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今週刊] 房價高漲、荷包變薄 揭開外匯存底 的真相

有一家公司接單狀況還可以, 但是因為毛利低, 幾年來賺的錢只比成本打平後多一點, 所以很多年沒有調薪, 沒有年終獎金, 有一天員工忍不住了, 集體罷工, 抗議老闆剝削, 抗議老闆壓榨,

老闆說, 你看我們公司的帳, 去年做了10億的生意, 但是只賺了3千萬,
員工說, 但是你自己開賓士, 住豪宅
老闆說, 客戶的付款條件非常差, 出貨後, 超過175天我才能收到錢, 所以我每個月都需要做資金周轉, 還要擔心客戶跳票砍單, 我冒這麼大的風險當然也需要相對的回報
員工說, 你可以考慮產業升級,
老闆說, 我的客戶是兩家速食店的贈品玩具, 你覺得我升級後, 他們會買嗎? 你有聽過買漢堡送智慧型手機嗎?
員工說, 你可以考慮降低生產成本, 增加企業競爭力
老闆說, 好, 這個建議不錯, 給我三天, 讓我思考這個問題

三天後 :
xx玩具公司公告 : 為了提升本公司競爭力, 精簡成本, 決定將本公司桃園1廠與汕頭xx廠合併, 生產設備與人員將於近日公布安排狀況與遷出時間, 另外桃園2廠將購置全自動線上設備x部取代原本舊有的手動塑膠射出機, 原射出部門員工將由原來xx人精簡為yy人, 相關人事調配命令與遣散員工安置辦法將另行公布



ad5747 wrote:
升級說的好聽沒技術又...(恕刪)
Nelson5 wrote:
我用自己的意見回答你...(恕刪)


您回得很好呀, 簡單講, 也就是目前最多人認定的本波房市飆漲原因:
(1) 低利率環境.
(2) 政府利率補貼.
(3) 寬限期.
(4) 稅賦及其他

這些不要說什麼金融專家, 一般普羅大眾都了然於胸, 要是,最後房市崩盤了, 要算帳了吧!
(2) ~ (4) 要怪政府, 問題是, 講好笑一點 ---> 其政府代表, 阿扁都抓去關了, 啊你是
要怎樣? 剩下(1) , 是誰做決定的? 對老百姓而言, 如果結果就是完蛋, 那麼, 那些
所謂的"當時不得不", 就都是鬼扯. 蓋棺論定就是這個意思, 不是嗎! 您覺得出了事, 老彭
的繼任者會吞了這隻死貓嗎? 至少從葛老的例子來看,後繼者不會那麼義氣自己扛下啦!

至於追著美國升息, 那是在金融風暴前, 您搞錯了.金融風暴後雖然有一時期美國"降"一碼,我們就
"降"半碼, 但之後大致已經拖勾 --->一方面之後美國市場過於異常, 變得沒有追隨的意義,
二來中國已經逐步取代美國市場對台灣的地位,故此不需再跟著美國跑. 但在金融風暴前
台灣完全跟隨美國升降息的"腳步", 但不再是"速度" ---> 原因即為央行刻意營造國內的低
利環境.

這種低利環境影響的結果有多大? 回復一下大家記憶. 那時買房子不但不用錢, 甚至
還送你現金!!! 100%全貸在大台北地區到處都是, 120%貸款更是司空見慣. 投資客
的槓桿能力飛上天了!!! 不但不用付頭款, 銀行還加送20%資金,讓你可以支付利息, 林老師咧,
世間就是出現過這種好事!!! 而利率更是低到不行, 隨隨便便一兩啪, 光銀行送你的資金就夠你
撐十幾年利息, 寬限期更拉到5年, 投資客完全無後顧之憂, 甚至政府還幫你付貸款利息 --->
前端有人提到什麼採用極端做法會有後遺症, 請問, 這是不是極端做法??? 是不是會有後遺症?
房價暴漲,房市泡沫迅速累積, 正是政府+央行合唱的好戲!!!

而誰讓冰店關門的???? 答案一樣是政府 + 央行! 這幾年內需不振, 原因不是很簡單---> 消費者
消費能力不振. 有什麼大事剝奪了消費者的消費力??? 去看看你周邊的40歲以下的朋友, 不是房貸
壓得喘不過氣,就是在存頭款買房子. 過高的貸款以及因高房價拉高了購屋頭款, 他們緊縮消費的
時間就更長!!! 而房市飛漲的原因不就是(1)~(4), 怪誰?!

經濟成長, 經濟發展, 不是央行的職責, 通膨才是. 也因此, 經濟不景氣的時候, 有誰怪過央行總裁!
經濟好的時候, 卻說央行是主要因素? 真是不亦怪哉. 除非他像這波房市, 明顯的使用利率干預市場,
這事情才會算到他頭上! 可能也因太多人對彭老的期許竟然是"經濟成長", 才可能導致他自以為是
萬年經濟部長呀!!!!!

另外, 您又繼續引不景氣時候的想法. 景氣好與景氣差的時候, 利率完全是相反的操作方式.
等Q4末, 明年初, 您再來講這些, 可能比較應景. 人家之前在擔心過熱, 你還在想裁員咧. 不亦怪哉,
大概是前波金融風暴您太痛了 ---> 但也就是因為您這種痛, 可能就讓那家冰店關門了! (您總是
在想不景氣的時候該怎麼辦, 你還會去消費喔........於是蝴蝶效應就發生了.)

中央銀行法第2條
本行經營之目標如左:
一、促進金融穩定。
二、健全銀行業務。
三、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之穩定。
四、於上列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之發展。

marcus200115 wrote:
經濟成長, 經濟發展, 不是央行的職責, 通膨才是.



我認為你講的這四個因素,不管是你個人認為的,還是大家認為的
因果關係(某因素--->造成房價上漲)是客觀評估的,也是不大家主觀認為有,他就有因果關係
這樣的推論太跳躍了

marcus200115 wrote:
您回得很好呀, 簡單講, 也就是目前最多人認定的本波房市飆漲原因:
(1) 低利率環境.
(2) 政府利率補貼.
(3) 寬限期.
(4) 稅賦及其他


利率影響層面很廣,

1.產業面:央行升息, 美國沒升息, 新台幣就升值, 外銷產業會受影響,升息一塊好了(32元-->31元)
對於電子廠商而言, 本來100萬美元的貨可以賺3200萬台幣, 一下子就變成3100萬台幣,
     少了一百萬(3.3%),影響很小嗎?我們看一下廣達的毛利是多少,4.8%, 這還是繳稅前的喔,
http://tw.stock.yahoo.com/d/s/company_2382.html
林百里投進機器人工, 作一百塊生意只能賺4.8塊,
升息導致台幣升值一塊, 他的利潤就被吃掉3,3塊了, 剩下1.5塊還要繳稅勒~

2.股市:最近一年股市為何會漲, 還不是降息降很低,存戶把錢放在銀行不划算, 不如拿出來買股票買房子,
股票漲了, 房價也漲了, 你要升息, 那要不要股票跌?不要?那怎麼辦?
不可能在升息的情形下股票不跌的, 到時你要不要幹樵政府?

3.房市:升息受影響的除了投資客外, 還有幾百萬房貸戶, 他們每個月都要多支出幾千塊的成本,
投資客會不會因此壓低房價?不知道, 如果還是有人買單, 只要成交賺各幾十萬, 一個月多支出幾千塊,
根本不痛不養~

4.通膨:通膨通常是股市上漲伴隨的現象, 但只要股市天天漲, 沒有人會在乎物價是漲多少,
股市賠錢, 一餐50塊都嫌貴, 股市賺錢, 一餐500塊都花得下去~

小結:我認為在目前的情形下大幅升息, 是在一家瓷器店裡打老鼠,
為了打老鼠(投資客)不惜把所有的瓷器(出口廠商 股市 房貸戶)都打爛,
可能最後是有打到老鼠, 但其他瓷器也都爛掉了~

利率有那麼簡單嗎?
那麼簡單的話, 人人都可以當央行總裁勒~

ps:上面的討論串,我覺得NELSON5比較有道理,他是從比較全面性的角度去看利率這件事情跟央行應該扮演的角色,marcus200115著眼於利率提高可以壓低房價,沒有考慮到其他影響~
klaw wrote:
中央銀行法第2條本行...(恕刪)


本篇最中肯 +1111
klaw wrote:
中央銀行法第2條本行...(恕刪)


呵呵, 所以第四條不是明講了" 於上列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之發展。"
您忘了, 央行看來也忘了, 協助經濟發展之前提為"於上列目標範圍內"!!!
房產的泡沫會嚴重威脅金融之穩定, 使得銀行業務不穩定! 所以我說如果
把經濟發展當成央行的主要任務, 是不務正業, 這正是鐵證呀! 感謝您提供
的資料.

您的想法又跑到經濟不景氣的時候. 經濟不景氣時, 你才會看到電子五哥在
哀毛利---> 你現在有看到他們在哀嗎??? 它毛利不變時, 賺取的金錢是以前的幾倍,
他有什麼好哀的? 他根本不會哀! 就算減個1%又怎樣? 他還是飽到撐出來!
而現在不拉匯率, 今年下半年電子五哥開始肚子怪怪的啦, Q4可能就開始跑廁所,
明年下半年送醫院也說不定, 到時就算匯率是35, 他還是會大哀特哀, 怎麼辦?
有什麼本錢貶匯? 讓全民繼續一起大買單? 讓經濟不景氣時代發生輸入性通膨????

你基本面好, 就不怕升息, 不然全世界全部降成0利率不就好了? 為什麼有升息這回事?
你現在升息對整體影響不大, 上半年經濟成長大於10%, 還在怕升息? 就像昨天跟今天股
市對此有什麼反應嗎? 現在升利率/升息, 等到明年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才有得降息! 把升息當成洪水猛獸,
只能說, 大家真是已經被嚇怕了(唉,看大家都被金融風暴嚇成這樣, 就知道內需好不了啦!)

房市, 前面我提出的一個問題, 即2007 ~ 2008 嚴重通膨時期央行不敢動作, 問題點就在於
您提的問題--->這.幾.百.萬.房.貸.戶.怎.麼.辦... 這幾百萬房貸戶裡, 其結構與10年前截然不同.
現在房貸戶中, 有太多過於年輕, 或因高房價承受過多房貸的人, 一升息, 對我們這種吝嗇的老灰仔
沒差, 但對這麼多的年輕族群, 以及倒楣的, 後面房市飆升才進場的房貸戶 , 怎麼辦????
而反過來問, 現在經濟成長大於10%, 結果房貸戶還怕一兩碼的升息, 怪誰?????

通膨, 股市天天大漲的話的確沒有會怕, 但你現在就算變零利率, 能漲幾天? 三天? 五天?
而通膨是數季甚至一兩年的事. 把通膨跟股市比, 好像是離題了吧.

至於您支持N的觀點, 老實說, 不意外. 因為我在寫懷疑央行的時候, 大家還一片歌功頌德,
到現在大家已經知道央行變成紙老虎的時候, 還只有零星的質疑. 葛林斯潘稱霸全球金融
的時候, 有誰懷疑過他的決策 ---> 直到金融風暴爆出他的失職為止. 慢慢看吧 , 我只能這樣說啦 ...
Nelson5 wrote:
有一家公司接單狀況還...(恕刪)


你的例子完全展現出那些仰賴貨幣政策存活以及全民補助的老闆的心態。

不敢冒險開發新產品,開發新客戶。只要有風險,和現在習慣不同,就叫政府、員工多忍耐。只會叫員工多忍耐,不願意承擔短期的虧損(雖然這些錢有一大半是來自全民補助)。

這個老闆倒了、移走之後,被市場淘汰後。就會有新的、有能力、趕得上趨勢的老闆出現,那些被他遺棄員工也可能被新公司錄用,薪水更高。也許這個老闆就是來自那些員工也不一定。

反而當這個老闆,靠貨幣政策和全民補助賴活下來,他沒有能力開拓新市場,只能要求員工多犧牲、政府多幫忙,公司才能在本身競爭力沒有提昇的情況下存活,讓自己繼續快樂的當個老闆,。因此員工越做越低廉,因為賺到的價值都被政府用貨幣政策去幫助這些賴活的老闆,這就是目前多數台灣企業的現狀。
klaw wrote:
中央銀行法第2條本行...(恕刪)

本篇最中肯!
其實核心問題是外資瘋狂匯入台灣
造成台幣升值! 可能不是利率太低
日本韓國新加坡最近對國際熱錢都有宣示與動作
央行為什麼不做呢?
weifenglo wrote:
本篇最中肯!其實核心...(恕刪)


外資瘋狂匯入? SARS至金融風暴前, 有什麼外資瘋狂匯入?
您可能又把現在的情況跟以前搞混了吧! 央行動作? 央行
不是幾乎每天摜最後一盤給大家看, 連演了好幾個月,還不夠
動作喔? 昨天公開對熱錢下最後通牒, 不是宣示喔? 那要怎樣
才叫宣示與動作? 而這些動作有效嗎? 看看吧.

marcus200115 wrote:
您的想法又跑到經濟不景氣的時候. 經濟不景氣時, 你才會看到電子五哥在
哀毛利---> 你現在有看到他們在哀嗎??? 它毛利不變時, 賺取的金錢是以前的幾倍,
他有什麼好哀的? 他根本不會哀! 就算減個1%又怎樣? 他還是飽到撐出來!
而現在不拉匯率, 今年下半年電子五哥開始肚子怪怪的啦, Q4可能就開始跑廁所,
明年下半年送醫院也說不定, 到時就算匯率是35, 他還是會大哀特哀, 怎麼辦?
有什麼本錢貶匯? 讓全民繼續一起大買單? 讓經濟不景氣時代發生輸入性通膨????



講的很好阿, 我想很多朋友都忘了金融與經濟, 本身是一個動態的變化, 所以政策也必須隨著

環境變化去改變的.

如果用一種背法條的方式去解釋, 認為財金政策可以有一套一勞永逸的手法可以依循.

只要一套低利率+貨幣貶值的手法就可以走遍天下, 難怪會沒法轉彎還去認同央行那種

肥富人虧窮人的政策.


其實我個人覺得, 低利+貨幣貶值, 那種是景氣蕭條時候去搶救廠商用的, 等到景氣起來

當然就要把利息與貨幣升起來, 讓全民享受一下福利. 等到下次不景氣再去降下去.

但是現在央行為了出口商能和大陸競爭, 才一直讓廠商住在溫室裡, 享盡經濟成長的好處.

一般人只好付出更多成本去購買東西. 然後物價越來越高, 央行大量放出來的新台幣就一直

在市場上滾動, 等到下一次景氣上來的時候再湧出來製造更大的通膨. 央行這種作法真的是

把問題丟給後面的人去死而已.
易地而處 想想自己若是資方 會有甚麼作法?
這才是人性 而不是打高空

台灣的老闆或許不夠慷慨(相對於外國 外商)
很重要的一點 是老闆通常也是大股東
賺跟賠都是自己負擔最多的成敗
所以很少大手揮霍大腳踏出
在很多人抱怨血汗xx時, 是否想想老闆(真正的大老闆, 不是副總啥的)
比我們薪勞輩的還要實打實?

今天是大陸十一長假的開始
我的老闆還在內地巡迴會議(當然我們也得在)
而在外商(幾乎都是專業經理人, 沒有真正的大股東)服務的我老婆
早已從中秋開始連續放快一個星期了

想錢多假多 台資不必想了 外商吧
但是砍人不手軟是你必知的職業風險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