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房價不倒,台灣不會好


njp3ej03 wrote:
哪來課我稅金是不公不義呢...(恕刪)


我回的是abc老大, 不是你哦.

動不動就要削富人凱子, 但是富人並不笨, 玩過頭他們就跑了, 順便把工作機會帶走, 剩下的只有失業率, 民粹主義者不會告訴你這點.
看來有錢人真的是賺錢智商比較高,而沒錢的階級永遠在無間道輪迴


有錢人每天都在動腦,省錢賺錢一把罩,沒錢的階級被怨念纏身,什麼都聽不進去。


這不是年不年輕人的問題,像去墾丁度假,沒錢的根本也沒去過硬死抵制,結果有錢人搶著去撈便宜。墾丁凱撒春節滿房就是一個例子。


墾丁凱撒春節雙人房一間1萬三,小孩還可以加床,四個晚上5萬二(誰住四個晚上?)還有一泊二食法國餐,免費參加活動。春節期間北海道一個人團費就六萬多,12歲小孩也沒優惠,一家三個人就20萬。誰是盤子


房市也是如此。神來也救不了這個族群

njp3ej03 wrote:
抱怨文,不喜誤入。

看了多房子的介紹,有挺喜歡的,但價格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那種價格是要用一輩子的壓力去換來的

那麼下一代呢?還要繼續被壓榨嗎?

這個社會的進步是大家一起努力出來的

但是為什麼要被少數人剝脫呢?...(恕刪)


同意樓主的話,社會不應剝奪年輕人的資源(雖然小弟我有N間房子.)
過年期間跟外甥女聊天,一直抱怨房價太貴
外甥女是台大商學院的,準備到歐洲某國當交換學生.以他的能力,連台北市外圍(桃園)都未來買不起,一般人怎麼辦??
社會的資源都跑到不事生產的老賊,這社會是永遠不會進步的.
至於小弟我有N間房子.是因工作地點在哪兒,就買在哪兒.有時候小孩子會回到老屋找當年朋友,小時候的朋友是最好的朋友.就沒賣了.不是炒房...



lucc543 wrote:
看來有錢人真的是賺錢智商比較高,而沒錢的階級永遠在無間道輪迴
有錢人每天都在動腦,省錢賺錢一把罩,沒錢的階級被怨念纏身,什麼都聽不進去。
這不是年不年輕人的問題,像去墾丁度假,沒錢的根本也沒去過硬死抵制,結果有錢人搶著去撈便宜。墾丁凱撒春節滿房就是一個例子。
墾丁凱撒春節雙人房一間1萬三,小孩還可以加床,四個晚上5萬二(誰住四個晚上?)還有一泊二食法國餐,免費參加活動。春節期間北海道一個人團費就六萬多,12歲小孩也沒優惠,一家三個人就20萬。誰是盤子
房市也是如此。神來也救不了這個族群

十多年前有這麼一說,
有個人在聖地牙哥的酒館無意中罵了有錢人,酒保馬上善意提醒:"這裡只要口袋有200元,誰都認為自己是有錢人,你最好不要被聽到,會被扁慘。

台灣應該沒那麼嚴重,不過可能口袋有150萬自備款,買了房子之後也都自認為有錢人?
常常在01上聽人說:你們根本不知道有錢人怎麼想,有錢人怎麼做。

到底在台灣是多少錢可以當有錢人?又多少錢可以自認為有錢人?提出『有錢人思維』的人自己到底多有錢?
可以說一下讓我這個窮人知道嗎? 謝謝!

happywork01 wrote:
十多年前有這麼一說...(恕刪)


在房產板就用房產銷售的角度來看. 在銷售中心, 代銷一般都會先以薪資族與自營商做基本區隔. 比如: 這個社區都是哪個區域的自營商再買的之類的, 試探來賞屋者是否自己或父母是自營商. 畢竟, 另一種繼承土地來的有錢人, 地緣性強, 在當地有管道, 也比較不會跑進一個不熟的區域購買. "我是覺得是否是自營商是個是否有錢的基本指標," 薪資所得由於每分錢都要繳稅, 所以年收入扣稅扣補充保費後, 實領增加幅度幾乎都是對折. 自營商比較有辦法藏富.
njp3ej03 wrote:
受薪階級都要繳稅阿,...(恕刪)

您真的知道稅收結構嗎?
如果只是繳第一級級距的稅,根本連自己的社會福利支出都無法承擔,簡單來說,是用國家力量的資源再分配去養沒有繳稅跟低稅賦的族群。
批評只要一張嘴打嘴砲,脫離台灣的社會福利政策還能用嘴砲支撐下去嗎?
不要老是選擇性接受對自己有利的言論,網路資源這麼多,台灣稅收結構就不會查?光是查閱世代剝奪論跟階級鬥爭?
對啊,我每年繳的稅遠遠高於一大半人,這才是所謂的正義有能理的人要多繳些,跟虛假的居住正義(公平吧被誤用了)比起來這有力多了,常看到有人會說繳稅就怎樣的,根本是一堆基層沒繳多少啊,根本一公務員薪資一個月都不夠,還一直說嘴真以為自己什麼東西?算啥爺們?至於居住憲法保障任何人都有居住權(這是正義),可以想住哪住哪,但是沒人說一定要讓你買的起(想一切公平?養你比較快)。買不起的與不想花多點錢買的,請去你買的起的縣市。

abc003 wrote:
當然是肯花比較高給政府繳房租的有錢人 讓住帝寶的一個月要繳幾百萬房租給政府

政府再拿富人租金來當作無條件基本收入的財源 作為社會性轉移支付...(恕刪)



政府官員也是參與其中的莊家,拿石頭砸自己人??? 還是砸自己的腳???
happywork01 wrote:

十多年前有這麼一說...(恕刪)

我剛剛還在問有沒有人要揪團去西班牙,立刻有人說要,她是我姪女,我都還要上網比價等旅展早鳥優惠。她好像比我還有錢


自備款150萬,不要懷疑,這比我還有錢。最重要是要有固定收入,加上理財有方法,有人說他是有錢人結果幾千萬都給兒女敗光,有人說是窮人,結果某天中樂透一夜致富。這些都不算有錢人,根本不用討論什麼人才是有錢人。


有錢的人是財富未來會不斷持續增加的人,不管他現在存款多少。
總計 關稅 營利事業所得稅 綜合所得稅 營業稅 土地稅小計 房屋稅
106年度 2,251,246,001 114,956,843 503,312,206 483,099,840 384,978,061 188,638,208 076,723,547


http://web02.mof.gov.tw/njswww/WebProxy.aspx?sys=100&funid=defjspf2

以下是十年前的統計, 近兩任總統的稅改, 6%以下的戶數又上升囉

四、96 年適用稅率 40%之納稅戶數不到 1%,但繳納 43.9%之綜所
稅,較 88 年高出 11 個百分點。
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中,不用繳稅(即適用 0%稅率者)和適用
6%稅率者之戶數合計占七成二,其所繳納稅額只占百分之七,顯示
大多數所得較低者,實際負擔的稅也較低;至於少數高所得者(即適
用 40%稅率者),戶數雖只占百分之零點九,其繳納的稅所占比重達
43.9%(88 年為 32.9%),顯示高所得者負擔較高的稅負。
如與 88 年比較,96 年適用 40%之繳納戶納稅金額增達 1 倍最為
顯著,而適用稅率較低者,應納稅額成長幅度有限,不及一成。

http://www.mof.gov.tw/public/Attachment/151013561028.pdf

78%的人繳8.41%的綜所稅, 所得級距在12%的人(13.76 vs 12.91), 可以說自己繳的稅剛好用在自己身上.

檢視 2012 年綜所稅統計
資料(見表 1),該年度向政府申報綜合所
得稅者有 597 萬 1,432 戶,合計申報各類
所得總額高達 5 兆 3,843 億餘元,總應納
稅額為 3,118 億 8,407 萬元。其中淨所得超
過 423 萬元以上,即適用當時最高稅率
40%的總數有 43,870 戶,占總納稅單位(註
1)的 0.74%,但應納稅額則占全體比重達
47.27%

https://www.sfaa.gov.tw/SFAA/File/Attach/5167/File_167101.pdf

主要稅目中, 營業稅是直接轉嫁消費者身上, 由廣大消費者負擔, 其他多是富人稅. 但中華民國政府長期平抑物價, 打死不漲營業稅. 感恩政府.

至於社會發展的貢獻, 很明顯是由少數人貢獻. 台積張董幾年前就說了, "創新"只會加大貧富差距. 另一方面, 社會除了發展還需要整體持續運作(創新商品也需要人來消費對吧), 所以廣大群眾應該在社會財富創造後, 有基本分成部分, 這也是在吵基本收入的理論基礎.

ps. 沒想到土地稅這麼多耶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