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依照正常水準 約入三萬的上班族應該可以買到甚麼樣的房子??


習平平 wrote:
學者們都說房價太貴了...(恕刪)


應該先知道自己有多少頭期款 在決定買什麼房子
你如果月薪三萬 頭期款有1000萬 (家裡很有錢)
那買1500萬的房子 等於貸款500萬 每個月付25000
如果跟老婆兩個人薪水六萬 綽綽有餘

反過來說 如果頭期款只準備100萬 如果貸8成(自備2成) 意思說你只能買500萬的房子 !
貸款400萬 月付20000 OK的
那買新北市蛋白區的小套房 應該是沒問題!

再舉例, 薪水10萬 如果頭期也只準備100萬 貸款8成 也還是只能買500萬的房子!

自備款多 才是王道!

沒有頭期款 月薪高 貸款就是一個大問題!

自備款高 就算夫妻有一方失業 因為月付少 勉強還可以撐住

自己要衡量看看的能力 還有考慮未來是否可能失業的問題!

租房子 也是好方法 畢竟房租跟房價比 在台灣比其他各國已經是相對的小很多
租房子是划算的!





習平平 wrote:
學者們都說房價太貴了...(恕刪)


呷米嘸知米價

潛出水面 wrote:
月薪三萬乖乖工作的,...(恕刪)


唉~良民,現在是逼良為娼吧,
現在的氛圍是當安分守己的良民會被批不求上進,
買不起房要怪自己不提升競爭力,
沒有門路弄大錢,
買不起房活該,
怎麼別人買得起,
還手上好幾間,
良民買不起是你自甘墮落,
政府傳遞出來的訊息就是如此....
我今年邁入三十歲

薪水七萬二

老婆薪水三萬一

結婚二年多,存款約200萬

卻連新北市偏遠地區都買不到 .....

有時真的覺的很悲哀



目前住在家裡,幫爸媽付房貸

如果只是單純三萬薪水的話,

可能要到中、南部才買的到房了


tiway wrote:
在15年前(1998...(恕刪)


15年前物價是多少?算東西這樣算的肯定屬於選擇性相信的人~只挑對自己有利的來批判!!

如果再加入物價上漲的話,一般物價水準一年上漲4%的話,15年來就漲了80%~~

意思是15年前1000萬的話,15年後1800萬等於完全沒實際漲!!!

不過,理論上房子是要扣折舊的,土地不用~
但目前台灣可說是沒在扣的,所以現在的1800萬還是有實際漲~

舉個例:1000萬,房子佔500萬,土地佔500萬,法定壽命50年(假設是透天,攤提年限可自己擇合適的啦…這兒只是舉個例),用壽命來攤提的話~

每年折舊2%,15年後殘值為500萬*0.7385=369.25萬

所以房子+土地實際成本價值為500+369.25=869.25萬 (這還要加入每年4%的才是最終0%上漲房價)

所以如果將折舊和通膨也算進去的話,房子其實也沒真的漲這麼大~


但為何會買不起?還不就是因為薪水沒漲,但物價有漲,所以實際薪水下跌造成的!!


會精算的自己算算,相信會得到和我一樣的結論,房子是有漲,但實質沒漲那麼多%,但我們的薪水
就國家水準來說,真的是沒漲反跌!!一正一負造成更會覺得房子貴!!

ps.油可以漲,電可以漲、奶粉可以漲,你不能說房子不能漲!!!不要再用成本法計算獲利了,那是不正確的,要加入加權變數才是對的!!





習平平 wrote:
學者們都說房價太貴了...(恕刪)


只買得起便當
只有月入三萬買四輪都有問題
先買台勁戰來騎

winson768 wrote:月入三萬的話,就住遠一點就好了,何必執著市區呢!!


月薪三萬,這樣的工作除非遠景很好,
有什麼理由一定要留在台北工作,生活呢?
台北市,是給月收入13萬5以上的人住的,,,,
高鐵是給白領和有錢人坐的,,,
別說南部或鄉下沒工作機會,
只怕很多人不願意做,
彰化輪胎廠,
月薪5萬還找不到人勒!
kingkins wrote:
15年前物價是多少?算東西這樣算的肯定屬於選擇性相信的人~只挑對自己有利的來批判!!

如果再加入物價上漲的話,一般物價水準一年上漲4%的話,15年來就漲了80%~~

意思是15年前1000萬的話,15年後1800萬等於完全沒實際漲!!!



15年前去哪裡找1000萬的房子...是要開超市還是開大賣場......
那時候開公司一千萬可能都還嫌手頭太足...

現在台北資本額兩億的公司
可能一億多都是在房子上

習平平 wrote:
學者們都說房價太貴了...月入三萬的上班族應該可以買到像甚麼樣的房子呢?? (恕刪)


不管在任何一都, 樂高組合屋一定買得起, 但住不進去.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