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北部薪資所得分布看房價問題

認真過日子 wrote:
而日本的房價的確比台北便宜,負稅也不會增加到那裏去

01有許多人也有置產在日本,所以光是看網上的資料是不夠的

真要看網上的資料,也要看得懂日文,當然比較資料是除去了能不能去住和可不可以去住的問題,實際上兩邊住過的人和兩邊擁有房產的人才足以真實比較(我家人就是了)(公司的外籍同事也是)

和您一樣也不需要在網路上爭輸贏,只是我因為是"流浪命",認識的"流浪漢"多了點,這些流浪漢看是"日本的""美國的""加拿大"韓國的"的台灣仔或是大陸仔,無不異口同聲說台灣台北現階段的房產比日本貴,當然也比美國貴,(瘋了才去買)---->這句話我不予置評,只是原音重現...(恕刪)


2009年資料
(亞洲房市風險管理公司)調查 2009年亞洲 8大城市房價,結果以東京房價最高,每坪 184.9萬元、其次為香港每坪 165.6萬元,第 3名為新加坡每坪 99.6萬元,第 4名為首爾每坪 88.7萬元,臺北排名第 5,每坪均價 40.8萬元,第 6-8名依序為深圳 30.7萬元、上海 29.9萬元、北京 24.3萬元。

2010年資料
亞洲房市風險管理顧問公司,調查亞洲8大國際城市台北、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東京、首爾、新加坡房價,結果發現,短短一年香港房價與漲幅已經超越各大城市而居冠,東京房價居次,依序香港以每坪202萬奪冠,超越去年榜首日本東京,東京這次以每坪172萬居次,第3名為新加坡112.9萬,第4名為韓國首爾每坪86萬,第5~8名依序為台北46.9萬、深圳36.62萬、上海33.76萬及北京28.58萬。

2012年資料
根據美國房地產網路調查公司Globalpropertyguide.com統計世界10大高房價城市排名,避稅天堂的摩納哥蒙地卡羅連續第2年蟬聯全球房價最高城市,平均房價高達每平方英尺4420美元。才剛被評選是全球房價負擔最高的香港拿下第5名,平均房價1373美元,加上第7的日本、第8的新加坡,共有3個亞洲城市進榜。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20129000714&cid=1208

日本對房產的稅負
確實比台灣高很多很多(又或者說台灣目前的房屋稅很低)
台北目前未實施實價課稅
兩千萬的房子,一年可能只繳數千元的稅
而目前日本的固定資產稅約是1.5%上下

日本的房價比台北便宜
抑或是東京的房價比台北便宜?
因為近年來媒體統計的
幾乎都是各國的首都平均房價
可以查到的平均房價都仍為每坪120萬以上
台北則約是東京的一半

日本房產在近二十年來的泡沬化
那是因為政府近十年來的政策
除了新房補助
增提都市更新稅
房屋折舊費用提高
就像車子一樣
他們車子可能設計來只是要開個三年五年而已

而很多人喊著台北房價一定比日本貴?
其實小弟比較想看的是2011、2012年的亞洲城市的平均房價
因為真的要比貴的,比便宜的
可能都是部份,就像東京某些區塊有信義區八分之一這麼大
每坪都超過200萬
甚至這樣的區塊還不只六本木那一塊
還是很多地方
既然我們能看到的平均房價資訊
目前確實是東京高於台北(這裡討論的是平均,而非個案)

而您要看懂網上的資料也需要看懂日文的
也歡迎提供資料
因為現在翻譯也都非常方便^^

小弟會出來回文東京的房價並沒有比台北低
應該說能參考的數據中沒有比台北低
所以若有人提供東京比較便宜的看法
小弟多少也會忍不住回個文,提供一下自己曾google過的資訊
而當然,如果在未來幾年下來有媒體調查的房價
東京已低平均低於台北了,而台北已高過東京了
小弟就不會再因為
有人po日本房價比台北便宜這句話
出來回文了
randyj wrote:
200萬用現在的年金...(恕刪)


大大,您日本那塊的算法有點搞錯了,不好意思更正您一下,假設土地4,000萬,建物估1,000萬,在前七年有優惠稅金的
土地 4,000万円 4,000万円 × 1/6 × 1.4% = 9.3万円
建物 1,000万円 1,000万円 × 1.4% × 1/2 = 7万円

這樣子加起來16.3萬日元稅金

買日本的房子要看那個建物的修繕費提撥金額足不足,通常是包含在管理費之內,平均一個月要繳的修繕費新房子要1萬日元之內,10年,15年,20年小修或大修繕一次,舊房子通常每個月的修繕費比較高,月平均約1萬5千日元,若是透天戶建的要自行想辦法

這跟台灣的大樓管理費一樣道理,太老的中古房子售價低,稅金高,若有累績一筆不少的修繕費時,這時候就會和建商就開始談重建了,我想這是日本都更比較好談的因素之一吧

在日本買房出租,其實可以買新房子,中古的房子不要超過15年的,加上要看修繕費的提撥金額累計看多少,這個去買的時候仲介會告知的

人家講的200萬台幣是指日本的固定資產稅稅金加一加也沒有到達被賺走的200萬台幣,不是200萬的利息

大大請問您是有在日本置產收租嗎?失敗了嗎?

外國人在日本置產是不能貸款的,除非拿居留權還是有日本人當保,房租收入一律先扣20%的稅,和在台外國人扣的稅一樣啊

況且您給的比較資料,是新屋的比較嗎?







單身比較好解決
要找間擋風避雨的小窩比較容易

我同事前陣子才在
永慶房仲網上找到一間價格合理的低總價的
將要晉升有房階級的人了
不過頭期款還是要先靠家人贊助

認真過日子 wrote:
大大,您日本那塊的算法有點搞錯了,不好意思更正您一下,假設土地4,000萬,建物估1,000萬,在前七年有優惠稅金的
土地 4,000万円 4,000万円 × 1/6 × 1.4% = 9.3万円
建物 1,000万円 1,000万円 × 1.4% × 1/2 = 7万円

這樣子加起來16.3萬日元稅金

買日本的房子要看那個建物的修繕費提撥金額足不足,通常是包含在管理費之內,平均一個月要繳的修繕費新房子要1萬日元之內,10年,15年,20年小修或大修繕一次,舊房子通常每個月的修繕費比較高,月平均約1萬5千日元,若是透天戶建的要自行想辦法

這跟台灣的大樓管理費一樣道理,太老的中古房子售價低,稅金高,若有累績一筆不少的修繕費時,這時候就會和建商就開始談重建了,我想這是日本都更比較好談的因素之一吧

在日本買房出租,其實可以買新房子,中古的房子不要超過15年的,加上要看修繕費的提撥金額累計看多少,這個去買的時候仲介會告知的

人家講的200萬台幣是指日本的固定資產稅稅金加一加也沒有到達被賺走的200萬台幣,不是200萬的利息

大大請問您是有在日本置產收租嗎?失敗了嗎?

外國人在日本置產是不能貸款的,除非拿居留權還是有日本人當保,房租收入一律先扣20%的稅,和在台外國人扣的稅一樣啊...(恕刪)


小弟給的資料是平均房價
因為部份地區並不見得有新成屋(像蒙地卡羅)
香港的新大樓也不算多

日本大樓除了修繕費也有管理費
這是不同的
而在日本置產大多是找台灣的銀行貸款喔

而日本房價真的比台灣貴兩百萬嗎?
如果真的有貴兩百萬才有被賺走的機會...不是嗎?

另外您上列提供的算數請問是指固定資產稅嗎?
小弟把公式提供出來好了
很多人大概平均列算是1.5%
各都、道、府、縣也會有不同的額外稅負

下面是買新房子時要先繳的錢

1. 不動產取得稅

在日本,凡以買賣、新建、改建、交換或贈與所取得之不動產(包含土地及房屋),
均需繳納不動產取得稅。類似台灣的契稅,屬於地方稅,
且土地及建物均須課徵不動產取得稅,和台灣僅針對建物課徵契稅之狀況不同。
取得所有權後,一定要在取得日起算60日內向所在地之地方政府(都、道、府、縣)申報,
通常在取得所有權後半年至一年半間,會收到繳稅通知書,
繳納期間依各級地方政府所定為準。
針對符合自用住宅條件之新建自用住宅及其建築基地,有減輕稅額之優惠;另
針對符合自用住宅條件之第二間屋自用住宅及其建築基地,亦有減免稅額之優惠。
計算方式均不同,如以下說明:
●基本稅額計算公式:固定資產稅評價額x4%=不動產取得稅應納稅額
(店舖用、事務所、商用)

●符合自用住宅條件之新建自用住宅稅額計算公式:
( 固定資產稅評價額 ─ 1200萬元 )x3%=不動產取得稅應納稅額
(針對1997年=平成9年4月1日後蓋好的房子,東京都的扣除額為1200萬日幣)

符合自用住宅條件之新建自用住宅的建築基地稅額計算公式:
( 固定資產稅評價額 x 1/2 x 3% )─扣除額=不動產取得稅應納稅額
扣除額計算方式:1.基本扣除額→45000
2.計算面積扣除額
→每平方公尺的固定資產稅評價額x 1/2 x基地面積x 2 x 3%

(該基地上的建物要符合新建自用住宅之條件,建築基地面積上限200平方公尺)
(注意!!基本扣除額為45000元,但另需先以面積計算面積扣除額,和基本扣除額比較,
兩者取其高。)

●符合自用住宅條件之二手屋自用住宅稅額計算公式:
( 固定資產稅評價額 ─ 1200萬元 )x3%=不動產取得稅應納稅額

符合自用住宅條件之二手屋自用住宅的建築基地稅額計算公式:
( 固定資產稅評價額 x 1/2 x 3% )─扣除額=不動產取得稅應納稅額
(該基地上的建物要符合新建自用住宅之條件,扣除額各都、道、府、縣亦不同)


2.固定資產稅・城市建設稅

固定資產稅是指向固定資產(土地、住房、折舊資產)的所有者徵收的稅金。
固定資產稅按以下辦法,以每年1月1日為時點,向在大阪市內擁有固定資產的人進行徵收。
此外,關於對土地、房屋相關方面所徵收到的稅金,是用於城市計劃事業等所需費用的,因此該稅金與城市建設稅一併繳納。

土地:在登記簿上作為土地所有者被登記的人。

住房:在登記簿上作為房屋所有者被登記的人。

折舊資產:在折舊資產課稅台賬上作為所有者被註冊的人。
※折舊資產的所有者應根據每年1月1日時點的資產狀況等進行如實申報。

稅額的計算方法
固定資產稅:課稅標準額*稅率(1.4%)
城市建設稅:課稅標準額*稅率(0.3%)

課稅標準額:
關於土地,原則上以該土地的價格;關於住房,以總務大臣制定的標準為依據計算出的重建價格;關於折舊資產,以各資產的收購價格等為基礎計算出價格。在計算價格時,已經將特例措施、稅負擔的調整措施和減免措施考慮在內。

納稅方法:
原則上是根據每年4月份市稅事務所寄送來的納稅通知書(納付書),在4月、7月、12月、及第二年的2月,分4次繳納。
此外,也可採取通過銀行或郵局的賬戶轉賬(自動付款)的方式繳納。


而您提供優惠方案是小弟不知道的
感謝提供資訊
randyj wrote:
2009年資料(亞洲...(恕刪)


大大給的資料,說真的我不知它的採樣過程如何,我就以實際上我同事要調回去在看的房子的例子來看

http://new.realestate.yahoo.co.jp/mansion/03/dtl/00072361/?sc_out=mikle-mansion-board2-e
クラッシィハウス世田谷公園 MASTERS GARDEN
所在地: 東京都世田谷区池尻2丁目1-119(地番)
交通: 東急田園都市線 池尻大橋駅 徒歩7分 (※ガーデンエントランス表示)
価格:6,460万円~8,120万円
間取:2LDK~3LDK
専有面積:65.71m2~75.32m2
販売戸数/ 総戸数: 20戸 / 195戸

這個是剛推出的預售屋,準備2013年1月要完工的物件,不知有沒有好心的大大來評論一下,這樣的條件可以買在台北類似的什麼地點,又台北的售價是多少可以買到?

其他的數据太虛幻了,無從比起,就以這個物件來評論一下吧

===========================================================================
另外大大給的資料
符合自用住宅條件之二手屋自用住宅稅額計算公式:
( 固定資產稅評價額 ─ 1200萬元 )x3%=不動產取得稅應納稅額

這個就是重點啦,其實舊房子評價的金額太低時是連稅也不用繳的
比如說固定資產評600萬

600萬-1200萬=-600萬,這個可以不用繳固定資產稅的

正確的算法如您給的第二條
( 固定資產稅評價額 x 1/2 x 3% )─扣除額=不動產取得稅應納稅額
600萬*1/2*3%-扣除額=有時候舊房子根本不用繳到稅,若舊房子還要繳到稅的話,那一些經濟能力比較差住舊房子的老灰啊不就死了,要被趕出家門去了?

固定資産税は毎年1月1日時点の土地・建物などの所有者(固定資産税課税台帳に登録されている人)に対し市区町村が課税します。納税は送られてくる納税通知書を使い納税します。一括払い又は年4回の分納のいずれかを選べます。

這個意思是稅金可以分期繳,一年分四次繳,也可以一次繳清的意思啦

台灣買房也是有契稅什麼稅的,現在外加有什麼奢侈稅的,算算還真的取得成本比日本高吔


認真過日子 wrote:
這個是剛推出的預售屋,準備2013年1月要完工的物件,不知有沒有好心的大大來評論一下,這樣的條件可以買在台北類似的什麼地點,又台北的售價是多少可以買到?

其他的數据太虛幻了,無從比起,就以這個物件來評論一下吧..(恕刪)


單一物件要講永遠都講不完的..
台北永遠比東京小
東京離市中區遠的其它東京都區
也比台北市中心點到其它縣市還遠

台北市就像台灣北部區域中的精華地帶
你也可以想像台北市是東京中的六本木精華區

東京這麼大
幾乎可以連新北市(台北縣)
一起算了
如果要推薦新北市的新成屋物件
或許很多
這幾乎建商很誇張的蓋
上次到蘆洲捷運站附近看房
新成屋成交價也許落在33~35 萬/坪左右


認真過日子 wrote:
另外大大給的資料
符合自用住宅條件之二手屋自用住宅稅額計算公式:
( 固定資產稅評價額 ─ 1200萬元 )x3%=不動產取得稅應納稅額

這個就是重點啦,其實舊房子評價的金額太低時是連稅也不用繳的
比如說固定資產評600萬

600萬-1200萬=-600萬,這個可以不用繳固定資產稅的

正確的算法如您給的第二條
( 固定資產稅評價額 x 1/2 x 3% )─扣除額=不動產取得稅應納稅額
600萬*1/2*3%-扣除額=有時候舊房子根本不用繳到稅,若舊房子還要繳到稅的話,那一些經濟能力比較差住舊房子的老灰啊不就死了,要被趕出家門去了?..(恕刪)


第一條資料是買房要支付的
第二條資料是每年要付的
認真過日子 wrote:
大大給的資料,說真的...(恕刪)


你不要浪費力氣了!

他的二百萬二十年貸款一年只要繳五萬而已,

銀行本金都賺不回來,光這點我們就輸他很多了!
WonderDragon wrote:
你不要浪費力氣了!...(恕刪)


了解了,謝謝大大好心提醒
感温了
認真過日子 wrote:
這個意思是稅金可以分期繳,一年分四次繳,也可以一次繳清的意思啦

台灣買房也是有契稅什麼稅的,現在外加有什麼奢侈稅的,算算還真的取得成本比日本高吔...(恕刪)


六十坪的房子一年地價跟房屋稅
兩者都不超過一萬
可以給您參考一下

而奢侈稅只會課稅到買來短期內就賣掉的投資客
自用住宅是課不到稅的

WonderDragon wrote:
你不要浪費力氣了!

他的二百萬二十年貸款一年只要繳五萬而已,

銀行本金都賺不回來,光這點我們就輸他很多了!...
(恕刪)

WonderDragon wrote:
房子多貴兩百萬就平均一個月要多出利息一萬塊(20年),

日本房子所有的稅每月也不會超過這一萬塊,

你和你姑姑購屋的時間點都是過去,

我講的是現在現買房子的例子!

(恕刪)


WonderDragon大大
您的文章是講一個月一萬塊利息喔
所以小弟的文章也是回覆您 利息每月要繳多少
本金則是借人家的錢
本來就要還,這並不是多還的

您說多200萬借20年
每月多一萬利息
所以一年12萬
二十年240萬加上本金
這樣借200萬,要還440萬?
或許是您的公式有誤喔

先前某大開了版面
蓋了日本房價比較便宜的文章
該篇文章大樓蓋了十幾層
當然都是罵
最後一樓出現了提供資訊的版大
最後這棟大樓不再往上蓋
但大樓蓋了十幾層
或許其間也誤導了很多人

謝謝您的提醒
小弟確實花了太多時間在回覆上
畢竟01是大眾媒體
正確的資訊是非常重要的

小弟相信大家都有學習誠懇與接納的氣度
如果因為提供了錯誤的資料被指正
我想或許應該要開心才是
畢竟自己的舊有想法是錯的
肯指正自己的都是好心的人

而您跟認真過日子版大提供的資料也非常有參考價值
畢竟東京的生活品質相當不錯
台北市列為首都
除了不斷高升的房價外
也希望生活品質不斷上升
(大家的所得都有上升也很重要)
或許這才是大家想見到的
randyj wrote:
您的文章是講一個月一...(恕刪)

不暪您說啦
我以前在台北的日本同事調來台灣好幾年了,家人全家也很喜歡台灣,他是從東京調來的,東京有房子
問他想買台北的房子當以後退休的LONG STAY的第二個家嗎?

他才算給我聽的,他說台北的房子比他東京的房子貴,生活環境和住宅品質卻沒有他東京的房子滿意

聽到這兒不知要高興還是要甘苦,調來的同事是領雙薪的

我現在的同事是最近要調回東京去的,在看東京的房子,為何現在才想要買剛才我給的那個建案的資料且買在東京,是因為他原本不是東京總公司的人,是大阪調來的,大阪是老家有地方住,他在算調到東京要租房和以房租買房哪個划算

我跟他說您也不知何時又會調到別處去,幹什麼想要買在東京?若萬一做了個五六年要調回去大阪呢?
他沒跟我說答案

您給的資料是您上網看的,而我是因為他們的所得要在台灣課稅,工作關係剛好和他們一起算過稅額

我不管說我比您懂,但是我真的算過不用繳稅的,我還在調侃人家賺大了,他回房子是會折舊的

況且,說句不客氣的話,要我的話,我會想買日本的房產,光看他在找的房產資料,我愈看愈想,如果我可以兩邊住的話,我會比較想要買那邊的房子,當然那是我

不管大大給的資料全世界資料怎樣又怎樣的,我看到的是那個物件那個價錢那個品質,我金卡意,買東西卡意想要買是最重要的,不是嗎?您說單一物件也好,不是也好,但是光是拿那個和大安區的比一比,我覺得那個世田谷區的比較好,至少公園沒有人早上晿歌跳土風舞

我的房子是買在中部,當然或許您可以說我沒有資格來評比台北,但是就是因為我沒有利害關係的人,所以才能客觀的看待和比較,不是嗎?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