軌道技術自主",不過又是在重複先前的錯誤而已。
上面的狀況,所謂百里侯濟濟的政黨不會不知道,那為什麼不能循序漸進跟踏實地來推廣大眾運輸,面對技術欠缺的現實?看起來絕對不是交通專業跟財政認識不清就是了。
兩個世界?

打開電視看新聞,昨天臺灣所有電視只有一個新聞:豬哥亮死了!

北京電視也只有一個新聞: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盛會,隆重開幕!

不同的是:北京盛會有29個國家總統、元首、15.000個首長參加大會!

臺灣只有豬哥亮和他女兒!

北京在協商世界大事,人類前途!

臺灣在訴說一個演員瑣碎家務恩怨!

同樣是新聞卻有天壤之別

加油吧!

絲路--連接了東西方,創造了東西方的“互利共贏”

更創造了人類文明的“大發展”與“大繁榮”



中國版的前瞻計畫:一帶一路

台灣一例一休
中國一帶一路

台灣格局~哀

2227995 wrote:
兩個世界?打開電視...(恕刪)
在台灣那麼多年還不會看政府的建設書,首先運量要灌水,灌三倍,建設費用要減量,減少到三分之一,事後再一路追加預算,
蓋都沒問題,可以提出要如何養嗎?

很多人都說需要更多建設,沒錯問題是你要能負擔阿。


練笑話是一種藝術 wrote:
之前台北市把"路鋪不平",就花了一百多億了.
全台灣花8800億算什麼??



8800E只是前菜,地方政府還有自籌部分和免不了的追加預算

相比之下,差很多好嗎..




我覺得重點在於整個計畫是包裹一起送出去...裡面可能有20%是應該要做的建設,其他80%就是綁樁衝選票或是利益分贓...但我們沒有太多時間跟專業來好好一條一條審,丟給立委的結果就不用說了根本球員兼裁判,只能好好看在野黨跟一些專業的民間NGO跟學者提的意見,多多支持他們吧,全面贊成跟全面反對我覺得都是不理性有問題的..

himble4 wrote:
台灣一例一休中國一...(恕刪)

台北捷運剛開始也只有一條捷運木柵線

捷運木柵線也是被一堆人唱衰、說是絕不會有人去搭滴

最終只會養蚊子

現在則是蓋幾線了?連基隆也希望列車開過去設站

基隆輕軌預算81億經費 中央補助61億


台灣目前只有地下捷運、高架淡水線、高架文湖線與高雄路面輕軌這幾種捷運

很多人不知道捷運其實有很多種

只是用自己的印象來看就說路面,安全島不夠寬之類的問題

先看德國的單軌是在甚麼路上跑的,再看看日本與其他國家的單軌

單軌也是捷運的一種


Youtube 影片檔




德國


2227995 wrote:
基隆輕軌預算81億經費 中央補助61億


這個"輕軌"

比起那個"前瞻"

洗的錢不遑多讓!

其實跟你說,那個81億不是用在輕軌,而是用在基隆南港間的"捷運"

只從基隆火車站通到展覽館,沒有連到南港火車站

跟基隆輕軌沒啥關係

並且沿用台鐵軌道

其中20億是用來蓋南港展覽館車站

FUR4ANKU wrote:
什麼前瞻? 只是一些簡單的軌道基礎建設而已。

還不如一兆五千億拿10%,1500億出來買一台300萬的無人駕駛Tesla,買它個50萬台。
再用經費成立無人駕駛技術工程研發團隊,搭配50萬台政府的無人車,把軟體優化到世界一流。
每個都市都配他個幾萬台,連偏鄉都有。
每台車都是晚上充電,把離峰浪費的電力都儲存在車子內,連gogoro都不用了。
50萬台電動車代表減少的是汽油車,還可以減少空污

然後政府帶頭開發全民電子支付,只要手機就可以叫車/付費。
有了這樣的配套,台灣才有望發展出世界頂級的無人駕駛系統/車輛,並且用新科技帶動其他就業
甚至整套輸出其他國家 (youbike)

也許未來台灣會成為世界第一個完全自動化駕駛+全民電子支付的國家,這樣才叫做前瞻吧?


有想法!真希望您是主事者...

以台灣人口稠密度,我覺得垂直起降的空中短程飛行載具也值得政府投錢開發,空域畢竟可重疊很多層來分配東西南北向航線,而且空中狀況單純,只要每台飛行器互相感應甚至比地面狀況少,而且這些飛行器可在必要時變成雷達都很難偵測的做戰武器...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