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奇怪!!
我家附近也有這種鄰居,哈~

Dent wrote:
“貧賤夫妻百事哀"!
這句話基本上沒錯,也有很多例子.
我今年快50歲了,對房地產不看多也不看空,
看了幾次循環,反正漲多就會跌,跌多就會漲,關於多空,是超出我個人能力範圍的,
能說的只有親眼見過的例子.
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的時候,我印象很深刻,那時候我跟幾個朋友也參加了,站在
當時忠孝sogo對面,笑着說,再漲啊,最好有種漲到每瓶一百萬啊!哈哈!
後來房價果然從當時忠孝東路約40萬一坪跌到30出頭萬一坪,然後現在一坪多少,
我想大家都知道了.
那時候正是各式基金投資管道剛進入台灣的時候,利率又高,房貸8~10%是很平常
的,所以那時候很多高學歷高收入的也認為買房是不合理的投資行為,即使月入超過
10萬的,也很多不願意買房,把資金拿去做其他投資,後來房價果然跌了,以台北來說,
約2~3成,其他地區很多腰斬的,於是大家更不願意買房了,都在跌了,急甚麼?
經過20幾年,現在回頭檢視,當時買房的,剛開始幾年真的很辛苦,不敢吃大餐,買好車,
出國,...生活品質差同樣收入,但不買房的很多,尤其房價還在跌.
過了約5~7年,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不知為何,買房的那些,薪水都高過不買房的了,而且
慢慢得有些已經貸款快還完了,利率也慢慢往下走,買房的愈來愈輕鬆,生活品質慢慢
趕上不買房的,甚至還超過,因為收入愈來愈好,職位愈來愈高,不買房的,經過幾次金融
震盪,股市洗盤,全身而退的不多,生活品質不但開始輸給當初買房的,而且很多到現在
孩子都成家了,還是三代無房.
人生很多事情是不能用數學來算的,身上有幾百萬現金跟幾百萬房貸的人,花錢的方式
絕對不一樣,想多賺錢往上的企圖心也絕對不一樣,當然也有些當時買房的後來繳不起
被法拍的,但是比例遠遠低於本來可以買房後來沈沒于金融股市巨浪的,所以買不買房,
自己對人性地掌握度如何,投資的智商如何,綜合判斷以後,才會得到真正的答案,未來
房價會漲會跌,現在是高是低,通通超出我個人能力範圍,我只是把看到的分享出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