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房子一直蓋,又一直少子化,怎房價掉很慢


asdf3164 wrote:
如題每天的每天,房...(恕刪)


因為持有成本很低,而且那些地主不缺錢

所以不需要急著賣
台灣房子自有率高達81% (政府資料)

沒房子在台灣算是稀有動物

誰會跟你一起革命?萬人響應 2人到場?

人生的選項不是一定要買房

租屋也行...


2227995 wrote:
台灣房子自有率高達81...(恕刪)


事實擺在眼前就是剩下得19%在哀哀叫.......在怎麼跌也輪不到這些人....因為他們永遠都覺得貴
東don wrote:
事實擺在眼前就是剩...(恕刪)

→ → → 第一次約會付帳就裝忙 男生傳LINE:謝謝妳請客





描述當時兩人已經吃完飯,準備結帳離開

男生拖拉,穿外套、戴口罩、看手機

以至她(閨蜜)自己拿著帳單去結了帳

男生後來傳Line:謝謝你請客

請問你們覺得這樣可以嗎?


難怪會少子化.......
asdf3164 wrote:
如題每天的每天,房子...(恕刪)

其實道理很簡單,雖然每年一直再蓋新房,但每年有“更多倍數”的房子變成老房,這些人需要換新房呀…
看事情只看一面(新房增加數),而沒看另一面(需換房/買房人口增加數),會看不清真相的
中古屋的價格隨屋齡上漲, 每年都有在掉喔!

至於新成屋跟預售屋, 我們來看數據, 不要憑感覺

106年, 台北市住宅總數892770戶, 低度使用60098戶, 新成屋使照核發4951戶

4951/892770 = 0.55%

假設我們剔除低度使用戶數(可能因為置產出國房屋閒置不用), 並假設每17戶就有一戶想換房子. (17是我硬湊的)

4951/[(892770-60098)/17] = 10.1%

105年家庭收支調查, 前20%加戶所得的平均收入是3,294,256 (五等分制下最高組)
http://w2.dbas.taipei.gov.tw/book/family/2016.pdf

因為建商"蓋太少", 所以家戶所得有個250萬以上, 你才有在台北買新房的入門
(我也很希望他們瘋狂加蓋到崩盤啦)

參考一下6都
|||||||| 總戶數 ||||| 閒置戶數 ||| 使照核發 ||| 更新率 || 17倍後買新屋門檻
新北市 1,574,771 ||| 120,493 |||| 21,625 ||||| 1.49% ||||| 25.3%
臺北市 892,770 ||||| 60,098 ||||| 4,951 |||||| 0.59% ||||| 10.1%
桃園市 815,979 ||||| 88,922 ||||| 11,505 ||||| 1.58% ||||| 26.9%
臺中市 1,006,385 ||| 97,203 ||||| 12,173 ||||| 1.34% ||||| 22.8%
臺南市 676,423 ||||| 68,840 ||||| 8,469 |||||| 1.39% ||||| 23.7%
高雄市 1,042,652 ||| 109,826 |||| 6,871 |||||| 0.74% ||||| 12.5%

看起來新北40%-50%收入的人都可以買得起新房, 相較北市友善很多. 合理懷疑, 高雄房價應該快發大財了...

2227995 wrote:
台灣房子自有率高達81...(恕刪)


你知不知道政府所用的房屋自有率是怎麼算的?

假設你和你弟弟住在父親的房子,那麼你和你弟弟都算在自有房屋的那一邊,你知道嗎?

這個算法根本無法反應成年人想要擁有自己房子的需求。

真實世界中,成年人名下有房的比例低得多,多的是想搬出父母家自力的人,因此想要房價的跌的人很多。

空屋多 但是持有率更多 不見得都會便宜賣阿

因為入手時更便宜 還可以等人接手 或租屋

看看建商多少房子沒賣掉 就知道持有房子是有多便宜的事情了


真的要賣的  好物件只是還沒降就被炒走了

你賣我貴一點 我也賣你貴一點囉
真左維 wrote:
中古屋的價格隨屋齡...(恕刪)


每次看到真左維大大的想法

都要豎起大拇指稱讚

實在領先我們太多了

感謝您,受益良多!
真左維 wrote:
中古屋的價格隨屋齡...(恕刪)

台灣房屋持有成本那麼低 不像國外用實價計稅1~2%
外加空屋稅屯屋稅15% 成本過高 無利可圖就會急售

台灣目前持有成本低 頂多緩跌而已
不會一次下降太多的 反應也不會那麼快地說...

只是新年新生兒數18.1萬
或許18年後 還就讀台灣的大學生約剩15萬
租屋市場萎縮 買屋交易量也會最新低了吧~~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