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我快50歲了,人生的佈局我該買什麼樣的房子呢?

etjan64 wrote:
還有人建議一千萬現金(恕刪)
哈哈是在說我的建議呢,
投資翻倍五倍十倍的,在股票市場一直在發生吧,巴菲特可不是在賭運氣,而是博大精深…
再者巴菲特不是只有一個呢…粉多超多的歐…亞太電參考看看阿
個人看法選方案二的預售屋,原因是戶別格局的彈性較大,資金更彈性,待三年後成屋時,看當時的想法再決定是否入住或轉售,低利環境及土地營建成本上升的環境下,要大跌的機率不大,或許還有小幅增值空間。

如果決定入住新屋,看當時的經濟狀況,或孩子是否願意負擔房貸,來決定是否將舊屋轉售?轉售的資金可降低新屋的房貸壓力,假設舊屋價值1000萬,現金1000萬,購買新屋2500萬,三年估算可再存200萬左右,貸款只有300萬左右,適逢中年努力大半輩子,舊屋換新屋,選一個好的環境再住20年有何不可?假設都不購買,目前的房子可以再住20年嗎?需要多少維護的費用,也是評估的要件。

孩子的生活由孩子自己決定,父母視自己的能力幫忙即可,他們的未來由他們自己創造!幫越多忙更是阻礙孩子的潛能發揮,如果我們知道有財富可以繼承,還會認真努力工作嗎?值得深思!
台中台南休閒農夫 wrote:
真的,去年疫情開始後(恕刪)
真假,幾百萬三個月怎麼花光的呢,我錢都不知道花啥…
50歲現在買房子,要留給兒女,有一千萬存款,現在買房有點太慢了。 1000萭現金買一個可以負擔的房子,再貸個8成出來,出租,現金放在手上隨便你想什麼用。兒子遇到困難時再把這間房子賣了換錢回來。

方案一可攻可守,我贊成方案一。
方案2 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也50歲了,但是我在十年前40歲的時候咬牙買了一間房,安安靜靜的收租,就這樣收了10年。只要兒子不敗家希望能收個兩三代的人。10年前的收入比你少,10年後的收入還是比你還少。買房子是賺時間的財產。
愛田由
愛田由 樓主

我覺得:您就是佈局的好! [買房子是賺時間的財產]=學到了,讚!

2021-06-21 12:31
愛田由 wrote:
感覺大家都著重在為什(恕刪)

我外公在外婆過世後
等二個舅舅成家了
就賣掉原本在市區的房子幫兩個舅舅各買一棟透天給他們當新房使用
原本說好兩邊住 (一開始兩邊真的都有各一間孝親房)
時間久了大概過了一年
慢慢地產生媳婦嫌棄我外公
(其實我外公手腳勇健,當孫子還小時都是他在接送上下學及送補習班上下課,也不跟家裡搭伙,伙食費都自己處理)
到後來住在療養院也都沒人要理他
平日跟過年過節也就我爸媽去看我外公而已
為兒女想,還不如為自己好好想一想
有沒有良心都是自己人在說的啦~~~
fuwo wrote:
假設舊屋價值1000萬,現金1000萬,購買新屋2500萬,三年估算可再存200萬左右,貸款只有300萬左右,適逢中年努力大半輩子,舊屋換新屋,選一個好的環境再住20年有何不可?假設都不購買,目前的房子可以再住20年嗎?需要多少維護的費用,也是評估的要件。

我現在住的大樓屋齡27年,若繼續住20幾年屋齡破50
所以近2年在新北看預售及新成屋
2500萬大概是換屋預算,包括舊屋可賣1100萬
新北新屋每坪50萬算中價位
買50坪扣除公設及陽台雨遮,室內大概是29坪的3房(環境機能景觀及浴廁開窗俱全)
此外若考慮車位裝潢家俱,又要再準備近5百萬,換屋大不易啊!

我比樓主多了幾歲,預算也充裕些
現金1千多萬,股票8百萬,舊屋又可賣千餘萬
但即使這樣還是覺得換屋很不容易
雖然很想換很想換~~

另外,退休準備金也在考慮
我跟老婆一個有公務人員月退,一個勞保月退+勞退舊制幾百萬(種花從不裁員)
但還是覺得錢不夠,換屋下不太了手
愛田由
愛田由 樓主

學長:換屋很不容易,所以我沒有想要換!有一點錢,但金額卡住,不上不下,年紀又50了,只能買小房吧!這是我的想法

2021-06-21 12:35
fuwo

樓主心中已有定見,隨心所願的執行吧!待疫情結束後,享受購屋樂趣😋

2021-06-21 13:12
愛田由 wrote:
感覺大家都著重在為什麼要幫兒女打拼,怕模糊焦點,重新修正:


留著當養老基金不好嗎?

為什麼一定要買房子

長庚養生文化村

很適合你

小戴CAT wrote:
我外公在外婆過世後等(恕刪)


人老了,一定還是要有自己的窩,及足夠的錢(還好現在很多老人有月退金)。

可以幫助兒女買屋,但要量力而為,房屋、錢財給了之後,不要再想要兒女回饋、奉養,這是違背人性的奢望。

老年後,殘餘價值已盡,招棄養或嫌棄,再自然不過了!
這篇是01 "房地產資訊" 少數值得認真讓大家想的主題.
我先講講自己的狀況, 我6年級前半段班, 約再2~3年滿50歲, 從我30出頭歲開始收入還可以, 但我預計55歲退休前, 年所得波動不大, 我大概3年前開始在想我以後的日子. 當然每個人現況不同, 思考點也不一樣.

我曾經想過的事:
1. 我要做的產業.
2. 我要住哪裡?
3. 以後要賺多少錢才有安全感?
這1~3點是我20多歲時比較常在想的事情.

4. 要給父母什麼?
5. 要給子女什麼?
6. 要過怎麼樣的生活? 要留什麼嗎? 要留多少?
這4~6點是我30多歲~40歲在想的東西.

當這些你都想過了, 你的心中的答案就有了.
我也看了很多網友的回覆, 都講得很有道理.

只是我很納悶一點, 為何大家都幾乎只講到房子和現在的錢, 都沒有講到"壽險", "醫療險", "失能險", "實支實付險", "重大疾病", "癌症險".....這類的?
有些可以留給子女, 有些可以減輕子女的負擔. (為自己, 也為子女)
(有些項目只要不幸遇到, 別說你要留房子給子女了; 子女孝順的話, 可能都要賣房子付你的醫藥費)

我太太自己有還不錯的謀生能力, 錢也不少, 我比較不用幫她想太多.
至於子女, 我還沒子女時就想到上面提的保險, 所以我在不同的保險公司保了3張壽險. (保障共2000多萬, 其中一家佔了1千多萬)
(當年保的時候, 還沒"長照"這種東西, 所以這家沒保到. 生存給付比較像儲蓄險, 所以我覺得不需要)
以及些許的醫療和失能相關的險種. (其中一家每天支付幾千元).
想得早, 所以現在20年期保險已繳清.
其實太遠的東西想不到, 只能看未來10~15年. (目前我只看到退休)

(1) 樓主不用太幫兒女想, 兒孫自有兒孫福, 不用擔心太多.
(2) 一個人一輩子有多少錢, 早已注定好. 在世多做好事, 福澤家庭和子女. 虧心事黑心事做得多, 損家庭和子女的福澤.
(3) 人生的挑戰每個人都有, 也不見得相同. 人到人世間就是還債和修練.



愛田由
愛田由 樓主

過程大:感謝您非常有條理邏輯的見解!理工的我也很喜歡這樣條列思考。各種保險都有安排了,特別讓自己身故的金額可以讓兒子參加老爸的喪禮會笑的!

2021-06-21 12:41
sitiplayer

老爸的喪禮不是參加,而是操辦,且禮俗雖是兒子為主,但我覺得子女一樣感念才是老爸心裡最棒的終局。[XD]

2021-06-22 9:59
我是女兒,有一雙快70歲的父母,一個哥哥

想用我的角度去看爸爸的煩惱
首先,我希望爸媽在年老的時候不需要在為女子煩憂,盡興過他們的晚年生活
一對能夠自理且不依靠子女的照養就可以活的生活精彩的父母,我覺得很了不起

我知道父母還健康,錢財心靈都富足不靠別人給與,說自私的,我放了很多心
因為我知道我不用擔起這的大負擔,我只需要努力拼命負責自己的人生
不會因為老了窮了,不知道是否能承擔起年邁的照養責任,不論是錢財或是時間
又或是擔心哥哥會不會一起偕同分擔,我知道爸媽已經把後半人生都規畫好了

就算不留下錢財,也相對來說只需要為自己努力,那已經贏在很多起跑線了
現在爸媽有多餘的閒錢,我希望他們能先拿去規劃自己,真的有很富餘
一起實現家庭旅行,或是真的些許金錢贊助我,我都會很感恩.

因為畢竟這都是父母的,他們沒有必要為了我的人生而把餘生都賠上
於私,我希望哥哥跟我平起平坐,一起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不要跟我的起點不同,這樣在心底層面,我會覺得父母是公平的,心中不會有隔閡.

以上是我的想法,給版主參考.
愛田由
愛田由 樓主

希望我的女兒將來也能有你這樣細膩又貼心的想法!我為您父母的教導感到敬佩。

2021-06-21 12:43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