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liang5745 wrote:
民國80年台北市一坪30萬,股市萬點,為何現在股市7千多點,房價卻漲3倍?就算未來十年跌二成,也還是漲2倍阿,我記得2008年次貸危機,房價跌不到5%,就一大堆唱衰說腰斬,結果.....幾年後漲了數倍,這次感覺又是歷史重演........ 只能說,每個人要為自己的抉擇負責任。 但記住資本主義要站在富人那邊,才有機會賺錢.......
的確對台灣要有信心,
台北市一定比紐約還超值的啦!

歷史重演,
那這次要由誰夜奔總統府?
物價與房價是易漲難跌的屬性
這與經濟長期屬性是通貨膨脹有關
長期趨勢一定是往上
除非通貨緊縮
就好像25年以前吃一碗麵只要15元
現在就算原物料再怎麼崩盤 你的麵也不可能回到15元
人民的所得 正常情況是與物價房價同步成長
所以你的表格其實沒有意義
因為在你表格的這些年 什麼東西都是上漲
你用這個來看房地產為何不跌 有點先射箭再畫靶的感覺
現在許多人看空房價
我認為是合理的
房價這幾年上漲的幅度實在太大
人民實質可支配所得並沒有增加
房價上漲主要是因為資金效應
就跟之前黃金和石油上漲時一樣
看多的人 總是說黃金與石油會越來越少
價格很難重挫下跌
現再回頭過去看看呢
就算長期趨勢是往上 超漲太多的商品都是需要面臨修正
房價也是一樣 你把未來20年的房價提前反映完畢之後
自然面臨該有的修正
就算20年後房價與現在相當甚至略高 但中間的起伏就是很大金額的財富了
當然 供需層面會影響修正幅度
現在量縮 就是一個訊號
價格撐在那邊 多數人以為撐過去就是贏家
殊不知先跑的才是贏家
空屋率太高 是很危險的
常常看見大樓完售卻沒幾戶在住
很多都是投資客買的
當景氣不好時
投資客不會先賣房 因為賣房子現金近來太慢
非到必要 不會選擇賣房
但這個時候 價錢就砍得夠深了
任何商品 如果只有投資客在玩 而且玩得是資金行情
就一定會回到它原本該有的軌道
因此不需要舉例說:如果你1000萬買房子跌到600萬 你會賣嗎
我如果是自己住的 當然不需要賣
但如果是投資客 除非現金買斷 不然早出場了
不要忘了 養房子也是一筆開銷
最後
個人認為
什麼房地合一 奢侈稅
都是玩假的 根本不是重點
有本事 就禁止預售屋
一律蓋好才能開始銷售
不然 建商總是拿預售屋的錢去蓋房子
投資客先搶位 然後慢慢賣 也不用什麼資金成本
蓋好再賣 建商現金成本增加
你不買 就是建商自己養房
價格自然好砍 也可避免些銷售糾紛
只是 有權力的大人們 沒人會這樣得罪建商
clark914170 wrote:
10年前的人力成本...(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