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a2 wrote:上面這個才是問題所在...(恕刪) 版大引用金價個人覺得是不客觀的,因為現在的金價,同樣是商品化的結果,還有,若真要比,金價是以美金計價,以我們對美金近年來的升值,新台幣似乎更值錢不是?現在台灣是過度的把房地產商品化,但房屋之於台灣的民情,它卻是生活必需品(大家喜歡買不喜歡租),我不喜歡打房這個字眼,這是羅織入罪的手法,房地產會漲,不也是政策造成(捷運,新城鎮開發...),那麼現在政府利用政策平抑房價有何不對?我贊成平抑房價,讓房地產成為交易市場,而不是投資市場,少了過度的負債在房產上,民間一般消費會增加,金融風暴時,為什麼政府發放消費券?因為庶民經濟才是國家經濟的根本~台灣有多少家庭備付龐大的房貸,如果每戶家庭每個月可以省下5000的房貸,兩百萬戶家庭,每個月可以創造多少庶民經濟的產值?進而照顧到多少傳統或一般產業?(你不用算全部,只要50%就好)我期待的不是看到房價大幅的下跌,而是整個社會的經濟能正常一點~另外,我的月收入高於60K,老實說我也嫌房價貴(最近在看北大特區),因為我不想我的多數存款都要花在房子上。這樣的二分法我不太苟同,因為,有些低於60K的,他們同樣也是很努力地存錢想買個像樣點的房子,您可以有您的立場,但也沒必要就認為一般收入就沒有爭取他們理想中合理房價的權利~
應該是您病了吧而且病得不輕,以為房價只會漲不會跌的,而且認為看法跟您不一的人就病了不過不用怕,因為北台灣跟您生一樣病的人很多,社會輿論,學者,政府政策都給您們藥帖了,當然要不要服用或者要繼續活在玻璃屋,是您的選擇房地產本來就不應該是被少數人操弄,投資及投機的標的,但不可否認的,在政府無配套措施的降低遺贈稅,加上金融海嘯後海外投資不易,回流的短期資金看上台灣房地產稅負的漏洞,大舉進場,造成這波罕見的房市漲幅領先股市漲幅的榮景,加上仲介代銷的錦上添花,造就了一群跟您一樣以為房價只會漲不會跌的病人基於上述理由,在許多人眼中,北台灣房地產已經變成只會漲不會跌的超級投資商品,雖然不健康,但畢竟資本主義社會,價格本來就由供需決定,也沒甚麼好檢討了,唯一值得詬病的就是稅負上的漏洞,1.土地增值稅的低估加上台灣人的投機天性,沒有人會用實際價格申報增值稅,這些偽造文書的行為,又沒有人會被處罰2.房屋財產交易所得稅的低估加上台灣人的投機天性,沒有人會用實際價格房屋財產交易所得稅,這些偽造文書的行為,又沒有人會被處罰3.調降遺贈稅,但對於繼承及贈與土地及房屋的課稅基準計算卻非以市價評估,反而以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評估,大開租稅漏洞之門建商也看到上述的漏洞,因此現在推出的新建案,房地產就是投資商品,大坪數高總價,方便資金投資,有沒有人住一點都不重要,軟弱的政府不敢真正的以實價課徵房地產財產交易所得稅,反而變相的課徵奢侈稅意思一下,鄉愿的等待經濟好轉,利率上升,海外投資環境轉佳後資金撤出,才造就了一群跟您一樣以為房價只會漲不會跌的病人,病情繼續加重很高興的,台灣是民主社會國家,少數人本來就要服從多數人,如果台灣病人多,正常人就得辛苦點了,但如果病人少,那最快明年,正常人就可以打破病人的玻璃屋,接受治療大家團結力量,把生病的人治好,共勉之
aries405 wrote:版大引用金價個人覺得是不客觀的,因為現在的金價,同樣是商品化的結果,還有,若真要比,金價是以美金計價,以我們對美金近年來的升值,新台幣似乎更值錢不是? 會以金價來說我認為比較客觀,美國狂印美鈔救經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狂印的結果就是美金變薄了,金價自然走揚,金價跟房價一樣一部分是炒作,但是以往800都覺得高的金價現在1200以上都還是正常的,就知道美金真的貶值了狂印美鈔的結果就是,其他國家跟美金連動的貨幣一起倒楣,台幣剛好是其中之一
5626 wrote:以為房價只會漲不會跌的,而且認為看法跟您不一的人就病了...(恕刪) 又多了一個不看清楚就回文要扣帽子的,請問我哪邊說只會漲不會跌?看法不一樣的人就病了??我也說了:用力打投機客,用力打請從頭看到尾再來談好嗎?
其實版大不太需要跟01這裡的人抬槓套句很現實的話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台北市的房子僧多粥少即便是這波打房打下來了一般收入的人也別想撿便宜搶進台北市更不要奢望大安區買不買得起其實跟房價沒有必要的關聯性的重點在於你的收入跟這在這一區的大部分人比起來是高還是低...較高?那你當然很有機會進駐較低?但低不多那恭喜你看久一點還是有機會的若是低很多那我真不知道你為什麼擠破頭想在這兒買個窩你應該做的是好好認清自己的現況衡量自己的能力去該做的事想買房就請找遠一點的位置堅持住市中心就打消買房的念頭台北市的房屋租金並不高用租的也不啻是好的選擇認清現況,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