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人人罵,人人愛」的臺北房


CSIL wrote:
查過我開過的討論串就會知道,只要有實質的內容,我每一篇都會回,不過從妳連續二篇除了輕謔什麼論點都沒有的發言,我認為妳已經丟不出值得實質討論的內容,所以這篇是我對最後一次回覆,算是對女性的基本尊重,也順便把話講清楚,以免下面又跑出一堆「看吧,你不回就代表你不敢」這種阿Q的論調。



套一句你之前講話的邏輯:"人家不回你的問題,你要想想是不是問錯了"

那我也說:我沒丟出另外的實質討論的內容,你也要想想是不是人家覺得不值得跟你討論了

我也對你講話講清楚:我沒丟不是丟不出~是認為兩人想法差太多~懶得丟新的~





哈~你要趕人了喔
套一句你之前對我說的話~你是"見笑督生氣"了嗎?不要打我阿!!!!

我確實表達的比較委婉,但既然妳都看得出我在趕人,不就該有自知之明嗎?


你很婉轉嗎!

不管人家是沒衡量好自生能力還是怎樣~你都忘了你前面怎麼諷刺那些人嗎?若你之前都是像這段這樣的表達而已~不管我看法是否與你相同~我也懶得跟你筆戰好幾天


跟那些人苛刻的謾罵比起來,我的諷刺還差得遠,而且我在前面就表明開這個討論串的原因,就是看不下去有些邊罵人邊裝可憐的嘴臉,卻忘記自己超出能力的慾望正是炒作的幫兇。


大法官說了,光罰妓女不罰嫖客,是違憲的。

這個問題已經討論N次了,當然我還是不認同~


我倒是很期待你去"炒房和賣黃牛票感覺很像"切磋一下~我特別去幫你貼了連結喔!!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2127388&r=2&last=27902136

一定要來喔!!!!!

如果你不喜歡喝餿水,我相信就算有人搬一桶到你家門口,你也不會去喝的,對吧?

當然,如果你自己已經跳到桶子裡,那就另當別論了。


老實說,我不曉得你這句話要表達什麼。難不成在你的認知裡,此時此刻這些養豬捕魚的朋友是睡在豬圈魚塭裡嗎?

我這句話要表達的很簡單.在台北工作買不起台北的房子.和在其他縣市養豬捕魚買不起當地房子.本質上是一樣的.


不論是新聞報的鼎泰豐,還是我家跟公司附近應徵內場的一般餐廳,薪水都比22K高。

至於「更好的發展」,老實說,我不是人力市場的專家,但我所能觀察的範圍裡,越有發展性的工作,起薪越高,因為這樣才挖得到「有發展性的員工」。

反過來說就是,如果一家公司真的只願意花22K雇你,你根本就不用期待這個工作會有什麼好發展,應該考慮去找別的工作或培養第二專長,甚至自己創業。現在很多不到30歲自行創業成功的人(即便只是開服飾店、開飲料店、網購),就是因為覺得自己的能力不應該只領那份死薪水,才決定跳出這個框架,直接到消費市場裡競爭。

有28k的自然不會去做22k.會做22k的我想也只是想求個經驗.如果該公司沒發展性自然會去找其他工作.但不管如何.應該也比洗碗來的有發展一些.
不到30歲創業成功的人當然是有.但我想相較之下還是少數.要創業的資本以一般年輕人大學畢業再服完役在累積到創業資本我想早早超過30了.更何況版上還很多人要人趁年輕存錢買房
.那還有足夠的錢創業嗎.我鼓勵年輕人創業.但創業不一定會成功.也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創業.
不管是能力或個性等等使然.當老闆和上班族或洗碗都指是一個人生選項.小弟由衷認為.即便是洗碗(無貶抑之意).也應該有個安身立命之所.現在的房價.就是一種剝奪.就算台北有錢人再多.也不能讓房價高到連一般老百姓都買不起.而非如版上部分人士所言:窮人滾出台北這種論調.


或許真的有些年輕人領22K,但也多的是公司給大學畢業生2.8萬甚至3.2萬起薪的工作(我任職的公司就是),甚至也沒要求一定要什麼台政清交的學歷,主要看的是員工的工作效能還有抗壓性。
如果要把問題看的更深,那就是年輕人從求學階段,至少到大學的時候,就要想清楚自己的專長是不是能符合求職市場的需求,而不是一味聽從父母的要求。
我在前面就說了,現在早就不是「讀書才能賺到錢」的年代了,很多可以讓年輕人賺到錢的工作是不需要高學歷的。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知道很多行業的實際收入,你知道在台北通化夜市馬路中央擺攤賣水果的,一個月能賺多少嗎?少則4、5萬,多則7、8萬(而且全部可以逃稅)。你知道清洗大樓玻璃帷幕的清潔工是收多少錢一個鐘頭嗎?大概跟法官檢察官差不多。你知道那種每天幫大公司送件的快遞,一個月可以賺多少嗎?6萬塊跑不掉。而且,這些工作都是穩定的,因為付他們錢的人都很穩定。
問題是,現在領22K的年輕人,願意一早去批發市場搬水果回來洗切嗎?願意在大太陽底下吊在半空中嗎?願意被其貌不揚的小職員一通電話呼來喚去嗎?
講白一點,有些22K的人心裡,根本瞧不起上面那些工作。這種人被說「眼高手低」,剛好而已。

如果你仔細觀察.現在有很多女性員警.也有女生在做黑手的.清潔隊應徵一堆碩士生報考.我們公司只要大學學歷也有碩士生降級考進來.我也有年輕同事跑去做清潔工.什麼水果妹.豆花妹.也都很年輕.也有年輕人跑去做殯葬師.連你說幫大公司送件的快遞.也是年輕人居多....你認為.到底有多少眼高手低的.現在的職場.資方凹勞方那麼多.上班打卡下班責任.勞動節休假要分成365天.勞動環境丕變.早已不是我們那個年代了.現在年輕人.我覺得認命的居多.决非像你說的一樣眼高手低.





新一代受薪族:為什麼這邊要蓋大樓破壞環境?
田橋仔暴發戶: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啊
新一代受薪族:為什麼這些大樓這麼貴,我永遠買不起?
田橋仔暴發戶:誰叫你不賣肝賺第一筒金來錢滾錢?
新一代受薪族:那你也是賣肝或是賣腎的囉?
田橋仔暴發戶:我有做功課看賣點啊
新一代受薪族:我也有啊,我的薪水也不比一般人差,但是很久以後我還是買不起噎
田橋仔暴發戶:那你都在買名牌出國旅遊
新一代受薪族:我都很省吃儉用
田橋仔暴發戶:那就回家種田吧!
新一代受薪族:我就是家裡沒錢才北上工作啊
田橋仔暴發戶:說穿了就是你太笨
新一代受薪族:那你到底是怎麼有那麼多錢買得起的?教教我!
不管有多少建商哄抬,也不管一個新房子蓋好會轉幾手投資客,最終如果沒有自住客願意買,前面的人一點好處都撈不到,就像再多的黃牛,出再高的價,最後票如果賣不掉,什麼都沒了。

(01)年輕人剛出社會,有多少積蓄,尤其當背負著一身就學貸款出社會,這是他本身該有的原罪嗎,不應該出生到貧窮家庭嗎??
(02)投資客,大家都知道很多投資客都是利用本身職務之便,了解哪邊房子急著出手就集資買下來,馬上轉手50-100萬入帳,一個房子一年轉個兩手就價差100-200萬;這跟菜蟲有啥分別,這根本不是供給問題了,別玩文字遊戲;食衣住行是基本需求,看球賽,看電影,看演唱會...是人的基本需求嗎?還是說當台灣真的乾旱了,你在囤積個水,轉手一瓶賣1萬這算合理?這跟發國難財沒兩樣!?

「建商、投資客哄抬房價」這個現象的罪魁禍首,真的只有建商跟投資客嗎?難道全臺灣前仆後繼、絡繹不絕想要在台北「置產」的人,不是幫兇嗎?

(01)在台北置產,為啥在台北置產你想過嗎?
(A)我是南部人,直轄市喔(高雄),高雄的工作機會&薪水你知道嗎?我從高雄跳到台北薪水是差了一倍,我認真的為了將來打算錯了嗎?我不想當米蟲,我不想當菜蟲,我不想發國難財,我錯了嗎?高雄一坪房價多少?10W,會有很好的房子,但是高雄人的薪水,還是一堆人買不起。
(B)我現在在台北工作,一天上班12小時以上(早上五點-六點)下午7點才下班,周休一日,這樣一個月上看四萬而已...我沒有認真工作嗎,但是一個月還是要繳房租七八千塊,我想買個房子自己繳貸款這樣有啥問題,無奈台北的薪水比高雄高,但是台北的房價比高雄更高;如果你說為啥薪水這麼低,請你去問老闆、請你去問政府,我只知道我還要拿下班時間跟唯一的假日來上課,來增強自己的資產搞到朋友都說我不重視他們,都沒再找。

為什麼說「置產」,而不是「居住」?因為「要住在台北」跟「要在台北買房」是二回事,特別是在「租不如買」的多數臺灣人眼裡,「追求買房的慾望」顯然不會只是「有地方住」而已。

(01)如果可以買房子居住的話,何必一個月繳七八千塊給房東繳貸款,為啥不能當存錢自己存起來,一個月繳個1萬,就算房價以後對砍,還可以回收個兩三千(還要算利息QQ);版大又再玩文字遊戲了,我是南部人上來工作的,我是要住在台北,因為工作需求,但也有機會只是在台北買房,到時候換工作回高雄,賣掉回高雄買可不可以,這是供需,不是投資。
(02)老實說,我也想在台北工作高雄買房子,這樣應該有機會,但有想過嗎?房貸、房租一起壓,多少人承擔的起QQ?

買房,特別是買臺北房,常被視為一種地位、財力、成就的證明,就像在汽車版,BMW的車聚總是比TOYOTA的車聚多(除了計程車排班,有人看過Altis辦車聚嗎?)

(01)我在台北工作當然買台北的房子阿,不然我買到高雄喔!!高鐵來回一個月9W誰幫我出阿!!還是說我買在桃園,五點上班,三點半出門,十點下課,十二點到家;好吧說汐止,現在汐止一坪多少,誰幫我出頭期款阿,誰幫我買車阿,還是說四點騎車出門,十一點到家,而且還要算油錢勒。不要再玩文字遊戲了!!


回到房子,難道「罵臺北房子貴的人」跟「想在台北買房子的人」是不同的兩群人嗎?撇開投資客不看,還沒在台北買房子的人,希望臺北房價跌,已經在臺北買房子的人,希望臺北房價漲。但問題是,後者不都是從前者跳過來的嗎?有多少現在罵臺北房子貴的人,真的買到之後會希望房價下跌?


(01)罵台北房子貴,是在罵不要炒了,因為投資造成的通貨膨脹,是會讓所有人的利益受損的,只有少數不肖的人得利而已,這並不是供需問題產生的,文字遊戲少玩!!
(02)會買的人才會嫌貨,現在台灣的戶口數VS房屋數已經超過100%了,但是真的每戶人口都有房子嗎?請查一下空屋數(包含買下來沒住的)然後按照這個課徵稅,我相信對投資客會有更大的抑制,住個打掃菲傭也算空屋喔!!

再舉汽車版的例子,2B1A的板上常出現「臺灣進口車賣太貴」的批評,但印象中,好像很少看過2B1A的車主會跳出來同仇敵慨。

(01)這個差別應該只是在,買豪宅(或大坪數)跟買一般公寓大樓(或小坪數的差別),台北市的房子不是每個都像高級轎車一樣,我自己本身在營造廠工作,我知道台北房子的價格不是因為建材的關係,不可否認,建材高級房子會貴,但現在的房價不是因為建材的關係,也不是因為工錢的關係,純粹是炒起來的!!就說了,別玩文字遊戲!!

人是自私的,追求自己的利益也不可恥,真正可恥的是高舉社會公義大旗來偽裝自私的人。

(01)沒錯,人是自私的,我在上面也說過,我在台北工作,我想在台北買房,至少是為自己存的資產,我也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我並不是投資客,我沒有作發國難財這種該死的行為;為啥我一直在說投資客就是發國難財,想想看,當因為這樣炒作造成破沫崩解的話,台灣會發生啥麼事情,台灣的銀行會發生啥麼事情,台灣的經濟會發生啥麼事情,台灣的老百姓會發生啥麼事情,最後那些賺飽飽的投資客會發生啥麼事情。

如果真要講「公義」,該談的不是怎麼打壓臺北房價,而是怎麼讓其他縣市留得住人,也就是城鄉差距的問題。但城鄉差距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大家都在罵22k,可是有多少大學畢業生願意放棄在台北的冷氣辦公室領22k,改去其他縣市種田養豬捕魚做工?就算在台北,為什麼有些餐廳洗碗工的薪水會比一般公司職員更高?是因為洗碗能創造比較高的產能,還是因為領22k的公司職員寧願每個月少領3000,也不願意每天蹲在地上跟髒碗髒盤為伍?

(01)你又再誤導其他人了,就舉我為例(我身邊的朋友很多也是這樣)相信更多01的大大也是這樣,甚至全台灣的百姓也都是這樣,你前面說的沒錯,其他鄉鎮的工作機會太少,需要發展,但並不是上來北部工作的人都是只想作在辦公室的人,我當初是學土木的,我出來不找營建工作我找啥,高雄18000台北40000,你覺得我會選哪邊,你說爽,你來作看看,每天12小時以上的工時,一個月四天假,你來作看看阿!!天氣熱,只能在外面,天氣冷,一樣在外面,下雨天,還是在外面。我還只是個監工勒。現場施工者更是累,溫度38度,鋼筋會有幾度你知道嗎??大家還是得作下去求個溫飽。

每個人都想過好生活,但卻不是每個人都願意付出相對應的代價。至於「在台北買房」是不是真值得花這麼高的代價,就見仁見智了。\

(01)再次重申,台北買房是為了需求,但現在台北房價並非建立在供需上,而是炒作、炒作、炒作...
(02)套用版大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想過好生活,但卻不是每個人都願意付出相對應的代價。就是那些投資客不願付出相對應的代價,只是在發國難財,才造成現在的結果。
*********************************************************************************
我語氣可能過頭囉!!但我覺得文章有誤導他人與遊戲文字的感覺。以上所言,僅是小弟我現況的不平之鳴!!

看了討論串 只有以下感覺
1. 現在的環境(粉飾型)民主選舉跟過度頻繁的選舉, 不必寄望誰能以蒼生為念
或許這就是民主的代價
2. 找方法跟找理由 決定你是突圍而出 或是作繭自縛的未來
3. 資金是全球化的 某種程度亞洲國家已經相對過度保護了 也因此免於身陷2008金融海嘯
現在慢慢連競爭也是全球化了 先認清楚再找自己定位吧

只能說 現在年輕人確實相對比從前辛苦 但也更容易賺錢
但現在年輕人跟所謂中產階級一樣
有想法創新者 突圍往前靠變得更容易出頭也更有錢
沒創新者 只能載浮載沉被擠壓到越後端區

常態分配已經是歷史
有許多人寫app變得更容易賺大錢了
有更多人下載app付錢 被制約成花錢是必須的而麻痺了

這就是現實社會

llinsh wrote:
看了討論串 只有以下感覺
1. 現在的環境(粉飾型)民主選舉跟過度頻繁的選舉, 不必寄望誰能以蒼生為念
或許這就是民主的代價
2. 找方法跟找理由 決定你是突圍而出 或是作繭自縛的未來
3. 資金是全球化的 某種程度亞洲國家已經相對過度保護了 也因此免於身陷2008金融海嘯
現在慢慢連競爭也是全球化了 先認清楚再找自己定位吧


我也有一些感覺
1.認不清現實
現時跟他背道而馳就是不對的
2.沒有那個屁股卻吃那個瀉藥
連打腫臉的勇氣都沒有(找更好的薪水增加自己賺錢的能力)還想充胖子
3.資產有限慾望卻比大多數的人高
說汐止買不起的,我怎麼看到一堆一坪不到15萬的公寓
30坪才450萬,但言語中盡是千萬以上的總價
4.房子最大特色就是可以租
講德國講其他國家
為什麼不想想
她們有3-5成都是用租的
5.房價會循環
低點不買高點哀
這就透露出自己眼光的短淺
當然現在才出社會的
比較吃虧
但有誰可以保證房價永遠只會漲
買不起可以努力存錢
等待下一波低點到來
這當中
比的就是誰的眼光精準
誰做的功課多
比誰平時有準備


singerfeng wrote:
但重點來了 我告訴你 房價不是跟薪資正相關(尤其是台北) 是跟資金回流台灣正相關


+1

媽滴死台商


應該不止"台商"

本土有錢人太多了

以前為了避稅

紛紛把資產挪到海外

現在遺產稅才10%

你懂得規劃或請會計師規劃

其實東繳西繳根本沒多少


本土熱錢回台不是投機也非投資,而轉為置產

熱錢變冷錢~通通放在房地產都不動


很難跌呀...


跟年輕人努力不努力工作存錢或薪資所得已經脫鉤了

簡單來說

無限的金錢追求有限的資源 - 僧多粥少
現實是殘酷的
誰都不能否認 求學時的正確價值觀 無法全然適用於成人社會

需要改革的聲音是必須的 但不是無限上綱
因為希望你無限上綱者 被後通常潛藏其政治與利益目的

君不見 無論蘇聯或是社會主義中國
當初狂熱支持的無產階級 99.9%現在還是在掃街或當農民工(很標籤的階級)
只有0.1%或更少的人吃香喝辣 變成當初他們要打倒者

相同的事情 總是一再發生 只是換個國家或人名罷了
妳若是有心人 當然利用別人是妳的造化
妳若是被操弄者 快快覺醒不要被賣了還幫忙數錢

CSIL wrote:
是啊,所以為了家人,...什麼是現實?錢就是現實。只是既然最後選擇住台北的人,都把賺錢當成最優先的價值,那為什麼要去責怪其他人合法的賺錢行為呢?(恕刪)


所以只要我們要推動政府把炒房地產的行為立為違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合理責怪了!

看出問題沒?

法律是人訂的,不是合法的行為都會永遠合理。

隨著時代進步,人口爆炸及都市化造成居住需求增加,政府就應該改變政策及法律以照顧多數人的居住需求,而不是搞到在都市工作的人幾乎都買不起都市,或甚至連都市外圍都買不起。

老是有人說可以去房價較低的地方工作…
我不懂,那這些人原本做的工作要由哪裡來的人力填補?諸位都市的大爺嗎?
這麼多人回中南部工作,工作的空缺哪裡來?諸位都市的大爺要去中南部開公司聘人嗎?

政府遲遲不全力發展中南部就跟不盡力訂定良善的房地產政策法令一樣,都非常令人失望。

說這麼多,其實也沒幾個人會看到,也不會改變任何人的既定想法。

但,只希望,大家能本著良心,本著對彼此的善意,支持你認為對的東西。

共勉之。
我蠻同意樓上的觀點
就是相對有適當競爭力的 思考外遷回鄉或是外求發展

中國雖然大家不喜歡
但別忘了他們在金融海嘯期間 投資大量基礎建設 讓內陸城市的距離跟時間差距大幅縮小
以出口為例 透過高鐵與快速物流 讓製造廠因為
基礎工資被提高與工人衡量可支配所得考量下回鄉時 被推往內陸城市設廠
不然招不到工人 同時沿海的兩免三減半政策也被終止....等等配套

我必須坦白說 台灣政府(無論誰)目光短淺同時不願意做較長較大的基礎建設改變環境態勢
造成北部以外縣市有被遺棄感 從而在投票傾向上更加惡性循環
從這角度看 誰造福人民多一點 不難看得出來
勞動法不尊重勞工 企業家天下跟君臣心態不願分享利潤
都是阻礙台灣進步的原因

想在台北競爭與生活 就不要扯公平與公理大旗了
也不必擔心這裡的基層人力會沒人填補
22k通常派遣人力甚至較佳素質的外勞就可以補上
就像看護人力 需求很多 但是更多的是台灣人普遍不願意做
自然就有人力填補上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