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e1968 wrote:不能同意你更多了。我們把太多的資源用鋼筋水泥給埋葬掉。是甚麼樣的社會讓年輕人要用20年甚至更多的生命才能擁有安家的房子?一個世代30年,要用幾乎整個世代的青春投注在房地產上?我有一間自住的房子,貸款已付清。我寧願現在的房價和我當初買的一樣。讓這個世代的人們,只需要付出3~5年的勞力即可安家。房子是拿來安家樂居的,不是投資工具!台灣人什麼時候才會醒?(恕刪) davie1968 兄,您才是大格局,很高興台灣都有像你這樣的人
iem3000 wrote:同學啊,你知道你在...(恕刪) 你真的知道你在說什麼嗎?以科技業來說他們真正的資產不會是土地廠房,最有價值的質押品是機台設備土地廠房其實占資產比重很低,房地產大噴出也就是這三~四年的事,就算價值回到三年前對開工廠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當然如果一些不務正業的公司看房地產大漲,也把公司資產投入炒房那些被影響也是剛好而已,如果一家公司的資產只剩廠房土地那也可以關一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