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2018房價再飆升 買屋更難了(不買以後千萬不要哭)

顏炳立看待2024年房市預售市場走勢,顏炳立認為,會「重行銷,變產品,低門檻,拚去化,保金流」,房市銷售受創,預期「量價背離」的成交量縮現象,會持續到今年底,不會改變。他說,若是再升息,加上囤房稅2.0上路,市場可能將出現拋貨潮,房價才會鬆動,且如果建商資金周轉不靈,市場會「價崩」,房市處於風險增加中。且2024年房市買氣只剩「地段、環境、可及性」好的產品,房市政策若沒改變,則未來房市沒有上漲的動能,只剩自用買盤,價難再漲。

好想打搶他,不行。一定要忍住。
(2018-2028可是黃金十年漲幅)。
sunnight123 wrote:
若是再升息,加上囤房稅2.0上路,市場可能將出現拋貨潮,房價才會鬆動,且如果建商資金周轉不靈,市場會「價崩」,房市處於風險增加中。


重點是

CPI
超過升息標準
幾次了

央行還是不升息

這時候又不適用市場機制了
登卡普

高房價就是北漂族造成的,只要把北漂族通通送回老家吃自己,房價自然就會合理化。[100分]

2024-03-18 12:04
致敬當時有一起買房的版友,大家過的好嗎?
(我明年準備退休專職當包租公了),到處旅遊了。
lycer wrote:
重點是

CPI
超過升息標準
幾次了

央行還是不升息

這時候又不適用市場機制了



幾次 ?看雞腿飯還是雞脖子飯 ?

物價,CPI 是市場機制的指標,但利率調整卻是干預手段。
把移轉棟數打到20萬以下,房價才有下修的可能。
去年上半年是因爲青安政策熱起來,下半年啟動打房才開始冷卻。

今年政府如果沒有什麼大政策,房價大概也不會下修太多。搞什麼大罷免到8月,也沒空理房市吧。
我很好奇,當時,我說的是2016-2018的房地產版友。看到我的文章最後還是選擇相信少子化,2025直奔一折,相信政府可以爲民服務,鬥垮建商財團銀行。不買的,有嗎?還是大家都上車🚌了?
現在還在版上喊要房價下跌的就是沒上車的人
還真的救不了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