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penguin wrote:
連日本、美國的房地產...(恕刪)
可是紐約中央公園邊的房子一直開天價說 新聞報過
倫敦的高級公寓 也超貴 新聞報過
日本高級公寓 看烏龍派出所聽說也是暴貴
這裡很多工程師 搞不清楚房價是甚麼
小弟試著用業界術語來說比較快明白 未來的房價應該是平均值下降 但標準差變大
最大值變大 但最小值也變小 M型化(這個小弟就不了解 常態是高斯分佈 M型化有數學的曲線嗎 請大大分享 一般製造上這等於異常 所以不懂很正常)
大概是這樣吧 所以非高斯曲線 對工程師來說這是不合理的曲線 而且害怕出現的狀態
(出現這樣的狀況代表 要加班寫報告 而且大家的觀念這根本是不該有的情況)
唉...題外話 為什麼工程師不懂得房價
因為台灣都是做代工 拼價格 一般工程師看到 人越來越少 土地相對變多 紅海取向 必須要降低成本
所以房子會跌
但是偏偏消費族群 又是M型化(小弟還是不知道 Excel 要怎麼分析M型 因為公司沒有教 小弟還是不會)
有錢的只喜歡貴的房子地點 偏偏這總地方地越來越少
很大片的土地很便宜 很稀有的很貴 但是研發上沒有這種事情 我們都致力於Cost down
所以工程師會認為 沒事買蛋黃區要幹嘛 那一定是炒作 不合常理 在大家的觀念裡 高標品 = 貴 = 非大量生產 = 供貨與製程不穩定 = 常常會缺料 = 用了會被約談 =很鳥
所以工程師對於高質量品與蛋黃區非常排斥是很正常的
又因為公司不搞高端產品 不斷的降成本 並提高CPK 下修公差 所以工程師很少接觸高端產品
或是稀有性等概念(稀有高性能的超標品 會導致製程上不穩定 數據不好看 所以下修規格 提高產速才是真理) 高質量品=CPK過高應降低生產水平或提升規格(這不可能吧)=工程師不夠用心 無Cost 概念
規格堪用=用心好工程師
害大家都不瞭解高質量的真正定義 一直無法了解為什麼要買蛋黃區 在公司那等於不用心
消費族群與各種房價的長期漲跌 都有 M型 與 複雜函數的特性 或特殊異常
通常產線出現這些狀況代表可憐的工程師有寫不完的改善報告
有誰下班後那麼閒 還分析 房價高價 漲跌 稀有性與品味的關係
還要畫魚骨圖分析 還8D勒
上班寫這個就很煩了 下班還分析 不可能
更別說研發新產品(真的新產品) 創造價值(工程師覺得這個是屁話 因為一扯到成本 此案終結)
但建商一直再搞這類事情
所以都是公司的錯 讓大家搞不清楚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