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聽過採購合約, 或者工程合約裡面提到使用當年度物價指數當作調整收款, 也就是在合約裡面約定工程款隨物價指數調整, 但沒有聽過有商品出售是把未來幾年的物價上漲加在商品裡面, 這可能是個創新的定價方式, 想想...一碗把未來三年可能的物價膨脹考量的牛肉麵, 看了一場把未來三年的物價膨脹考慮進去的電影....真是創舉..房屋價格的就是市場可以成交的價格, 不管這個價格是炒作上去, 還是地產泡沫崩盤跌下來的cywang40 wrote:看看台北這幾年被炒高...(恕刪)
Nelson5 wrote:房屋價格的就是市場可以成交的價格, 不管這個價格是炒作上去 當大家都被灌輸買房保值抗通膨的慨念時買到的房子大概都是已反應通膨價值後的房子未來能不能抗通膨?或許能,或許不能,我不知道,只知道現在的台北房價和幾年相比,確實已經「通膨」了好幾倍,與實際的 CPI 不成比例
通膨往往也伴隨著財富換手, 您考慮的狀況也的確存在, 尤其發生在停滯性通膨的時候, 所謂停滯性通膨就是收入並沒有增加, 但物價卻不斷上漲, 所以當你月薪的購買力已經無力負擔你的支出, 勢必被迫賣出你的資產來填補你的支出, 既然有人賣就會有人買, 所以最後的情況就是受薪階級或者中產階級的房地產往銀行家, 高所得或者高收入者移動我再用假想狀態來解釋清楚一點, 一個受薪者擁有價值千萬的房地產, 如果當通膨發生, 不管銀行有沒有升息, 如果他的收入已經無法負擔他生活和貸款支出, 他勢必要賣出資產來減少貸款支出, 但考量的狀況必須是, 移除貸款支出後, 他可能還會多一筆房租支出(如果只有一棟房子), 或者少了一筆房租收入(兩筆房地產), 但是如果是一個擁有大筆存款或者現金的人呢? 或者說一個在通膨狀況下的受益者 (如果剛好他家裡就有一口油田), 對她來說, 既有資金的價值或者說購買力隨著物價上漲不斷減少, 他可能會選擇購入黃金, 資產, 或者其他保值商品, 所以當通膨發生的時候, 資產會從原本就是弱勢的族群移轉到原本就強勢的族群, 也許等到通膨的時候, 原本想買房子可以等到斷頭賣出的房地產, 可以從因為付不出貸款的人手裡撿到便宜, 當然, 你必須和那些滿手資金擔心資金貶值尋求保值商品的人一起競爭這就是富爸爸作者說的...「財富永遠不會消失,只是會換手而已。」HaHaSue wrote:前提是如果貸款者長久...(恕刪)
一般講通膨大概就是兩個原因造成. 一個是經濟活動高速發展造成, 就像對岸過去十年. 另一個是鈔票印太多, 非洲一堆國家幹過這種事. 台灣現在比較像是哪一種??whowho5566 wrote:當油電都漲價後民生物資一定跟著漲價 相同的錢能買的貨變少了房價上漲或飆漲如果利率不跟著調高 已經購屋的人就不怕錢變小驗證前人說的買房可以保值或增值而且還錢會越來越輕鬆 幾年後10萬可能沒多少了...(恕刪)
whowho5566 wrote:right2005 wrote:就算當初貸的是固定利率也是一樣假設原本房貸是家庭收入的1/3基本開銷1/3另外1/3儲蓄或投資後來物價漲三倍收入沒漲->還是沒錢繳房貸->還是法拍開版的邏輯真是) 你都知道物價漲三倍 難道你的房子不是物品嗎?3跟2/3哪個大?我不知道怎樣跟你解釋了? 有人看得懂whowho5566在表達什麼嗎??我真的看不懂房子不是物品嗎?-->是要把房子賣掉還是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