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y也說,你有能力,你要自住,你就買。但不要買超過自己能力的房子。
這幾年還有民國六七十年出生的每年四十萬人口的剛性買盤,十幾年之後才是房市挑戰的時候,這幾年,買得起就買,付得起就付,買不起就等,不用焦慮,十年後,房價除非通膨到爆炸了,不然還要漲去哪??
利率低不怕屯房成本嗎? 十年後每年死亡三四十萬人,這些人的房子要去哪裡??小孩繼承後,也不是每個都想當包租公的(當包租公也很麻煩的...),多數繼承來的房屋除非要自住或是店面,不然主要會釋出到市場上。
有錢的繼續努力屯房吧!
只是個過程 wrote:
我雞婆一下, 雖然在01我的立場跟你不同, 但不得不說你這句話很有道理.
股市不適合患得患失的人投入, 就算要投入, 也不適合一股腦投入.
一個人一輩子能賺多少錢, 或許早已注定, 要找出自己合適的方式.
房子對我而言, 是自住.
股市對我而言, 是投資.
定存和外幣對我而言, 是保平安.
人無法預知未來, 所以分散風險是必要的.
難得大哥稱讚一下,看大哥到處開戰場,與人比大小,還把戰火打到這樓來。
不管股市,房市,都有賭得成份,只是股市賭場門票好買,房市賭場門票的門檻高很多。
小弟自認不是 "患得患失的人",我相信大部份的人也不會認為自己是 " "患得患失的人"。
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胃口也不是一天養大的。公司給的股票,也不是一次發放的,是分好幾年給的。金額規模,也是好幾年累積的。
當第一次拿到到公司股票時,還不敢買賣,之前從沒買賣股票 (錢進房市了,沒錢買股)。還是老鳥同事教怎麼打電話去證券公司,怎麼跟交易員說,要用什麼價掛出...等。老鳥同事還說,"就動動手指頭,撥個電話,就比今天工作賺的多"。多年來,一直記得此話。
當你動動手指頭,有比今天工作賺的多,一段時間後,就會想比三天賺得多,有比三天賺得多,就會想比週薪賺得多,再來就想比半個月賺的多,好啦,最好是這個月還沒開始,月薪就先從股市賺來了。短期進出要賺月薪,這交易金額真的不低。
你想賺更多,慢慢下注就會愈下愈高,這是經年累月的結果。其實個人買股還是有看基本面的,不是亂買。有賺有賠,還算是盈大於虧。也是打著如意算盤,有獲利繼續加碼下注,希望有 "複利效果",比買 "定存股"好賺。(我說得是 比 "定存股" 好賺,不是說比定存好賺)
買賣規模增大,心就會浮動,就會盯盤,因為一虧大沒賣就會把原來獲利全吃掉,不盯不行。到停損點就會出掉,然後找其他股看有沒有機會翻本 (賭徒性格慢慢浮現),在股市好時,這沒什麼,就算賺不到大錢,也有小錢,不至於虧。但碰上全面崩盤時,就真的換什麼,虧什麼,還可能出不掉,終致一敗塗地。
這是我不覺得,"把買房錢轉投資到股市好賺" 這句話是正確的原因,因為沒考慮人的貪婪性。股市在風口上時,只要不要亂買,至少有看基本面的,應該是會賺的。但人性不會知足,每個人都一樣,人的貪婪性真的不要隨意試探。被梭哈一次賠到脫褲都有可能。
像什麼買台積電保證不後悔什麼的,我無法鐵口說以後會跌或說不建議。但我知道,如果有人累積個買房自備款都大呼小叫說吃不消,那他花 50 幾萬去買一張台 GG,到時股價震盪起來,保證每天盯盤叮到吃不下,睡不著,賺也煩惱,賠更煩惱。人何必自虐成這樣。
我也沒叫人任意買房,我雖看多,但買房的門檻高,底不厚的人別亂入。亂入也是會像融資斷頭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