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我一直在想有沒有這兩種人 : [勞而無獲] 與 [不勞而獲]

這告訴我們買房者第一必備要件

”要有賭徒性格“!!

大家都不必認真工作盡本分

有錢凹下去就對了 一翻兩瞪眼!

籌碼是半生 甚至一生積蓄~~

贏者全拿 輸者啥都不是................

資本主義劃分為富人跟窮人理所當然......
jeterman3628 wrote:
您提到的親戚的情況才...(恕刪)


看到你發文、回覆、再回覆,發現你真的是一個嘴炮王,講到現在高潮了沒呀!

不勞而獲?

你以後千萬不要留一分一毫給你的小孩,不然他們就會變成你嘴炮裡的不勞而獲那種人。

另外

看你的回覆開始出現大量的乾笑,哈哈哈個沒完

你這輩子應該沒想到發個文會被這麼多人幹樵吧!

房價不是大家看你不爽的原因,觀念才是重點,別搞錯了。

jeterman3628 wrote:
我一直在想有沒有這兩...(恕刪)


只要是商品
有價格
他就會波動
這很無奈
除非共產國家

每個人參與的時間與價格與趨勢
都不相同

只能說
平時準備好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同樣的情況
同樣的時間點
同樣的收入
有人就可以想辦法先買再說
理財工具很多的
信用就是其中一樣
可以適時的善用他

我想這樣的故事應該常聽到, 也反映了社會的現實面.

但是回過頭來想, 人生在世, 通常只要做對幾個決定就好了.
jeterman3628 wrote:
我一直在想有沒有這兩...(恕刪)
勞或不勞、穫或不穫是一種相對的看法,譬如說,路邊舉廣告牌的,站1天8小時,風吹日曬雨淋,勞嗎?勞的很,穫嗎?800塊錢,看你跟誰比。

樓主會覺得勞而不穫,是因為沒有對價關係,勞太多而穫太少,對吧,但重點是,你有沒有想過問題在哪裡?當你關注在別人的不勞而獲時,你只看到穫的部分,那別人到底有沒有勞呢?

一天800塊的舉牌工你幹不幹?
我不想幹,我猜樓主跟大多數01的網友都不想幹,為什麼呢?因為我的工作不用那麼勞,而且穫還更多,我為何要去做那種相對"勞而不穫"的工作呢?所以這是工作產值的問題,很多人陷在勞多勞少的圈圈裡,而沒有想過產值的問題。當你抱怨別人的穫比較多時,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勞跟別人的勞是不是產值不同呢?

我知道這些跟樓主想表達的有些出入,樓主不爽的是那些真的"不勞"而穫的人,這世上確實是有完全"不勞"而穫的,這就是"命"跟"運"的差別,前面也有很多人講過了,人就是生而不平等,有人就是啣著金湯匙出世,有人就是還沒長大就餓死了,同一筆錢20年前買房在高雄跟買在台北,現在價值差數倍...

真的比不完啦!
勸樓主不要再"一直"想了,想不通就休息一下吧。
沒有富爸爸(可不勞而獲)~那你就想辦法成為~你家小孩眼中的富爸爸呀

有人把時間花在大罵社會不公
有人立刻行動改變現狀

老家村子裡,60年代的年輕人,有一半以上隻身到都市打拼,全身家當一個小布包,從小學徒幹起
睡倉庫沒冷氣穿舊衣,有錢就存起來,然後娶妻買房
成了今日大罵高房價的人口中的富爸爸
當時年輕人求職的最佳寫照,可以看台語歌歌詞"孤女的願望"

孤女的願望
◆請借問播田的田庄阿伯啊
人塊講繁華都市台北對叼去 雖然無人替咱安排將來代誌
阮就是無依偎可憐的女兒 在世間總是著要自己打算才合理
自細漢著來離開父母的身邊  青春是不通耽誤人生的真義
雖然無人替阮安排將來代誌

◆請借問門頭的辦公阿伯啊
阮想要來去都市做著女工渡日子 人塊講這間工廠有要採用人 
也通來安慰自己心內的稀微 阮雖然也少年攏不知半項

◆請借問路邊的賣煙阿姐啊 同情我地頭生疏以外無希望 
人塊講對面彼間工廠是不是 假使少錢也著忍耐三冬五冬
貼告示要用人阮想要來去 為將來為著幸福甘願受苦來活動
我看你猶原不是幸福的女兒 有一日總會得著心情的輕鬆

a290861 wrote:
沒有富爸爸(可不勞而獲)~那你就想辦法成為~你家小孩眼中的富爸爸呀!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