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新北市都更條件一問

有網友私信問我釘子戶解決方案,因此特地說明一下

我的解決方案在台北市大部分都不適用,主要是透過法律將釘子戶和同意戶分開

釘子戶控制大部分的住戶(因為要釘子戶同意),房子土地是我的結果被別人控制

沒有人會願意,當然你也可以反過來控制釘子戶的房子和土地,2 方對峙僵持不下

沒意義,釘子戶只是貪心,那要是能分開釘子戶和同意戶,釘子戶會非常擔心拿不

到好處,開始到處陳情,想辦法找麻煩,所以社區選出的主辦人若要使用我的方案

,壓力會非常的大,而且要上法院,我的解決方案和永春案很像,我不知道他的方法

也沒參考永春案,我的社區是建商來談合建,釘子戶姿態非常高且態度強硬,並且

為了要達到他的目的不擇手段,我非常反感並且痛恨這類人,釘子戶的問題若不突

破,過 5年 10年依然存在,無法解決,所以開始翻法條做功課,也順利找到解決方案

,但我查了地籍圖,台北市幾乎沒法適用我的方案,但還是認真找了 10 幾處可以適

用的社區


人生有很多條路可以選,每一條路都是未知數,賭注就是你的人生,你可能財運亨通

也可能是小職員,不管選哪條路風險要自己擔,我用我的解決方案和釘子戶對賭,釘

子戶選擇了這條路,必須要拿房子當賭注,要是輸了釘子戶的房價會下跌,甚至沒人

要,釘子戶贏了卻沒任何好處,我輸了一切回覆正常,房價當初是 1000萬現在還是

1000萬,要是我贏了,就多了一間新房,我頂多浪費時間卻沒任何賭注,這樣的對賭

不知能有幾次
simonni wrote:
有網友私信問我釘子戶...(恕刪)


你的方法應該是每個都更案都有纳入考量過了 !

我朋友他家就是有這種情形 ! 大略內容就是要把同意戶跟不同意戶區隔開 ~

就你說的這本身也需具備地形+地利之優勢才可行 ~ 並非每件案子都適用 !

例如在同一地段內要有同樣大小跟建造型態相同的老屋才能將不同意戶換到該區域 ~

基本上是可以達成不同意戶{家 不賣也不拆}的訴求 ! 也可讓同意戶如願都更 ~

如此一來皆大歡喜 ! 重點也是要由立法.修法來完成配套措施 ~

PS : 後來我朋友那邊的不同意戶反而撒嬌的說{麥安捏啦} ... 目的 {只不過要多分幾坪而已} !


素還真真真 wrote:
你的方法應該是每個都...(恕刪)


我的方法不在都更範圍內,也跟都更無任何關係,使用的法條也不是都更裡面的

但是可以跟都更合併使用需在都更前執行,我的解決方案的靈感是從文林苑來的

,我必須找到 不需要都更也能解決的方案(我們社區不適用都更),即然找到了解

決方案也會想看看台北市有哪些社區適用,上網查了地籍圖發現幾乎都不能用,

很沒成就感,不過我還是很仔細的找了 10 幾處可以適用的,只是不能保證一定

成功,還有其他因素如 1樓是店家,一家生活就靠那家店,把人家趕走,屋主會跟

你拼命,不會管你什麼法條,也可能還有其他沒考慮到的因素,這 10 幾處的社區

我只要挑幾處容易都更的,買他一間放著等都更,若社區住戶想都更我就提供方案

是可以賺不少,不過建商賺更多,想賺錢還是要有抗壓力才行

這 10 幾處的社區每個社區規模在 20億以上有的可能到 50億,我們社區約在 26-29億

之間,很可惜! 社區不適用都更只能等下次可以都更時才能在談,不過釘子戶就要倒楣了

釘子戶若是還敢跟我對賭,有非常大的機率會血本無歸,我不用下賭注釘子戶卻要拿房子

當賭注,這麼好康一定跟釘子戶賭
這樓讓我多增加了好多跟都更有關的事情
想請問一下各位專業的大大
若是一樓且有地下室 地下室是有權狀的
想請教一下地下室在都更的算法 會被打折嗎?
還是一樣以原使用總坪數算?
謝謝!!


garywu415 wrote:
小弟目前住家有建商在...(恕刪)


房子是版大的還是你父母的~~有貸款嗎?還有多久?
我必須說如果您最後是以"到最後也不得不答應"的前提下那您最好早點答應~越拖對您越不利
(除非你有打算寧死不都更的決心ex肉身擋怪手等等)
樓上有人說的好~都更是談出來的
含公設五十五坪加一車位大概就是一戶中坪數的
您看能不能說頂加補助不拿車位不要看能不能再貼個不要太多錢下換兩間小坪數(含公設三十多坪左右)低樓層鳥一點的單位(無景~對外窗少)有可能可以唷
他概二十五層又有那麼多地主戶不大可能都單一中大坪數

要不然就是請他們按新房世價(通常會被打八九折)跟你買回新房(我父親的房子都更就是這樣)
五十五坪四十萬打折後加補貼您該可拿兩千左右
時間還有~~到處去看還有沒有哪裡有頂加公寓可"租"
那比錢夠你們租一段時間了
我說難聽的~老人家總有一天會往生
到時我相信您手上應該還有一點錢可以當再購屋的頭款
或是再租房時可以物色有好對象就出手買也可以

現在重點是不要慌
以空間換取時間

ps我們應該是鄰居~我在花果山工作唷^^
WonderDragon wrote:
前面80樓的在講:

有個居民自力更新的 世和大樓

但是從世和大樓的例子你可以發現建築的成本就是四億,

銀行協助整合、設計和融資的成本大約還不到一億,

而且這些費用還已經包含銀行和營造商的合理利潤!...(恕刪)



其實政府真的應該積極的推動民眾自行更新,
只要找到設計師,營造廠,有銀行提供融資,就可以重建住戶的家了。不要透過建設公司。









其實政府真的應該積極的推動民眾自力造車,
只要找到技師,工廠,民眾花一些錢,就可以自行造車了。不要透過汽車公司。



其實政府真的應該積極的推動民眾自力XX,
只要找到有KNOW的人,生產單位,民眾花一些錢,就可以自行XX了。不要透過XX公司。


這方向絕對是正確的,一定要推展到民眾的食衣住行娛樂所有所有的產業。
擺脫一般民眾的被剝削。




=========
breeze01 wrote:
只要找到設計師,營造廠,有銀行提供融資,就可以重建住戶的家了。不要透過建設公司。


其實都更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怎麼蓋

是在於蓋之前原住戶間的利益分配問題

現在一棟RC構造20層樓的頂多2-3年就完工了

但是蓋之前的協調問題不是2-3就可以橋完的

有人一橋就是快10年,有人一橋橋到房都快垮了還在橋

一樓的說他一樓比較值錢,所以要比樓上的拿得多

頂樓的說他頂樓有加蓋,要比樓下的都拿得多

難是難在這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