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666 wrote:
試想一下,某人買了一間房,每個月繳房貸+持有稅=3萬,剛好繳得起。
後來持有稅上升,變成每個月繳4萬,繳不起了,只好出售,
那接手的人也必須要繳得起每個月繳4萬(就算房屋降價賣,也要繳個3.5萬吧),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提高持有稅後,可以讓一般人更買得起房?
請問觀點和邏輯在哪?
larrytyan wrote:
請問:大概市價大概多少錢的房子?? 持有稅一年要12萬,
樓主批評別人的開樓文章不遺餘力,但自己的開樓文的舉例邏輯在哪?
能買,持有稅一年最少要12萬多的房子的人,一個月貸款只繳不到3萬?還「剛好繳得起」。
一個剛好繳得起房貸3萬元的,可以買持有稅一年最少要12萬多的房子?
樓主可否批評一下自己的開樓文?
這就是我常說的,千萬不要把別人的文章拿來當房地產的參考,若要參考請別找一些無腦文。
phd2015 wrote:
樓主批評別人的開樓...(恕刪)
對呀 他別人的文章 內容 只要不合心意就批評了
有些甚至連內容都不看 結果自己舉的例超爛
說月薪3萬的會去買需要繳持有稅12萬的房子... 他知道帝寶上億 之前持有稅好像還繳不到12萬嗎
月薪3萬 若是上億的房子 以利息2%本利比來還 每月就要負擔50萬了....
持有成本增加 本來就會反映在房價上面
而且 自有住宅的稅率很低
學國外 持有稅升到1% 空屋跟第3棟屯屋稅 各課15%下去
土增稅也學瑞士德國 課50%下去 把你獲利的可能性 盡量壓低
房價不跌才奇怪 你以為假如一棟房子非自住稅率繳到15%以上(自住僅千分之2~3)
會有人沒事去買多餘的房來炒房 貢獻給國家賺的嗎?
有這麼善心的人士 就直接捐贈給國家就好囉~~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