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14 wrote:
多多最愛喊自住沒差了...(恕刪)
很多人搞不懂自住有差與自住沒差的差異在哪
所以我在這說明一下
{{{假設你有10萬美金+1000萬台幣
如果你的資產以台幣計算
那台幣對美金的漲跌就對資產有影響
1:30時資產是1300萬台幣
1:31時資產是1310萬台幣
屬於匯率有差(希望台幣貶值)
如果你的資產以10萬美金+N元台幣計算
1:30時資產是10萬美金+1000萬台幣
1:31時資產還是10萬美金+1000萬台幣
那台幣對美金的漲跌就對資產沒影響
屬於匯率沒差
如果你的資產以30萬美金+N元台幣計算
1:30時資產是30萬美金+(400)萬台幣
1:31時資產是30萬美金+(380)萬台幣
屬於匯率有差(希望台幣升值)
所以匯率有沒有差是看資產如何計算}}}
{{{換成房子時,若房價50萬/坪
假設你有一間自住30坪房子+1000萬台幣
如果你的資產以台幣計算
房價50萬/坪時資產是2500萬台幣
房價40萬/坪時資產是2200萬台幣
屬於房價漲跌自住有差(希望房價漲)
如果你的資產以30坪房子+N元台幣計算
房價50萬/坪時資產是30坪房子+1000萬台幣
房價40萬/坪時資產還是30坪房子+1000萬台幣
屬於房價漲跌自住沒差
假設你沒有房子但有1000萬台幣
如果你的資產以台幣計算
房價50萬/坪時資產是1000萬台幣
房價40萬/坪時資產還是1000萬台幣
屬於房價漲跌沒房沒差
如果你的資產以30坪房子+N元台幣計算
房價50萬/坪時資產是30坪房子+(-500)萬台幣
房價40萬/坪時資產還是30坪房子+(-200)萬台幣
屬於房價漲跌沒房有差(希望房價跌)
所以自住有沒有差是看資產如何計算}}}
結論是
資產以台幣計算的人
沒房時是房價漲跌沒房沒差
有房時是房價漲跌自住有差
資產以M坪自住房子+N元台幣計算的人
沒房時是房價漲跌沒房有差
有房時是房價漲跌自住沒差
路邊隨便找個國中生大部分應該對房價無感
因為他直覺就把資產以台幣計算
=沒房時是房價漲跌沒房沒差
有些沒房的人抗議高房價應是屬於在意房價漲跌
沒房時是房價漲跌沒房有差
=資產以M坪自住房子+N元台幣計算
=有房時是房價漲跌自住沒差
所以不要再罵那些有房自住沒差的人了
我是屬於資產以台幣計算的人
所以我當然希望房價漲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認為將來房價會漲
Hunter326 wrote:
我想雙北的需求量較高...(恕刪)
我的看法倒是相反
我覺得雙北最危險,為什麼呢? 因為我看到身旁的朋友都貸好多去買阿
在低利的時候貸很多去買怎麼看都是相當危險的
假設1500萬貸20年
前四年利率1.8% 每個月還七萬四
再來六年升到3% 每個月變還八萬一
最後升到4% 每個月還是八萬五
4%就過去的利息還真不算太高呢 我應該沒有太誇大
這個算薪水還不錯的人在玩的,可是再扣掉其他生活費是有點吃力的
沒有太多存款 承受意外能力很弱
怎麼會貸這麼多
喔~~雙北一堆三千萬以上的 貸個1500也不過5成,頭期款怎麼來? 自己加上親朋好友東借西湊來的
之所以覺得房價頂天了就是因為你炒房的最終還是得出給自住客吧
我的朋友們這麼優秀 薪水算前3%有了
還是扛得相當辛苦 再上去已經不是扛得辛不辛苦了 是根本不可能扛得住!
那麼房子要出給誰?
像民國80年那波也是從北部開始爆 中南部還在漲
到民國85年才全面下挫
我個人是認為現在的位置相當於民國80年,帥過頭說得沒錯 現在真的是北風北 投資客離開台北越快越好
大家都發達 wrote:
我的看法倒是相反
我覺得雙北最危險,為什麼呢? 因為我看到身旁的朋友都貸好多去買阿
在低利的時候貸很多去買怎麼看都是相當危險的
假設1500萬貸20年
前四年利率1.8% 每個月還七萬四
再來六年升到3% 每個月變還八萬一
最後升到4% 每個月還是八萬五
4%就過去的利息還真不算太高呢 我應該沒有太誇大
這個算薪水還不錯的人在玩的,可是再扣掉其他生活費是有點吃力的
沒有太多存款 承受意外能力很弱
怎麼會貸這麼多
喔~~雙北一堆三千萬以上的 貸個1500也不過5成,頭期款怎麼來? 自己加上親朋好友東借西湊來的
之所以覺得房價頂天了就是因為你炒房的最終還是得出給自住客吧
我的朋友們這麼優秀 薪水算前3%有了
還是扛得相當辛苦 再上去已經不是扛得辛不辛苦了 是根本不可能扛得住!
那麼房子要出給誰?
像民國80年那波也是從北部開始爆 中南部還在漲
到民國85年才全面下挫
我個人是認為現在的位置相當於民國80年,帥過頭說得沒錯 現在真的是北風北 投資客離開台北越快越好
...(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