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全球 N' 美國 貧富差距 圖表 ~~~~

事實的確是如此,這種現象(理論)也不是樓主發明的,樓主只是借版轉述而已,大家毋須炮他。
君不見,房價為何一直居高不下,因為不怕沒人買;你買不起,不代表別人買不起。
一堆人搶著買,建商再笨也不會降價的。所以別指望未來房價會下跌,因為那是不可能的~~

empirepenguin wrote:
財富高度集中在少數富豪,這些富豪要住一坪一億也沒差。想要靠炒房變富豪?時機已經過去了。

絕大部分人只買得起、也只需要平價房子,台北市最近實價登錄的房價,95%是在1500萬以下。.(恕刪)



是阿 所以我說 絕大多數的房子 都是屁
真正保值 只有少數的區 根少數的房子

這點無庸置疑 現在就是這樣了
事情如果像你說得這樣簡單,這都不會是問題....
如果你預測的這麼準,你還有時間來這裡發文嗎))))))))))))

吃太飽,90%的醫生建議多運動,10%醫生會回答你....就少吃點囉~~
empirepenguin wrote:
現在人口紅利最高峰, 除了食物,醫療保健跟雜項的漲幅比較明顯 ,其他各項過去十年平均年增率根本不到1% 就算加進食物,醫療保健跟雜項 平均年增率也不到2% ,根本就在通縮邊緣。2014年以後,人口紅利消失,可能進入通縮年代。
買炒最高、膨最多的房地產,對抗根本不存在的嚴重通膨,完全是騙局。


看表面數據可能還好啦,所以政府官員每次都在震驚為什麼民生消費量會降成這樣,因為他們就只看數據

真正有在買東西的主婦才知道東西到底貴了多少(例如洗碗精摻水...)

在這版的人可能不多主婦,那也很簡單,我們來回想之前吵很兇的零食包裝改變,最有名的代表例 - 孔雀捲心餅

借個圖


一盒從14個->10個,金錢的購買力一口氣少了30%,這數字不就剛好2011->2013房地產的漲幅?

你還相信2%嗎? 你以為現在台灣一堆毒食品哪來的?商人無所不偷去造成那2%的假象


然後昨天自身的案例,被不肖商人用甜桃冒充水蜜桃坑了一大筆

==
一段時間沒買孔雀捲心餅了,好像又變少了

借個圖


14->8...
少了43%購買力...

Pandion wrote:
這種社會結構不會是"穩態".
你放心, 解構在你有生之年一定看得到, 因為資金往房地產竄, 跟往鬱金香竄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
一盆肥皂泡泡, 一堆小泡泡會合併成大泡泡, 最後大泡泡的結局..這是生機循環, 什麼都會變, 只有這個循環不會變..(恕刪)



事實上 現在根本也不是穩態 是變態
而且會加劇~~

至於崩解時間點 至少30年我看不到

empirepenguin wrote:
一般領薪水的人領到的錢有增加嗎?
沒有啊!到那裡去了?
以前增加的通貨是蓋晶圓廠、面板廠、、、,現在是炒房地產,還炒過頭了。


你知道你在呼應樓主的發言嗎........

這就是樓主要告訴你的內容啊
不需要再重覆了


就是因為錢沒分到一般薪水族手上,所以房地產不是被「炒」,只是正常反應「財產不當分配」的事實而已

madscrew wrote:
盤了兩年 昨天突破收...(恕刪)


認真的看了幾頁開版大的回文之後, 終於能體會開版大的用心良苦阿...
他是在嘲諷那些明明知道負擔不起或是知道房貸壓力將會大幅降低你的生活品質的人, 卻還勇於去買房子...
讓那些一年可以買好幾十棟房子的"有錢人"來繼續壓榨你....
醒醒吧!! 傻子!!
能不買就不買阿.....
flymen wrote:
你那麼聰明,所以是在前20趴嗎?我看是未必。
看了一點書,自認為發現了一些事情就狂成這樣,一副把其他人當白痴的嘴臉,
其實你講的這些根本不是秘密,不用那麼驕傲。
(恕刪)



是嗎? 影片說 92%的美國人 以為坪富差距只有10倍
並不知道 是好幾萬倍...

你覺得 這算不算秘密

我沒驕傲 我只是打醒你們這些人而已 噗~~


以台灣來說
至於現在住台北市 一半以上都是 前20% 很難嗎?
台灣資產三千萬以上 36萬人
20%的人口是46萬人
台北市人均gdp是 年薪130萬台幣
進去 20%很難嗎?

若放到全球 我告訴你
台灣幾乎一半以上人口 都是全球的前20%
這意思是 你也在奴役 全球的廉價勞工

EmperorLord wrote:
你知道你在呼應樓主的發言嗎........
這就是樓主要告訴你的內容啊
不需要再重覆了

就是因為錢沒分到一般薪水族手上,所以房地產不是被「炒」,只是正常反應「財產不當分配」的事實而已(恕刪)


聰明 就是這樣 就是 分配曲線~~


mtchen65 wrote:
認真的看了幾頁開版大的回文之後, 終於能體會開版大的用心良苦阿...
他是在嘲諷那些明明知道負擔不起或是知道房貸壓力將會大幅降低你的生活品質的人, 卻還勇於去買房子...


你想這樣解讀我想也可以
但我的解讀是,不管怎樣,純粹領薪一定是被玩弄的一方,想個手段跟上現金貶值的速度才是正經

之前幾年房子是做到這點的一個手段,當然現在的時機點較大機率已經不能採用這個方式了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