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這部份有茫點
家庭可支配所得=經常性收入 - 非消費性之出
經常性收入, 一般上班族為薪資所得
非消費性之出分為 1. 綜所稅 2. 房貸利息或租賃之出 3. 醫療保險費
台北家庭可支配所得約120萬, 我估計年收入約為160萬
另外,平均一個家庭約 1.7 個工作人口, 所以 160W/1.7= 94萬 不是你說的 60 萬
benmaimai wrote:
話說小弟很年輕 才2...(恕刪)
說真的,比這些 "最年輕可以幾歲買房子" 只是愈比愈氣人而已的… (我同學畢業進了金融業,頭一年的業績獎金就 200~300 萬,第二年就買了房子… 但這畢竟是特例,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
用自已的步調,好好的理自已的財,自然會水到渠成;時間到了自然有錢買房子…
買房子,我認識的很少是真的一次到位… 像我的親戚們買房子,一開始也都是在台北縣邊邊角角的地方買,再以小換大的慢慢換進較精華地區裡的…
而你現在是想要用你 20 幾歲剛進職場的小伙子的基本工資,就想要在台北全台灣房價最高的地方買房子,當然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任務… (你把眼光放到台北縣 / 桃園縣去,突然就會覺得房價便宜多了)
---
還年輕,就還是努力工作,努力存第一桶金;並同時累積技術、人脈、經驗,到 30 歲時,你再看看自已的存款 + 薪水,相信我,你就不會覺得說買房子是那麼不可能的事…
而剛開始存你的第一桶金的時候,要是能省,就儘量省,沒真的必要的花費就省下來吧… (我也有很多快30歲的同學還是跟父母一起住啊… 畢竟大家一起分費用便宜多了… 要是工作夠近,還可以住家裡,何苦搬出去租房子讓房東賺房租?)
車子,說真的,是個吃錢的大怪物… 要是你有心存錢,真的不建議年輕就買車… 車子要油錢 / 維修錢 / 停車費 / 保養費 / 美容費 / 牌照稅… 加上折舊又折舊得兇:花了幾十萬、或上百萬買了下來,過了十年,賣二手也賣不了多少錢,等於一開始買車花的錢幾乎全不見,變費用去了… 相信我,算一算,你每天坐計程車可能都比買車要划算…
[自已的經驗:有次和同學去台北看電影+吃飯;他停車費就花了300元…要是大家坐計程車分一分,絕對便宜多… 前一陣子車子被人撞,還得付10萬多的修車費… 真的,想存錢還買車絕對是呆子作的事]
當然,不是說永遠不要買車… 只是要了解車是個 "奢侈品"… 之後你年收入上百萬,要買台車來爽一下,當然 OK… 在那之前、沒那個能力養車,就別買吧… (說需要代步只是個藉口… 大賣場買個幾千元的單車也可以代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