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買房並不會太難,重點是你有沒有付出


TopYoung wrote:
我同學國泰當醫生,也是抱怨房價太高
連中和都要六十萬,只好住台北市家裡哭哭,放假就去歐洲玩
原來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再升高至15.01倍,極有可能超過香港,成為全球房價所得比最高的城市。
等於怨天怨地怨政府及父母
阿彌陀佛
難怪有人會說台灣現在是非不分 阿門
每個近期加入01的人都在討論房市,看來台灣房市又要起飛了


中和買賣均價也沒到60萬... 還差的遠
60萬的房子應該是中和最精華的區域才有的價格


忍不住回文一下,房價雖高,但台灣薪資過低,其實也是造成購屋不易的原因之一。


20幾年前學生的時候,無殼蝸牛運動深深地影響我

買房很困難嗎?
對現在的年輕人而言確實很難
寧可花租金去遠地上班,也不願跟父母住
更有很多年輕人願意花錢買自己的享樂,改裝摩托車拉或是混夜店,也有很多3C狂
這些消費往往都佔了自己薪水一半以上
存錢對它們來說很困難

買房很困難嗎?
對現在的年輕人而言確實很難
因為在沒辦法存前的前提下,也不願充實自己讓自己在職場上加分領更高的薪水
常常想要找冷氣房的辦公族工作,朝9晚5時間超過都嫌累,辦工作前打打字就可以賺錢最好
也有一些到30歲還在端盤子,怨嘆薪水少,找不到高薪的工作卻不知道自己有沒有付出
對他們來說開源真的很難

既不能開源也沒辦法節流
買房很困難嗎?
真的!~~很困難

你是醫師,但我不是
我現在月入也才45K,20年前我也是靠爸族
但現在也買有了一間房子了,也還在還貸款
以前我買手機從來不會超過3千元,通話費每月3-5百
我的機車20年內只買過兩台3萬以內的中古125CC
電腦2萬用4年用到掛
沒錢看電影只能在網路上找
沒錢混夜店吃快炒,除非有朋友請
我的錢是自己一點一滴自己賺自己省下來的
買房真的很困難嗎?
真的很難,因為我過了十多年這樣的生活後我終於買房子了

無殼蝸牛運動深深影響我
台北市我是真的買不起,所以我選擇了新北市
無殼蝸牛運動深深提醒我
要存錢免得跟他們一樣,頭期款找不到
無殼蝸牛運動深深的告訴我
買房除了靠自己流汗打拼,怨天尤人是沒用的....
clozapine wrote:
我本身家境十分普通...(恕刪)
Blue Runner wrote:
又一個唬爛洨神文唸...(恕刪)


月薪18萬..年薪是多少?頂多250-300W.
這樣的年薪是要如何買帝寶.

別以為月薪18W就真的覺得很多..很多東西其實還是買不起.
Fresh,...

clozapine wrote:
我本身家境十分普通...(恕刪)

加油!多買幾間
醫師學弟,低調點吧,
也難怪現在這麼多人仇醫仇富。

醫師的收入雖比不上健保開辦之前的年代,
但比起現今世代的平均薪資,仍然高了許多,
很多人一定比你更辛苦的工作,但所得就是無法增加太多,
每個人家庭背景不同,負擔也不同,
也就無法買房,甚至像你一樣買第二房,第三房。

醫師的起薪結構跟一般工作大不相同,
所以用你的經驗去訴諸大眾,其實很不客觀!
或許你的出發點是鼓勵大家的,
但是我看到你秀出你的權狀,感覺是很不好的!

可以多觀察自己經手的病患,
就會發現其實很多民眾的經濟是很拮据的,
有能力之餘,多回饋社會,
相信你將來的行醫之路,會走的更豐富!

realmeat wrote:
中和買賣均價也沒到60萬... 還差的遠
60萬的房子應該是中和最精華的區域才有的價格


原來台灣統計收入前5%的人

連買首都外的新房子都不行...

我難過 5566

呿~

我們從來不認為醫師買房需要努力,付得起醫學院學費的父母當然不在意多花錢等你考上醫學院囉!

炫耀什麼?這種文章鼓勵不了人的,如果大家都用你的模式付出,你的薪水就不會是十診180K了。

tsaitsung wrote:
醫師學弟,低調點吧,
也難怪現在這麼多人仇醫仇富


沒人仇郭台銘和張忠謀好嗎?

仇的是遠熊月勝昇這種無良企業好嗎!

仇的是黑心油毒害人民健康的黑心公司

台灣社會並沒有仇富仇醫

請不要胡說八道 謝謝

clozapine wrote:
我本身家境十分普通
家人並沒有為我們準備房子
本身個性愛玩
因此重考兩次才上大學
畢業的時候年紀已經快三十
還好父母幫忙付學費
因此不用還學貸
第一份工作月薪加佣金大概有十八萬左右
因此在半年多內
存款從幾萬元快速的存到第一桶金
感謝老天爺
可以使我在幾年前買下第一間房
後來第二、三份薪水還不錯
因此現在手上有好幾間小房
我想說的是
不管以後房價漲或跌
努力存錢才能買你心中理想的房子
還有說年輕人能不買車就不要買車
車子只是耗掉你的存款
平常我都是坐公車上下班(人在南部)
盡量不要買3C等產品
也不要常常吃大餐
希望大家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房子


你很棒!
小弟自己開公司
進賺的還沒有你第一份工作多
台灣的人月均所得只有5萬左右
這個平均值還是被科技業拉高的結果~
這就是大環境現實~不是說要努力就可以短短幾年馬上提升上去的
你的收入已經是台灣1%內的級距了
來這兒和大家說房價不貴,是大家不努力,
似乎不太有說服力~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