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金過多無去路,游資氾濫,是造成房價攀升的主要原因。
2008年時社會的存款約為28兆,銀行放款金額約18兆,也就表示有10兆資金無出路,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然要進行降息等相關措施促進上場資金流動。但也正因為如此,資金僅能朝向高獲利的方向流去,房市就是最好的去向,房價當然高漲。
用簡單的說法,有錢人錢太多不知道要幹嘛,買房子囉。
而現在打壓房價,當然也有優缺點,缺點如銀行授信緊縮造成市場需求降低;優點如降低貧富差距。
若以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台灣在資金控管尚稱完整,但在創造市場需求與投資導向,卻遲遲無方向。沒有好的投資(企業),沒有好的市場需求(消費),爛頭寸依然過高,房價快速下跌不見得是好處,反而會引導資金外流。
房價的調整不是單一問題,而是整體政策與創造投資與需求,讓民眾的平均收入增加,且有更好的投資方向。若只是單單打房,持有房屋的人「居高思危」,買房的人「延遲入場」,房市崩盤遲早出現,造成經濟緊縮減反而更是問題。別跟隨日本的後塵。
以上是小弟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altubers wrote:
當發生消費排擠效應...(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