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二次屋奴」將誕生?建商擬轉嫁房地合一成本

365日久見人心 wrote:
成交不多.....看看請笑納...哈哈

http://tradeinfo.sinyi.com.tw/trade.html?a1=106

成交走勢.....看看請笑納...哈哈
sunhm wrote:
http://tra...(恕刪)


http://tradeinfo.sinyi.com.tw/trade.html?a1=104

成交走勢請笑納.
該漲的還是要漲.打房照漲.



365日久見人心 wrote:
http://tra...(恕刪)


2015/2/12前房市因為房地合一稅改尚未明朗而受到影響。應追蹤這個時間點後的相關量、價變化會較客觀。
365日久見人心 wrote:
該漲的還是要漲

月份, 成交量, 成交單價
12月, 419件, 61.9萬
1月, 209件, 61.8萬
2月, 184件, 62.3萬
3月, 286件, 63.35萬
4月, 309件, 65.4萬
5月, 223件, 64.9萬
6月, 225件, 60萬
7月, 242件, 63.1萬
8月, 206件, 64.25萬
9月, 188件, 63.25萬
10月, 187件, 61萬
11月, 157件, 69.2萬
sunhm wrote:
月份, 成交量, 成...(恕刪)




打了一年房...
漲了1年....
62漲到69
漲10%多有了...

還有157件..這是台北重災區..真不簡單.

12月台北市還成交3055棟.

哈哈....

-------------------------------------------------------
http://www.twhg.com.tw/newsarticle.php?ojb=33400

2015-2-12
經濟日報/陳美玲

北市土地再現大買家,據北市實價登錄網最新公布資訊,「印尼紡織大王」台商宋良浩孫子宋大江,去年9月砸10.1億元買下北市中山區國賓飯店後方巷弄內187坪土地,扣除建照費用,每坪成交單價533萬元,創去年北市土地交易第三高。
  
   身價300億元的印尼紡織大王、家和紡織創辦人宋良浩,2009年以鮭魚返鄉的台商身分回台投資不動產,高齡82歲的他四年前將台灣房地產事業交由其孫子宋大江負責,並成立「HKI虹光國際」專營台灣不動產事業。
  
   宋家除了收購商辦、店面等物件外,二年前更跨足不動產開發,2013年在北市和平西路二段推出「虹光荷里居」,施工團隊重金聘請日本JDC國土開發團隊打造,顯示宋大江欲打造出品牌代表作的決心。
  
   去年9月宋大江以英屬維京群島虹光國際資產管理名義,砸10.1億元、從聚遠建設手中買下北市中山段三小段301~330地號(中山北路二段65巷7號)187.25坪土地,創去年北市土地交易總價第三高。
  
   台灣房屋智庫市場經理劉志雄表示,去年北市土地交易呈疲軟狀態,買方願意出高價,顯示相當看好當地未來發展。
  
   此塊土地是附帶建照,未來勢必開發推案,以買家取得土地及建築成本估算,未來每坪推案價百萬元以上才有獲利空間。
--------------------------------------------------------------------
http://www.sinyi.com.tw/knowledge/newsCt.php/5288/1


12月移轉「北、桃」月增逾3成
「雙北」去年移轉23年新低

北市、新北市、桃園與台南公布去年12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其中年底前出現一小波的移轉高峰,北市12月移轉棟數為3055棟,月增33.6%,升格後的桃園市則為4533棟月增37.4%,新北市為5547棟,月增約25%,台南則增加約23.5%,若統計全年移轉資料則可發現,北市今年交易相當低迷,2014年移轉僅剩下3.2萬棟,寫下近23年以來的新低量,新北市2014年約6萬棟的移轉量,也是近23年以來的新低。


北市2014年12月,移轉量較前月增加約三分之一,


新北市、桃園與台南市12月的移轉都有明顯增加。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年底通常有成家購屋買氣,加上近年公告土地現值年年大漲,也讓年前趕過戶與交屋潮特別明顯,今年雖然成屋市場交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表現一般,年前交易並未特別暢旺,但11月基期太低,因而台北與桃園單月的移轉量月增逾3成。

北市2014年全年度的買賣移轉棟數為3萬2023棟,是內政部統計處公布自1992年以來的新低量,對比2004年~2010年北市每年都有6萬棟以上的移轉量,今年北市的交易量僅有高峰時的一半,曾敬德表示,針對性的政策與高房價的門檻,是北市房市交易量大幅量縮的原因。

新北市2014年的移轉量為6萬0416棟,同樣是1992年統計以來的新低量,顯見新北市同樣受到外在政策干擾,加上房價漲高等因素,民眾購屋態度趨於觀望,交易量相對低迷。

已經升格的桃園市,去年全年移轉量為4.37萬棟,交易量高於台北市,雖然桃園2014年買賣移轉量較2013年減少約14%,但仍比2009年當時還要高,顯見桃園雖然房市也受到政策影響,但因為房價水準門檻相對較低,加上有許多重大建設題材支撐,房市仍可維持一定的買氣。

目前全國前11月的買賣移轉棟數為29萬棟,以目前公布的幾大都會區域,單月移轉量都月增2~3成的狀況來看,全國移轉棟數有機會挑戰32萬棟,但全年的移轉量仍相當有機會出現2003年以來的新低量。
-------------------------------------------------------------

365日久見人心 wrote:
打了一年房...
漲了1年....
62漲到69
漲10%多有了...
還有157件..這是台北重災區..真不簡單.
12月台北市還成交3055棟.
哈哈....
-------------------------------------------------------
http://www.twhg.com.tw/newsarticle.php?ojb=33400
2015-2-12
經濟日報/陳美玲
北市土地再現大買家,據北市實價登錄網最新公布資訊,「印尼紡織大王」台商宋良浩孫子宋大江,去年9月砸10.1億元買下北市中山區國賓飯店後方巷弄內187坪土地,扣除建照費用,每坪成交單價533萬元,創去年北市土地交易第三高。
  
   身價300億元的印尼紡織大王、家和紡織創辦人宋良浩,2009年以鮭魚返鄉的台商身分回台投資不動產,高齡82歲的他四年前將台灣房地產事業交由其孫子宋大江負責,並成立「HKI虹光國際」專營台灣不動產事業。
  
   宋家除了收購商辦、店面等物件外,二年前更跨足不動產開發,2013年在北市和平西路二段推出「虹光荷里居」,施工團隊重金聘請日本JDC國土開發團隊打造,顯示宋大江欲打造出品牌代表作的決心。
  
   去年9月宋大江以英屬維京群島虹光國際資產管理名義,砸10.1億元、從聚遠建設手中買下北市中山段三小段301~330地號(中山北路二段65巷7號)187.25坪土地,創去年北市土地交易總價第三高。
  
   台灣房屋智庫市場經理劉志雄表示,去年北市土地交易呈疲軟狀態,買方願意出高價,顯示相當看好當地未來發展。
  
   此塊土地是附帶建照,未來勢必開發推案,以買家取得土地及建築成本估算,未來每坪推案價百萬元以上才有獲利空間。
--------------------------------------------------------------------
http://www.sinyi.com.tw/knowledge/newsCt.php/5288/1
12月移轉「北、桃」月增逾3成
「雙北」去年移轉23年新低
北市、新北市、桃園與台南公布去年12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其中年底前出現一小波的移轉高峰,北市12月移轉棟數為3055棟,月增33.6%,升格後的桃園市則為4533棟月增37.4%,新北市為5547棟,月增約25%,台南則增加約23.5%,若統計全年移轉資料則可發現,北市今年交易相當低迷,2014年移轉僅剩下3.2萬棟,寫下近23年以來的新低量,新北市2014年約6萬棟的移轉量,也是近23年以來的新低。
北市2014年12月,移轉量較前月增加約三分之一,
新北市、桃園與台南市12月的移轉都有明顯增加。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年底通常有成家購屋買氣,加上近年公告土地現值年年大漲,也讓年前趕過戶與交屋潮特別明顯,今年雖然成屋市場交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表現一般,年前交易並未特別暢旺,但11月基期太低,因而台北與桃園單月的移轉量月增逾3成。
北市2014年全年度的買賣移轉棟數為3萬2023棟,是內政部統計處公布自1992年以來的新低量,對比2004年~2010年北市每年都有6萬棟以上的移轉量,今年北市的交易量僅有高峰時的一半,曾敬德表示,針對性的政策與高房價的門檻,是北市房市交易量大幅量縮的原因。
新北市2014年的移轉量為6萬0416棟,同樣是1992年統計以來的新低量,顯見新北市同樣受到外在政策干擾,加上房價漲高等因素,民眾購屋態度趨於觀望,交易量相對低迷。
已經升格的桃園市,去年全年移轉量為4.37萬棟,交易量高於台北市,雖然桃園2014年買賣移轉量較2013年減少約14%,但仍比2009年當時還要高,顯見桃園雖然房市也受到政策影響,但因為房價水準門檻相對較低,加上有許多重大建設題材支撐,房市仍可維持一定的買氣。
目前全國前11月的買賣移轉棟數為29萬棟,以目前公布的幾大都會區域,單月移轉量都月增2~3成的狀況來看,全國移轉棟數有機會挑戰32萬棟,但全年的移轉量仍相當有機會出現2003年以來的新低量。
-------------------------------------------------------------



挺可笑...
大財團買地買商辦賺的是長期穩定的收租報酬,
誰在跟妳炒作住宅用房地產?
即使台灣商辦店面報酬率也不是太優,
但隨便算報酬率都比住宅高好幾倍。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