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正派建商老實說

台灣在通過了平均地權條例後的情況?是不是該有配套措施?

平均地權條例通過了,那麼可以預期日後任何炒房都將難以得逞,既然沒有炒房了,那麼現有的種種金融管制措施是不是該解除掉呢?
平均地權條例通過後..
OldWilliam
OldWilliam 樓主

應該會淘汰一些投機建商。正派廠商應該還好,我另外在下一樓聊一下。

2023-01-11 12:04
guest2000

建商若有永續經營的理念不至於受平均地權條例影響被淘汰.但,話說回來,建築業的老闆能普遍有永續經營企業理念或企業宗旨嗎?

2023-01-11 14:10
平均地權條例在立法院完成三讀了,通過之後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對不炒房的建商來說,看來似乎影響不大,但實則不然,因為房市的整體氛圍必然大受影響,大家都在等房價下跌,變成沒有人要買房,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那些不優質的建商的建案乏人光顧外,整體房市的交易量也一定受到影響,結果,不論好壞建商都同樣的受到影響。

這也是我們最擔心的事情。

我也預估房地產的爆電雷現象將很難避免,至於我們要怎麼因應,我也正在仔細的思考中。

此刻,我真的要呼籲政府,我們支持打炒房措施,但在扼止了炒房之後,政府的金融管制措施是不是該退場了?否則在多重嚴打之下,最後,可能只剩財團可以存活,那時房價更不可能下降,大家說是嗎?

房地產行業打垮了,以後想再拯救,可就不容易了。
guest2000

獻醜一下,胡先生,您也許可以採利基型操作,設定自己的企業經營理念(也許您現在就是如此了),不追求量體大小,只求基礎強壯穩健,可長可久.

2023-01-11 14:27
OldWilliam
OldWilliam 樓主

謝謝,確實如你所講,我們目前得放緩腳步。

2023-01-11 14:42
OldWilliam wrote:
台灣在通過了平均地權條例後的情況?是不是該有配套措施?

平均地權條例通過了,那麼可以預期日後任何炒房都將難以得逞,既然沒有炒房了,那麼現有的種種金融管制措施是不是該解除掉呢?


央行的選擇性(對房地產)信用管制除了要降低房市炒作,也有預防爛尾樓的出現導致可能的金融/銀行危機吧.
只是,央行的信用管制推出的時間太過牛步,調升利率幅度亦太少,壓抑不了物價/房價的上漲氛圍,以致行政院要推出平均地權條例遏止房地炒作.
個人以為,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即使要取消,也會觀望一段時間才有可能吧?
大家因為不在業界,不了解真正的狀況。
以前,一個危老、都更建案都可以拿到金融機構7成,甚至8成的融資貸款的,其他不足部分可以靠自籌及預售時收到工程款項來補足。

但是去年下半年起,在政府指示下,金融機構的貸款成數縮減為5成,剩下5成需自籌,若房市受觀望氣氛影響,預售比率降低,那麼除了財團,有那家建商能輕鬆的撐住?

恐怕到時、大部分的建商都要忙著找資金了。

畢竟,除了財團,所有的其他建商都需要金融機構的資金來融通,這是現實的情形。
OldWilliam wrote:
對不炒房的建商來說、看來似乎影響不大,但實則不然,因為房市的整體氛圍必然大受影響,大家都在等房價下跌,變成沒有人要買房,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那些不優質的建商的建案乏人光顧外,整體房市的交易量也一定受到影響,結果,不論好壞建商都同樣的受到影響。
這也是我們最擔心的事情。
我也預估房地產的爆電雷現象將很難避免,至於我們要怎麼因應,我也正在仔細的思考中。
此刻,我真的要呼籲政府,我們支持打炒房措施,但在扼止了炒房之後,政府的金融管制措施是不是該退場了?否則在多重嚴打之下,最後、可能只剩財團可以存活,那時房價更不可能降,大家說是嗎?


胡博士您寫了很多,可是對想要帶風向的人,是對牛彈琴。所謂打炒房,明理的人,都看的出來,只是希望消弭一些利用少量資金,短期獲得暴利離場的人。從實價登陸 2.0 重稅,到這次禁止預售屋轉讓....等等都是。

可是您也可以看到,市面的氛圍就認為只要沒了 "炒房",房價就會 "崩跌",大家就只好觀望,到最後,連同平常正常該有的交易量都不見了。

稍微有一點經濟學知識的都知道,一段時間後,房屋,尤其是新房屋供給,就會慢慢的減少,不管是劣質建商,還是好的但資金比較不夠的建商,都會慢慢消失。最後就如您說的,只剩財團可以存活。市場由自由競爭市場逐步變為寡佔市場。到最後,這對真正要買好房屋的民眾,根本不是什麼好事。
OldWilliam
OldWilliam 樓主

完全認同你講的。這就是我的憂慮。

2023-01-11 15:03
OldWilliam
OldWilliam 樓主

我們不希望市場上只剩下財團。財團不會真正的替民眾著想的。

2023-01-11 18:12
OldWilliam wrote:
平均地權條例在立法院...(恕刪)


難講吧....

崩到最後可能財團活下去,但也不代表房價更不可能跌,主要要看後續政府怎操作。

崩跟金融管制我認為是兩回事。

當市場認為這已經是沒價值,認為是必然下降,那即使開放9成,也無力挽回。

現在還是要看政府怎後續操作,例如會不會進一步提高屯房成本? 會不會有限制土地取得轉售等限制?

不然現在打下去只是打掉短期炒作,基本上會活下去建商還是會活,況且對於真正要買房的,平均地權條款根本不影響....

講直白一點,到底有多少人會三五年甚至一兩年就換一間房子?

真正要自住的可不單純買房,可能還會裝潢,不管輕裝潢還是大改,這些都是額外花費。
而且對於自住而言大都是再三考慮,都是以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考慮下去買......

房子是要住一輩子,而不是三天兩頭就換一間,如果是這樣,那更不用在乎這建商到底是不是一案,反正我才住個幾年就換房子

我是覺得如果有資金壓力,就不該多頭執行,有些老建商,每次只會執行1-2個案子,而不是大量案子同步執行......
畢竟貴公司追求是高品質,高服務,而非以量取勝吧
OldWilliam
OldWilliam 樓主

哎,因為我一直想把房地產導向可以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的行業。要達成目標,一定要規模過大,才有一定的影響力啊。我們現在手上執行中的有8個案子,在台北市大概排行第一吧。

2023-01-11 15:54
願意上來與網友對話 回答有條理且合理的建商 已經值得大家按個讚了
OldWilliam wrote:
台灣在通過了平均地權...(恕刪)


胡大
我也有問題要問

1.以下這些公司從2022年Q3開始營收大幅衰退,是否跟市場急凍買氣萎縮有關?

2.承1答案若是,胡大認為2023年全年是否有機會回春?

3.平均地權條例通過後,這些類股是否雪上加霜?

建商及營造





房仲






代銷





水泥





鋼鐵





玻璃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OldWilliam
OldWilliam 樓主

2023年整體股市很可能繼續下跌。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不足為憑。也許你的看法更準確。

2023-01-11 18:05
達克瓦

謝謝胡大

2023-01-11 20:43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