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quero wrote:
踢館?是踢鐵板吧。有住新加坡的網友出來說了。
我的前文好像沒去看。摘要再貼一次好了,其中有政府公布的全新加坡各區中古屋成交價格(新加坡是實價登錄)。,別忘了新加坡國民所得是台灣的2.5倍。
香港的公房價格我一下查不到。不過,香港人一半住公房,拿全香港最貴的一半房子,跟台灣的一般房子比,是建商慣用的缺德手法。
那位踢館兄列的還只是「開價」。開價122萬/坪,實際成交???
前文
香港新加坡跟台灣不同,他們有很多外來工作人口,所以房子有公房(政府蓋的房子,供公民居住)與投資房(許多是人民買來租給外國人的)。據統計香港人一半以上住公房,新加坡人八成住公房,對,是八成。
所有建商的關於香港新加坡房價的資料,絕不把公房列入。也就是說,拿香港最貴的一半房子,與新加坡最貴的前20%房子,來跟台北一般房子比。
新加坡八成公民住的房子多便宜?這裡是新加坡政府關於各地區中古屋的資料(新加坡是實價登錄)。會比台北市貴嗎?最貴的房價中位數是68500新幣,約台幣一千六百萬。
請注意新加坡中古屋價格比新屋貴,因為新屋是直接跟政府買,所以比較便宜。
新加坡的問題我不熟,不評論,家庭關係,我從小到大在香港台北兩個地方各住一半時間。
香港一半人口住公屋沒錯,公屋價格你當然查不到,因為那是出租給窮人的,政府不會賣,你租幾十年都一樣不會賣你,而且每年有入息審查,你收入高的話是要付市值租金的,逼你搬出去。現在從申請公屋到獲批平均時間至少10年,審查非常嚴格,所以香港一般的年青人結婚後只能買房子或租房子。
因此我覺得拿香港一半"可以買"的房子跟台北一般房子比是沒有問題的。香港跟台灣的房子一樣是含公設在賣的,大概也是3成左右。比較很簡單,我拿香港最近開賣的新房子來比較,都是二三十層高正常的產品,3個不一樣的地區,用平均價來比,這樣基準點比較一致。
跟信義區比:
跑馬地的紀雲峰,20000hkd/ft=20000*35*3.8=2660000TWD/坪
中半山的加冕臺,23000hkd/ft=23000*35*3.8=3059000TWD/坪
跟內湖、板橋比:
九龍塘的珏堡,18000hkd/ft=18000*35*3.8=2394000TWD/坪
奧運站的浪澄灣,10000hkd/ft=10000*35*3.8=1330000TWD/坪
跟林口、三峽比:
屯門站的瓏門,9000hkd/ft=18000*35*3.8=1197000TWD/坪
烏溪沙站的迎海,9000hkd/ft=18000*35*3.8=1197000TWD/坪
我自己住在類似三峽的香港新界區,15年的舊房子也要大概800000TWD/坪
其實台北已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在香港買房子真的比在台北買辛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