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來的事誰也不敢打包票,我不確定房價會降;相對的,房價也不一定會漲。一切都要看市場機制而定,位置較優的房子仍然會漲,環境較差的地點依舊跌跌不休;有需求有能力的一樣會去買房子,不會受到加稅的影響。
2.您如果認為把那15%的稅加入房價,導致房價上漲,會影響買房。很抱歉,會買的還是會買,觀望的還是繼續觀望,這是兩回事。您要把房子漲到1000萬,我買不起,但是我可以找別人去挑800萬的;即使交通會遠一點、環境沒那麼優美、Lobby可能沒那麼氣派豪華,多出來的200萬拿來裝潢、買車,小日子一樣過的粉好。
3.炒房元凶當然不會是房屋仲介,最多只算的上是推波助瀾的幫兇而已。您熱愛您的工作,但不是無償的為大眾服務,每成交一筆,您可以向買賣雙方抽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介紹費」,房價炒高對您更有利。所以您避開這點,大談政策錯誤,實讓小弟在下我十分不解。
4.您所謂的十年以前沒有一堆投資客的說法,那十幾二十年前的法拍屋是誰去買的呀?還是千萬以下的都不放在您的眼裡呢?
5.我不認為房仲業好做,至少依我的個性不適合,也請不用叫囂「不然你來做看看」,因為我也很熱愛我目前的工作。
一切都還是未知,開版大您還不需要那麼憤慨;部分的加稅只是房價的變數之一,拿來做必然漲價的原因來說嘴,這似乎有點混淆視聽。
回家總經的書多唸一點,再上來!
你說921,sars 房價沒跌,然後又上來...?那是地段好,保值的地方,才有機會!
我老媽家就在埔里街上,趴下去就沒再上來過,價格當然比921是好一點,但是重建後的新房,本來就比舊房子
成本高,不是嗎?和921前的房價根本無法比><
另外,房仲賺錢不就是靠house price嗎?你把房價推高,你賺的佣錢越高,不是嗎?不要全推到賣家身上!!
我和房仲打過幾次交道!第一次笨,房仲說什麼信什麼?450萬的房子被抬到580萬,還很高興要向他買!
多130萬的價差,就多了52,000的奬金,後來出了一點問題,我用私人關係找到屋主,把和仲介的對話,放給
屋主聽,他說他只要400萬就賣了,不知道為何會變到580萬,因為他自己知道他房子有漏水,所以便宜賣,剩下
的錢要買者用便宜下來的錢去修,到了我這裡變成我花580萬買漏水的房子,還要自己花錢修?房仲都沒有說,錢要吃,吃相也不好看一點,說有多惡劣就有多惡劣!!
(要是漏水幫我先修好,不被我發現,580萬搞不好就成交了,而我和屋主就變成笨蛋!因為我付了580萬,屋主只拿到400萬,那家店現在電視廣告還是打很大),後來,寫存證信函要告我?說什麼他們公司再這方面很強,我一定會輸!結果,我請公司法務部去處理...根本沒事!
後來,撈人說要扁我....,我想說兄弟事應該要找兄弟去談,找了10幾個人去店裡學喝茶,結果茶也不泡給人家喝(不是說要教我怎麼喝茶?)人到了也不出來,躲在樓上不下來,店長一直說他已經離職了,而且我記得當時店長到我家裡也是耍流氓,說他以前混很好?把我爸媽嚇的半死.....結果,那一天乖的跟貓一樣^^以後也沒再打電話來恐嚇我說要怎樣!
說這件事,是要說沒錯房仲不能左右房價,但對第一次要買房的人,因為人家相信房仲,所以會聽房仲的,房仲也捉住這個心態,把房價越墊越高,他好賺價差的4%~6%,他利用資訊的不對稱,操控了房價!房仲賺錢累..買房子的人賺錢就不辛苦嗎?別說你是清流....這一路下來我看太多了!10個裡面6個會用這一招賺錢!!
對了,再補充一下!成本上去的東西,有些是會下來的,例如:電腦產品,還有很多通貨貶值後,價格沒跟著上去的東西都算在這裡面!你可以自己想想....
另外,你有部份的觀念不太正確,ex:房子要用過去的價格賣沒人願意,這是很合理的,有些東西是有時間價值的,這是你要考慮進去!依你的想法你老闆應該也給你20年前的薪水就好^^
不過真的要看妳的房子區段夠不夠好.有沒有那個價值.當年sars時.我朋友在科技大樓站旁的成功國宅承接了人家的房子(32坪).原來行情也有7.8百萬.但當時屋主560就願意賣.然後他又介紹家人陸續又買了幾戶.房價也從600一路回升.現在聽說要1500萬了(實際行情我並不清楚).但是我想除非再來一次sars這種玩意.不然那裡要再降?很難.好後悔當時沒有狠心買下去.
相對的80年時我有一批同學一畢業分發到高雄.台南.聽信了房地產業者的文案及宣傳.抱著一定會增值的夢想.狠下心去買.當年350萬.現在勒?好像還是一樣.有的還貶值了.有的同學認賠殺出.有的因為真的自己要住所以也沒差.因為實在沒有真的能撐起房價的題材.
建商的文案宣傳真的聽聽就算了.10分鐘到東區.那是半夜3點沒車時速超過100的時候.只是建商不會告訴你這些的.淡江大橋?現在連圖都沒出來勒!
很多人都聽話買不起別買台北市中心.問題是某些區段也被炒到不像話啦!B咖地段賣A咖價當然會讓人不爽啊!
政府是該出手了.其實誰下場很慘都不是大家樂見.因為它可能還會拖垮另一群人.不是他垮而已.但是現在不處理.死的人會更多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