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我講個實際的案例給大家好好想想


30年前老爸的薪資還是用薪水袋裝的,
金額是算千的,還沒上萬,
只能靠媽媽打工才能養一家子,
註冊時有時得去跟親戚借錢周轉一下才過得去,

樓主是交作業嗎? 數據可能考核有誤.
這篇很像是專程來活絡房地產版的!

放空真難,GG老愛攪局.
我有一些疑問,不是找碴,只是就我所知提出來!
貸款200萬,分7年,利率17%,本息均攤每月是40872元,何況是100多萬,每月近7萬算錯了吧!
30年前,時間點沒錯的話,那時內湖交通不便,人口不多,房價不高。另外,30年前蘆洲、三重、新莊、板橋、台北市萬華一間全新公寓不用100萬吧!現在內湖很貴,但30年前是便宜的!
還有,30年前台灣汽車應該還不普遍,有能力買車當計程車應該算很屌吧!
還有樓主說10年前買內湖400萬,自備50,每月貸款要2萬。不過貸350,分20年,利率3.5%,每月約2萬初。但10年前利率沒那麼低吧!
嗯.....20年前吧
我父母也在台北內湖買房,每月貸款也還差不多七萬
父母雙薪但也付得很辛苦
不過我媽後來生病了.....房子只能急著脫手賣出...虧了100萬
這些投資都是風險...
賭贏了我們家房子現在市價1500萬
但是我們家賭輸了
讓窮人花一輩子的時間去追求一間房子

背得真是心酸

但誰得利?

只有一間也没法炒

何苦呢?
所以這一篇 是想說
時代已經過了
現在房子買不起 就認了

還是版主想說 現在的房子未來還會漲
趕快買嗎?
你以為是在演房仲廣告啊
現在的房價就算不是頂點
也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負擔了
已經不是咬牙就可以了

冷靜點 wrote:
都是你母親的功勞,結...(恕刪)


+1 租屋並不代表他沒有理財。

天生怕熱 wrote:
"據一個投資專家說,他的成功秘訣就是:沒錢時,不管再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壓力會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賬單。這是個好習慣。"
...(恕刪)


幸運的話壓力可以讓人找到賺錢的新方法
不幸的話槓桿過大.壓力只會讓你找到買木炭以及感受自由落體的方法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