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xxxxxxxx

不過還是奉勸有意思的快投下去吧!就是等這種機會,我也不想說太明。
看漲看漲回不去了!
A方案貸400萬,以前貸20年大約是10年200萬的本金,B方案貸800萬貸20年10年本金400萬,一樣的薪水月繳金大不同,現在的景氣不同以往了,現在有無薪假,中年失業,還想貸30年,"尬疵"能當飯吃嗎?店長你要多想想囉
Feter wrote:
古今對比A方案 : ...(恕刪)

Feter wrote:
古今對比
A方案 : 13年前的房價
B方案 : 最近的房價
A方案與B方案是同一個標的, 僅是時空不同
少數人只看房價沒看利率, 讓我們看下去... ...(恕刪)


直接戳破你的盲點:
不必30年前,以15年前來看
條件一:所得與現在相同(甚至較好
條件二:物價至少低3/1以上
條件三:房價是目前的2/1以下

以這三點來看,15年前利息高又如何?
省一點10年解決房貸,請幫忙算10年一共繳多少本金加利息
又與現在30年房貸總付出差多少?

是誰要你傻傻繳30年的房貸?
13年前很多銀行的利率定價是用基本放款利率然後在往上加碼
現在用定儲指數利率加碼
所以很不一樣
以前的銀行利差賺很大

例如合庫這邊(網址請點)找到民國90年的基本放款利率7.615%

就如同前面很多人說的,版主那個對照表確實例子有點極端了。
尤其現在房價已經漲了一輪算是比較高檔。90年代的房價應該算是降之前來說相對低檔。


要努力向下 wrote:
1.頭期款不一樣.....(恕刪)
已經從:
不買明天更貴-自住沒差-外資來買-報復性上漲-不二價-老了沒房租-

最新:
要有GUTS

這一整個過於簡化的思考, 犯了資金規劃的大忌
簡單來說, 利率是變動的. 我想現在應該沒人會繳7.9%的利率吧!
而現在貸1.88%難道以後都不漲?
充其量也只能說初始的負擔差不多, 但不能以此類推30年
況且, 如果收入增加幅度一致時, 可以提前歸還本金, 債務多的怎樣也還得慢
我想這也是射箭後畫靶的數據吧! 是po出來娛樂大家的嗎?
統計學只學了一半,老師在背後喔..
唉 你是賣東西的業務吧
表格做得很漂亮啊

表面上看起來很合理 那只是落入你的思路陷阱
重點是13年前誰會500萬全貸阿? 根本就不用看了
不知道在寫什麼沒有重點亂七八糟的表格看不懂...
14700K 4070 / Redmi Note 14 5G
雖看到大家不是很同意屋主的觀點,其實,他簡單的分析,是在"相同條件之下",先不考慮其他條件,比方說一次還清或是貸款年限的問題。我是專門教財務的老師,現在的高房價帶給人民的痛苦不言而喻,但這篇分析其實做得還不錯。

在30年貸款,不同利率、不同時間點之下,利用年金折現值的方式來試算"機會成本",其實不難看出,利率的成本是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當然,兩者之間的頭期款也不一樣,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準備那麼多頭期款的。

若以"guts"而言,現在人買房的機會成本可能高些(如實質所得倒退、頭期款變高、房屋價值變高),但若放大來看,假設是30年還款的條件不變之下,因為利率下跌,其實我們的機會成本與10幾年前買房的成本相差無幾。

若再以同樣前提試算20年240期繳款,那現在買的成本就高了很多(文中提到現在交通比13年前也方便所附帶的效益比較無法量化,但也是事實),本金利息與期數折現後的差異會很大!(你若能愈提早還款,當然省愈多)

再說的簡單一點,13年前貸款400萬7.9%利率360期每月還銀行29072元,13年後貸款800萬1.88%/360期每月還款29091元,(1.88%應該貸不到了,若2.2%/360期每月還款30379),兩者相差不多,只差在前者頭期款100萬,後者200萬。

這篇分析跟統計學無關係,完全是財務上的比較。還是強調屋主的假設前提,破壞這個前提當然是另外一回事,也許您不同意,但我覺得屋主很有頭腦,很有參考的價值!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