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30年後台灣人口將低於兩千萬


a28956215 wrote:
真好,還再想說少子...



在台灣賺錢拿到其他國家是真的越來越難用了.連在我們覺得較落後的東南亞都越來越難用.台灣的經濟實力是真原地踏步多年了.
當別人經濟都在進步就算你不退步,只是在原地,一樣會慢慢處於劣勢.
a28956215 wrote:
真好,還再想說少子化...(恕刪)

沒有外勞時的台灣房地產會如何?

人口負成長 wrote:
沒有外勞時的台灣房...(恕刪)

承如貴言
屆時救一個中產階級 依舊是中產
然 救一個窮人 也依舊是窮人
君以為 大有為的政府會如何做選擇

--------------------
該做啥 做啥去吧 不用替有產階級的人擔心
少子化後剩下的人口要背勞保健保跟稅收想想也是可怕,台灣這邊資金的投資報酬率一定會被稅收扣去不少,不然這麼巨大的資金缺口😓😓,而且勞保除了減少將來退休的人可請領的金額,再來就沒動作了,已經退休的還是爽領,而且前幾天又要幫他們(加薪)(加薪)(加薪),以後勞保費不知道要漲多高,勞保的坑不知道會多大,現在還是努力存錢匯到國外比較保險。
要想的是三十年後最有錢的是那個年代的人?
45年級的應該都陣亡了.而67年級的人
這批現今已達小富的中年人
不用三十年後,現在大都有房跟有錢了
一路累積到三十年後...到底是誰在養誰啊?
要看消費狀況了,稅金來源內銷的各種稅,也要當時的老人願意國內消費啊,不然跟生產企業抽其實還是搶工作人口的所得啊,還有到時的健保,反正國外有一年600的免稅額,看看誰乖誰繳稅了😏😏
,這門檻我應該是勾不到的,也就板上哪些被動千萬點的股神了😏😏,台灣的GDP佔比好像有偏移到金融資產,假如這樣就真的是老人養台灣了??
早點面對現實吧
看看45歲以下的人口走勢
能接刀的人正在減少
更好笑的是說少子化要30年後才發酵的
原來每個人都是30歲以前住家裡30歲以後直接買房的
中間租屋階段直接省略
回過頭來說一般租房年齡大約在20~30歲
所以未來10年就是看現在10~20歲的人口走勢
那麼大的一個斷層看不到?
人口減少的趨勢早在103年就開始啟動
15~65歲人口減少的速度非常快
但65歲以上人口增加的速度更快

說個更現實一點的
10年內全國150幾所大學要倒掉50所以上
周圍的商圈跟租屋市場不會受到影響嗎?
這些倒閉大學周圍的倒店潮、租屋市場的賣壓不會擴散到全國各地嗎?
就讓我們抱著現金看好戲吧







有需要想買房就買房
管那麼多趨勢幹嘛
房子會跌價也很正常啊
折舊本來就是應該有的事
大家都知道買車子只會跌價
有需要的人就因此不買車了嗎?

重點是心理建設要做好
以後買房就只會是消費不會是投資
不期不待就沒有傷害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房價跟人口確實有關,但是跟需求的關聯性更大

人口增加的方法只有一個

但是需求是可以被創造的

EX:以前我覺得自己不需要智慧型手機,現在我不能沒有智慧型手機

房價或許會停止成長、會向下修正;但我覺得幅度有限

我10年前也是抱著現金等房價崩,2008的金榮海嘯過後

景氣一度低迷,當時各種看壞

但房價(高雄),卻沒跌多少,當時跟著朋友去談

價格還真談不下來

而現在.....回過頭去看,馬的,我朋友買超便宜

當然,當時我沒非買房不可的需求,而現在有

只能說,有需求的時候,就挑個好地點進場吧!!!

如果你有自住需求,房價的漲跌也只是紙上盈虧而已,根本沒意義
這句話有很大的問題,以往說這句話的都是房仲等相關業者催入場。

有的人拿房地產抵押做生意,若房產大跌怎麼會沒影響,你還得捕錢啊!
好不容易存到錢可以衝1500萬,結果過三、五年變成1200萬甚至1000萬,請問這300萬對他來說可能要存7.8年,試問人生有幾個黃金賺錢年紀的7.8年可用?如果晚三年來買是不是可以賺到那7年的儲蓄投資或提升自己?
房子和土地不是拿來炒作的,當人口重度老化或減少,這個到處都有便利商店和平價美食的地方會完蛋。
從古至今,一個國家要強盛就是要有足夠的青壯年和消費力,然後有健康的身心靈並發揮在怎麼提升國家社會層次而非炒作上或錯誤的制度上。

套句柯文哲說的:東區會沒落,除了房價房租高漲,也包含了人口消費力無法撐起那麼多個商圈。
然後這些既得利益者不斷高喊市長救救東區,可是卻沒想過是自己用高房價高房租把它搞爛的。
推卸責任以及成為加害者的一群卻高喊無罪,慫恿大家一起上?
君以為人口不斷減少的過程,對這些既得利益者真的沒差?

當許多國家都專注在怎麼突破創新往前走,台灣卻專注在炒房炒樓還希望引進入資繼續炒作。
這種左手過右手的泡沫,最後在這片土地能夠存活嗎?
蝗蟲來了,接著蝗蟲去了,當初跟風卻走不掉的人,自食其果。

似乎像是台灣的政治,我們只能挑一個比較不爛的,但卻沒發現一大群人在比爛,明知道怎麼樣好,但大多數人選擇了輕鬆的那一邊(繼續爛)或是不斷的風涼話、酸酸、戰戰。

有空建議您看看 鐘點戰
錯誤的制度和少數人集權/錢的狀態,會讓大多數人被奴役失去鬥志和方向,一則選擇被奴役或逃避,一則群起反抗推翻制度。
然而華人擅長的是奴性和一窩蜂的跟風。
跟酒駕這件事一樣,已經爛了幾十年,現在終於要稍微改一點法,還是一堆人跳出來阻擋說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論。
為什麼?因為他自己和他那群親友樁腳們愛喝啊!
所以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希望房價跌,還拼命股催加碼進場。

請參考:
房價比台灣低,德國人為何不買房?
德國人不炒作房地產,專注在創新研發與工藝上,強盛到可以領導整個歐盟救許多國家。
反觀華人(尤其是對岸)炒作房地產,看是經濟復甦,卻一肚子爛帳承受不起房地產打回原形。


洪茶米 wrote:
如果你有自住需求,房價的漲跌也只是紙上盈虧而已,根本沒意義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