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大時代的錯誤~不要用過去的標準來批判現在的年輕人....

yisn2jzw wrote:
下次會不會看到一堆同事,在努力打包便當

話說,高房價如果帶來的是這種效應
非國家之福
減縮的消費
帶來的是,不斷下修不斷萎縮的經濟市場
總經不佳,破產的也不會是少數
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

但是現在每個人都只會關心自己
有誰會去理大環境好不好


2006年台灣雙卡卡奴風暴,從800億的呆帳修正到近1500億甚至更高的呆帳。

換句話講,這些卡奴對台灣最少貢獻了800億的消費能力....但...有比較好嗎?
消費力=實力
而現今很多消費力是借來的(信用卡,現金卡),
那叫消費力嗎?那是損耗社會能力。
先花以後賺的錢,你確定你賺的到嗎?你絕對賺不
到!只要你一有這想法,就準備跌進無底洞。
你以為你刺激了消費嗎?
很弔詭的是,有許多人的飯碗都是靠這種特別的消費力來謀生,
台灣作許多東西的代工,iphone, iPAD, 高階智慧手機,液晶電視,高速網通設備。
服務業有網路遊戲,代客網購,網路團購某種熱門商品。建築業蓋豪宅,家電業出高檔家電。
這些東西許多都是大家所說的不需要奢侈生活品。
但是如果大家都不去買這些東西的話,也許台灣失業人口會更多。

這似乎是個無底洞,明知道買了很浪費,但是背後有許多人卻靠你而生存....
甚至成家立業。

我非常同意

消費力=實力
而現今很多消費力是借來的==>房貸!
那叫消費力嗎?那是損耗社會能力。
先花以後賺的錢,你確定你賺的到嗎?你絕對賺不
到!只要你一有這想法,就準備跌進無底洞。

現在是房市多頭
看起來買房子是穩賺不賠 好像是儲蓄一樣
如果真的遇到空頭
或許你會很後悔 沒把錢拿去做奢侈消費

不過是不是有這麼一天來臨
就各自阿Q囉~

jackyleersa wrote:
消費力=實力
而現今很多消費力是借來的(信用卡,現金卡),
那叫消費力嗎?那是損耗社會能力。
先花以後賺的錢,你確定你賺的到嗎?你絕對賺不
到!只要你一有這想法,就準備跌進無底洞。
你以為你刺激了消費嗎?
當然你可以把購置房產跟日常消費混在一起,
你也可以盡量的把錢花在日常奢侈消費,個人
都有全去選你要的生活,最終就不用去抱怨買
不起房子,生活過不去。

借貸買房,至少須先付頭期款,再加上個人衡
量後負擔的起,但是超用自己信用額度卻是不
負責任。

要說似是而非的道理,每個人都會(就像X教授
一樣),成與敗,日後自有定奪。
大時代並沒有錯,社會本來就會越來越進步,社會進步隨之而來的就是娛樂方面的開銷也會跟著變大,想要買房子的人自然而然的在娛樂方面的開銷就會減少,我相信努力的賺錢及存錢過個5~10年大家都能擁有自己的房子......
至於買不起台北市就買台北縣,台北市的房子本來就不是大多數領人薪水的上班族所能負擔的,世界各國也不都是一樣,有哪個國家的首都房價是便宜的

如果貸款買房穩賺不賠
日本人現在不會這麼慘

你以台灣過去的經驗看未來
或許覺得我是異教徒
但是歷史一步一步走來
驗證了以過去的經驗衡量未來
不是每次都會成功的

再說
一個過度儲蓄壓抑消費的經濟模式
你確定是好的嗎?

英雄比氣長
人家當到教授
應該比我們兩個在這邊說嘴的有成就
何必這樣酸來酸去呢

但是有一件事你說的沒錯
成與敗,日後自有定奪

jackyleersa wrote:
當然你可以把購置房產跟日常消費混在一起,
你也可以盡量的把錢花在日常奢侈消費,個人
都有全去選你要的生活,最終就不用去抱怨買
不起房子,生活過不去。

借貸買房,至少須先付頭期款,再加上個人衡
量後負擔的起,但是超用自己信用額度卻是不
負責任。

要說似是而非的道理,每個人都會(就像X教授
一樣),成與敗,日後自有定奪。
強烈抗議 我的 "兩岸打房政策比較" 莫名其妙被刪兩次
板主說只因為多了下面這兩句歷史事實 就變成政治性文章
我回信說請刪除再移回本板 讓大家有繼續討論比較的機會 已經一天了卻相應不理
[1949 共產黨靠土地改革號召獲得中國廣大農民支持 打敗國民黨拿下全大陸]
[2010 房價問題再次成為 兩岸人民關注的焦點 這次國民黨會連台灣民心也保不住嗎??]
強烈懷疑本板已經被特定利益團體控制 專門打壓反方言論 可悲台灣的言論自由一年比一年倒退
強烈抗議! 強烈抗議! 強烈抗議!

買台北市=年輕人越級打怪...哈哈 這說法年輕人應該聽的懂


我想定義年輕人應該指的是30以下的,應還在打怪練功提升LV階段


另外


有些連我都不敢進去的店....都是一堆年輕人...


名牌、名車、PUB、玩樂、潮衣.....好羨慕....我都沒有








..不過我有台北市的房子....


Henrylch wrote:
如果貸款買房穩賺不賠...(恕刪)

買房本來就沒穩賺不賠,想給家人一個私有空間,
總可以吧!

我想生活享受每個人都想,我的享受不見得少,
雪茄,紅酒,錶加車加上聲色場所,小孩也是各
種遊戲機及電視,一人一台,不用搶著用(只是
說明),但是是在我能力範圍,而不是先用在說。

沒有要過度壓抑消費,而是要量力而為,負擔的起
的狀態,誰管你怎麼花費!

而超出自己能力,再來抱怨收入不夠,銀行循環利
息太高支付不出,是自做自受,也別抱怨社會不公
,年輕人都沒機會。

誰沒年輕過,同一個出發點,慢慢的你會發現同輩
之中的距離有時就會慢慢拉開了(尤其明顯是一出
社會進到職場到35歲之間)。難到跑前面的一定都
有富爸爸或家事背景,就算是有,一個二世子早晚
也會打回原形。

還有當教授不一定就是有成就(更何況我說的是說些似
是而非的大道理的心海X盤的X教授,你不會搞混了吧)
,那只是他的職業,而不是成就。你認為書讀的高就是
成就或高人一等,相對的薪水就要比人高(就像大學畢
業22K嫌薪資太低)嗎?丟顆石頭砸到的都是大學生,
十幾分都能讀的還敢說是大學生!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