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兩岸買房與工作觀念分享~

EmperorLord wrote:
現在人人的確都買的起...(恕刪)


有什麼壞處?
Nelson5 wrote:
...政府該做的不是壓抑房價, 應該改善都會區和郊區的交通, 甚至逐漸的發展近郊成為第二第三都市, 讓人民可以依照自己的財力和實際生活需要選擇...(恕刪)


小弟書讀得也很少, 對經濟也不通, 國立科大也差點延畢, 我也認同您的這些看法, 但我覺得更不能讓房價一直飆下去, 但當近郊逐漸發展時, 投資客與建商難道不跟著鎖籌碼把房地價弄漲, 部份上市櫃公司難道不會跟著炒

記得94年, 看北市x水街, 一坪喊50萬, 前年至少喊到80多萬, 當時買不起的, 自然也還是買不起, 但當時買得起的人, 現在卻未必買得起; 再來有些長居北市的人想續待北市, 他原本可以賣掉原有房加上積蓄可以換更好的新房, 結果房價一飆, 雖然舊房也漲, 但卻沒新房漲得多, 變得要加更多的錢才能換新房; 也就本來有人可以買到房子, 卻因為一些人炒作, 搞得買不起, 那些原想買房長久自住的人活該倒楣嗎

好吧到外縣好啦, 等外縣房價又漲上來, 一些有些要到北市工作或就近照顧家人的人, 買不起外縣房, 難道要改去住宜蘭往返通勤嗎, 再來一些外縣市開發山坡地提供住宅, 天曉得會不會哪天再來個北二高塌方事件, 長途開車耗時又增加撞車風險, 為什麼要讓這種疑慮發生呢, 平穩房價不是很好嗎, 說什麼北市是國際都市所以要飆漲, 到底是因為飆漲所以要找理由, 還是真的因為國際化, 即使國際化那為何一定要讓很多人花一堆時間,汽油,風險呢

我也很希望我的房子能漲啊, 誰不想撈錢, 同樣45坪, 但二十年市值漲一千萬, 和一年內就想撈四百五十萬, 這差很多吧, 撈錢要顧道義啊, 撈到不管他人死活, 乾脆詐騙集團也不要抓啦, 騙徒也沒強迫受害者一定要被騙啊, 雖然我也被騙10多萬

至於打房, 打到什麼程度, 怎麼打, 用市值課重稅, 小老百姓付高房貸再付高稅金嗎, 不課重稅有實力的投資客又不怕, 房價打到趴, 更多人資產縮水, 只是又便宜了大財團和有實力的投資客再次進場掃貨, 只求能抑制炒作就很好了啦
類似的事在美國 2005 年房地產仍然大起時也被一些房地產大漲的都會報紙討論過

因為大都市的市中心都地窄人稠, 警急救難人員, 甚麼 警察, 救火員, 護士, 甚至醫生
尤其是年輕的一代根本住不起
所以都住到車程一小時以外的外縣市

如果遇到地震, 尤其大多數的地震都發生在天剛亮時, 嚴重的通往市中心的 路啊橋啊都會毀掉
所以大災害一開始前幾個小時, 外面的人根本進不去, 裡面的人只能等死

一些被困的只有前幾天甚至 幾小時 或幾分鐘 (心臟病或大腦傷害) 的 黃金時間
最緊急的情況反而被高價的市中心房子給逼死了, 因為救難人員買不起房子也進不去


那些討論開始之後, 原來為了自己市中心資產大漲而沾沾自喜的人才開始警覺到問題的嚴重性
知道必須讓 警急救難人員也住市中心, 但是說歸說, 也沒有地主屋主願意把自己的房子低價租或賣給
警急救難人員

還好沒有等到大地震發生, 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已破, 警急救難人員又住得起市區的房子了,
住市區的人也不怕大災難時只能活活等死了








meinetocther wrote:
好吧到外縣好啦, 等外縣房價又漲上來, 一些有些要到北市工作或就近照顧家人的人, 買不起外縣房, 難道要改去住宜蘭往返通勤嗎, 再來一些外縣市開發山坡地提供住宅, 天曉得會不會哪天再來個北二高塌方事件, 長途開車耗時又增加撞車風險, 為什麼要讓這種疑慮發生呢, 平穩房價不是很好嗎, 說什麼北市是國際都市所以要飆漲, 到底是因為飆漲所以要找理由, 還是真的因為國際化, 即使國際化那為何一定要讓很多人花一堆時間,汽油,風險呢, ...(恕刪)
政府可以做的方式叫做分散資源, 想辦法把人口引流出去, 但是這個資源的分散也不能漫無章法, 例如想要在台北市居住的人多, 你卻想著引流到雲林縣, 這種作法不切實際, 也工程浩大, 甚至不符效益, 以東京來說, 引流的作法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開發都心附近新區, 並且厚植橫濱港區, 吸引部份企業搬到橫濱地區 和立川, 八王子, 武藏野, 多摩這些地區, ,也因此讓橫濱成為另一個靠近東京的人口集中都會區, 另一方面, 就是利用優良的交通網把人口引流到琦玉縣千葉縣, 神奈川這些地方,日本政府同時也在這幾個周邊縣市發放倉儲物流的執照, 所以可以看到的, 幾個搭配生活機能的mall 或者我們所謂的大賣場都在周邊這幾個地方, 東京都心目前的人口大約1300萬, 白天人口可以高達1650萬到1700萬,也就是約有350萬以上的人是周邊通勤, 東京+橫濱+周邊這些縣市的人口大約是3500萬人, 是全世界最大的都會區域

另外除了對外擴張的衛星都市, 東京也同時開發了多摩川沿岸地區, 也就是現在大家有時候到東京會去的多摩市, 八王子市還有武藏野, 立川這些地區,因為這些地區屬於低地, 所以也造就了日本東京有全世界最優良的都市防洪系統, 也因為這些衛星都市和新區的開發成功, 才能有效的平穩東京地區的房價, 否則以日本人口都市化嚴重的狀況 (主因是非都市地區的就業機會減少, 還有統籌款新制造成窮縣越窮), 如果只有一個東京23區, 恐怕房價早就超過倫敦...


meinetocther wrote:
小弟書讀得也很少, ...(恕刪)
Nelson5 wrote:
政府可以做的方式叫做...(恕刪)


Nelson5 大大的連續的回文實在令人讚賞,小弟實在忍不住5分奉上~^^
努力是好事,但努力跟房價高是兩回事

一樣的房屋,去年我買的起,今年存款增加了也加薪了,但今年反而買不起,這是因為我今年比去年不努力造成嗎?
別再似是而非,混為一談了
ru_min520 wrote:
一樣的房屋,去年我買的起,今年存款增加了也加薪了,但今年反而買不起,這是因為我今年比去年不努力造成嗎?
別再似是而非,混為一談了...(恕刪)



嚴格來說,你是在說屋價的漲幅快過你存款的速度,未必是在講房價高。

這個,...不知該不該混為一談?
jonny2008 wrote:
嚴格來說,你是在說屋...(恕刪)



就是因為屋價的漲幅快過存款的速度,才會一堆人說房價高
請問屋價的漲幅快過存款的速度是因為個人不努力造成嗎?
另請問假設屋價漲10%,但頭期款增加10%,薪水增加10%,能否cover?
再請問閣下的存款速度是否大於房價漲幅?
ru_min520 wrote:
就是因為屋價的漲幅快過存款的速度,才會一堆人說房價高
請問屋價的漲幅快過存款的速度是因為個人不努力造成嗎?
另請問假設屋價漲10%,但頭期款增加10%,薪水增加10%,能否cover?
再請問閣下的存款速度是否大於房價漲幅?



+1000000~~
台北內湖的房價就是如此~~

10年前的今日,舊公寓一坪才多少??
10年後的今日,舊公寓一坪變多少??

大家都不用養爸媽?養家?養小孩?
如果我不用養爸媽,養家,養小孩,內湖舊公寓我也買得起.
但,,我能不養嗎??

我一年所得稅+勞健保(一家人),就要12萬了.....什麼跟什麼啊~~
chi_ying@hotmail.com wrote:
反觀大陸 , 部份區域是一年調動3次以上薪資 , 每次調動還比我們這次調整的 600元台幣高 .


上海今年四月調整最低薪資由RMB960上漲至RMB1,120.

調漲幅度16.67%, 調幅RMB160(相當約NTD750).

大有為的KMT政府, 您才給NTD600....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