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

你不能不知道的真相 - 論太陽能的可行性

看到最後 .....好像所有的回文都忘了一件事....現今我們所能想到的能源使用方式都來自"核融合"就是太陽啦!!
不只是太陽能會進步....核能也會....火力也會...
只要安全性提高,效能提高,更環保就是好能源

說太陽能現階段無法取代核電, 不代表擁護核能.

而是太陽能還在初生階段, 要跟已經運轉30年的技術比拼, 本來就很難.

如果太陽能也能跟隨摩爾定律, 或者2050年就是全面太陽能吧.
我看了好長一段時間,挨~~又是一種不經濟的產品在製作過程一不小心我看會出現很嚴重的化學反應變成劇毒~~我只能笑一笑啦~~南韓要跟進這話有點太早了.


只要沒辦法研發出無線電力傳導系統那就不要提太陽能計畫一點用都沒有,太陽能轉換器必須要放在外太空才能產出最大效益否則做做夢就好.
其實有些地方樓主你講的也是似是而非

1.太陽能的發電成本過去幾年在市場不斷擴大之下價格的確是腰斬再腰斬, 也的確在某些地方達到Grid parity, 不過對大部分的國家仍然偏高, 還需要政府的補貼
儘管如此反對的一方也不用高興得太早, 某家電力公司預估今年虧600億, 累積虧損預估將達1351億,虧掉4成的資本額, 只要國際煤價和油價每上漲10美元,虧損金額就會提高200億台幣. 這樣持續下去恐怕幾年後就破產了. 這些都是人民的納稅錢, 傳統發電同樣接受補助, 只是方式不一樣, 50步笑百步.

2.太陽能在未來幾年的確會達到Grid parity, 但是會從高電價的國家開始, 台灣的電價在全世界來講是非常便宜的, 所以台灣應該會是全世界最後幾個達到Grid parity的國家. 不過台灣的電價會這麼便宜當然不是因為某電力公司的營運能力遠高於其他國家, 部分原因來自早期台灣國庫通黨庫的年代, 這個跟種花電信的背景是一樣的, 很多東西是不用算錢的. 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年年虧損賠本做生意, 不過他虧的是你我的納稅錢, 還不是一樣.

3.Grid parity之後的確會讓太陽能市佔率快速增加, 但是仍舊無法取代傳統的電力, 仍然要以傳統電力為基礎. 好處是可以少一點汙染. 另外台灣進口能源比例已經接近100%, 這個牽涉到國家安全與永續發展,能源多元化是必須的,多使用一些太陽能,風力,或是其他能源從這個角度看是非常必要的.

4.Fisrt Solar的成本是所有廠商中最低的, 但是他用的材料含有鎘, 這個材料有毒, 雖然他被封裝在太陽能板裡面, 在正常使用下不會造成汙染, 但是難保不會有意外導致太陽能板損毀導致汙染.他們家的太陽能板使用個二三十年壽終正寢之後, 必須交由原廠回收處理.基於這個特性First Solar的太陽能板比較適用於大型電廠,不適合一般大眾使用. 雖然我不太喜歡這家公司, 不過我也不得不承認這家公司的確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5.你說 "一些人批評太陽電池的製造過程中所耗費的電量比整個太陽電池20年的發電量還要高,其實這只是對了一半" 你的研究做成這樣, 真應該被吊起來打屁股, 真的是錯得離譜.
太陽能的回收分兩種:
a.能量回收期:製造太陽能消耗的電需要多久能回收
能量回收期依據不同技術會有不同, 非晶矽約1~2年, 結晶矽約2~3年
而太陽能板使用20年或25年之後還會有80%的輸出功率.
不相信的可以去查一下日本的資料
不喜歡日本人的可以去查德國的資料
看不懂德文的人可以去查美國的資料
雖然可能會有所差異, 但不至於到20年這麼離譜.

b.成本回收期:蓋一個太陽能系統所花的錢, 需要多久能把成本回收
這個計算又更複雜了, 假設不考慮任何補助在台灣的確可能20年都無法讓成本回收.
主要原因是台灣的低電價以及太陽能系統規模比較小, 沒有經濟規模.

老是有人喜歡刻意混淆成本回收期跟能量回收期, 不曉得是真的不懂還是故意誤導別人.

6.站在大型發電系統的角度, 大規模的儲能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論是太陽能或是核能或是火力電廠.
除非是某些重要機關基於特殊性不計成本的做, 像是總統府, 國防部等
排除這些特殊原因, 儲能系統要做到商業運轉幾乎不可能
唯一可能的做法是有些地區時間電價差異特別大, 例如白天5塊錢一度電, 晚上一塊錢一度電
晚上把電充飽白天放出來賺價差.

最後我個人的看法是:批評別人並不能掩蓋自己的缺陷,不同能源有各自的優缺點, 誰也不能取代誰

基於價格,場地,穩定性等問題,再生能源短期內不可能取代傳統的火力或核能發電
有人說這是嘴砲發電我非常同意.

但是核能造成的社會嚴重對立, 核廢料的處理問題, 核能安全問題等
我認為這個叫做"人命發電"用命換來的發電方式. 或是"賭博發電"
你賭他會不會炸沒炸你就贏了, 炸了你就準備棺材吧
說核能很安全的人應該全部搬到核電廠旁邊住. 至於核融合, 路還很遠慢慢等.

火力發電會有二氧化碳的問題
a. 天然氣:最低炭,新加坡就是如此,前提是你的錢夠多.
b. 石油:排放的碳多一些, 但是石油現在也很貴了,應該也是用不起
c. 煤炭:排放的炭最多,台中的火力電廠以前經常去,車子停一天之後白車變黑車,汙染非常嚴重.
香港南方島上的電廠以前我也經常去, 一樣燒煤炭但是比起台中電廠真的是乾淨太多
估計也是錢砸出來的

我不"擁核"也不"反核", 我支持能源多元化
希望支持再生能源的人跟支持核能的人應該互相擁抱,而不是互相攻擊.
或許是我太天真吧,互相擁抱這件事或許比核融合更為困難,我想這才是真正問題的根源.
把太陽能拖下來反核====> 假議題.
最後還不是顏色的操弄

TEXAN wrote:
是說以核安事故來當評量標準的話,我們應該先打到萬惡的美國恕刪)


聽說天上飛的軍事衛星, 有些也是核動力的. 以前還看過核動力飛機試飛的新聞.

也許明天還是明年, 就故障掉下來也不定.

小弟好幾年沒在這邊發言了,
看到樓主一開始提到"其中有一些對太陽能的論述似是而非,有故意誤導大眾的嫌疑"而發表高論,看不下去樓主也是論述似是而非而發文,小弟非太陽能專業,因此非專業領域部分請參考專業研究者的文章,如ulyssesric提的微電網,台灣已經在朝這方面進行研究了!

1. 引用2003年的能源趨勢圖可信度有待商榷,今年已經是2011年了,好歹也引用2009或2010年的資料!而且統計資料包含國家也沒說,如果把未開發國家燒煤發電的也算進來有意義嗎?而且以未來趨勢圖而言,距離越久遠的可信度越低,請不要把趨勢圖當作"真實"去看待!

2. 台灣有沒有地方裝太陽能,不是嘴巴說有就有的, 雖然從衛星空照圖上看起來可用的土地蠻多的


實際上土地型態分類是都市(黑色)的地區占整個比例非常非常的少,大部分是作物耕地,台灣是屬於人口密集度非常高的類型


3. "南部日照充足"要看是跟什麼比較,以台南高雄為例(日照最高的地方),平均年日照時數約2200小時日照時數約整年1/4,是不是充足請自行判斷!另外,在梅雨季或颱風季時,常常會好幾天沒太陽的情況,尤其是梅雨季,一整個月有太陽的時間更少。

4. 離岸型的風力發電機台灣已經有計畫架設實驗型的機組了,只是風力發電機不是哪裡都能架設的,還會有影響生態環境的顧慮,而且噪音大!風太大也不會運作,會被吹壞掉,所以颱風天不能運作!

5. 現實上,要把綠能發電併到一般高壓交流電有很多問題,包括功耗等...請參考ulyssesric,電能儲存也是。能不能做到跟想不想做是兩回事!


結論,地小人稠人口密度高的地區是不利綠色能源的發展!不過,為了永續發展,該做的還是得做。綠色能源有優點也有缺點,請以中立立場討論,不要過度神話,也不要過度矮化,不然只是炒作議題!


大火快炒 wrote:
怎麼 連這理都再討論...
.
核能與太陽能就如同治水一樣...
.
(恕刪)


大大說得好

而泛綠的政策確實有些茫然
但我更看不慣的是
台電高層以及一些泛藍的擁核人士的說詞
只會算成本 不會算人命
人命才是無價
難道真要出事了才行嗎?



好像有點離題了
我是舉雙手贊成太陽能發電的
何況我們是亞熱帶國家
不用太陽能豈不可惜

wcy2118 wrote:
最後一定會有人質疑小弟是太陽能廠派來鼓吹太陽能...(恕刪)

什麼時候才能用戴森球的概念來做太陽能發電
Dyson Sphere

rocket168cn wrote:
看到最後 ........(恕刪)


是的,科技都會一直進步,不能只考慮當前而不管未來的發展。

新聞都講求要平衡報導了,發展再生能源與地球永續息息相關,各種能源選項的優劣以及未來發展機會的相關資訊必須完整的揭露出來,經由大家充分了解及討論後,期待能夠做成對台灣、對地球最有利的能源發展政策,這樣才是我們這一代以及後代子孫的幸福。

小弟不再作回覆了,終究除了這個議題外,小弟還有同樣對小弟個人及家庭很重要的東西要做,無法再花時間來跟大家討論,所以若還有大大想要瞭解的東西,還請自行上網搜尋解答。一些打手想要冷嘲熱諷、雞蛋挑骨頭、言不及義的,請自便。若對小弟個人有寶貴建議的,歡迎利用私人訊息指導,謝謝。





  • 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