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朋友都在抱怨大學課業壓力大(這句話在台灣沒聽過),因為政府弄來太多印度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的資優生跟他們一起上課一起競爭,搞得本國人在校的時候要面對競爭,出了社會還要跟那些人競爭
是啦,新加坡的人才競爭力就是這樣起來的
同樣招數放在台灣人身上馬上就翻桌了,因為這樣會讓老百姓短期日子難過,而民粹精神就是只看短期得失也只看自身利益...
新加坡那套要放在台灣真的很難
勝華不過就是一個大起大落的例子之一,電子業類似例子很多,還記得光碟片大廠錸德等人嗎? 15年前他們的氣勢才驚人,只是產品錯了就是這樣子....類似的例子很多,說是自身競爭力也好,說是大環境改變也好,說是策略問題也好,快速變動的產業本來就是充滿風險....
不怕產業倒,只怕沒有新產業出來賺外匯....現在就是好例子
吉巴米 wrote:
怎麼直接跳過老馬?...(恕刪)
老馬!?
每個人眼中老馬評價差很大,而且他被媒體抹得很黑,很多人印象很差,所以我不太想提...
在我眼中,老馬都幹對的事!有興趣去看看六港一空的硬體建設,都搞得差不多了!只剩軟體─法案通過..如果不是政黨惡鬥,都讓他順利早日通過,633真的會實踐...
但現實面是六港一空所有相關法案全都被立法院卡住,無法開始對外招商,所以他才認為金平是絆腳石...不過老馬搬石手法實在是讓人搖頭,一點都沒有政治人物該有的腹黑....
他在任失業率也實質下降,國民辦信用卡數量與卡債都下降,貿易量也都有提升,該要提升經濟用的策略與硬體建設一應俱全,但是在一些稅制改革太過躁進,而且深深覺得他還是不要開口比較好....每次開口我也很想踢過去...不會講話也不會閉閉金口,死好...

反正他下任了,以後台灣會給他真實歷史定位的,現在都被媒體抹黑淹沒中,跟頂新一樣:不準....
PS.我看新聞都會很小心過濾媒體評價,都只看有哪些事證,以及實質做哪些事的...
我只看事實,喜歡自己判斷,從不聽媒體加的情緒、引導與研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