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今週刊] 房價高漲、荷包變薄 揭開外匯存底 的真相

windwaltz wrote:
你講話說不出個所以然...(恕刪)


"慢慢的升息
避免經濟過熱" 意思是什麼? 不是說, 慢慢升息的原因, 是為了避免經濟過熱?
這些不是你寫的?


另外, 因為您的水平有點....所以只好用比較簡易的語言來講, 不然您聽不懂啦....
這樣還是聽不懂, 我也沒有辦法咧. 只好再降階用引導式的方式:

(1) 請問, 自SARS至金融風暴前, 台灣房價飆漲的主因為何?

(2) 台灣央行由原本美國升息一碼, 我們跟著升一碼,這種維持固定利差的
方式, 改為美國一碼,台灣半碼的方式, 其原因為何?


另外又說什麼硬著陸, 人家都說放著經濟狂漲而不抑制, 會導致硬著陸, 現在央行
用低於市場預期的方式在做,反而不會硬著陸? 您的理論從哪裡來的呀? 極端的行為?
上面(1)與(2)就是讓您回想回想什麼叫做"極端的行為",請努力回想一下歷史吧, 老兄,
不看書也要多看看報紙啦..... 不然您可能根本看不懂一些比較深入的探討哩.原本以為
您懂, 所以講得比較深, 現在就只好重頭引導哩.



至於大家可以在這邊談經濟, 跟央行有什麼關係? 央行是管經濟的嗎?????連您都以為
台灣經濟是央行在管, 您就知道, 台灣央行有多不務正業了吧!!! 您正好是一個活生生的見證呀!
~~~~~~~~~~~~~~~~~~~~~~~~~~~~~~~~~~~~~~~~~~~~~~~~~~
哈哈!..是呀,我倒是活生生的見識到;這裡有超越"大師級"的神人,在此高調闊論的抨擊他人的論點!

說別人是"大師"...還那麼酸人家;我看連M.Spence這類的經濟學大師都要甘拜下風啦!

建議m大先生,可以在央行每次開記者會時;都去質問"彭先生"...為何沒啥作為啦!..讓台灣陷入萬劫不復

的地步!甚至教教我們的彭先生,如何做好中央銀行總裁,不然一一在此對槓他人論述,沒啥意義啦!

諸位"大師"呀.....都蓋摩天樓了....也沒稿費可以領呀!!....
Jackbless1688 wrote:
至於大家可以在這邊談...(恕刪)


J大,拜託,這位W大的言詞, 講的話我感覺起來沒啥內容, 卻動不動就說別人沒讀書,
這種人不稱他為"大師",要稱什麼? 高調闊論抨擊他人論點? 您是在指W大嗎? 唉呀,
大師不都是這樣嗎? 還是您認為動不動就說人沒讀書的人, 是十分謙恭有禮?????
還是與您論點不同的人您就認為是抨擊, 與您論點相同的人不管多無禮您都認為是謙恭的?
J大, 您說咧?????由於大師講的話太空泛了(喔, 因為國際有熱錢虎視眈眈,
發生通膨就只有讓大家坐以待斃, 現在全世界熱錢不都自由來去? 也就是央行對通膨
都將採取坐視的態度?看到這種說法, 能怎麼想----您說得是很理所當然, 我聽得是莫名其妙,
不然要怎麼說?彭老更對此觀點打了一個大巴掌: 現在有沒有熱錢? "央行總裁彭淮南
昨日表示,新台幣升值「都是熱錢惹的禍」,他更對熱錢下最後通牒", "匯銀主管表示,
美元走弱,外資蜂擁而至亞洲,加上預期新台幣又有補升行情,當然是熱錢首選",而本次
升息的目的是"雙率同步鬆手,除了舒緩因國際原物料上揚帶來的進口物價上漲壓力,同時
減輕負利率情況,萬一發生通膨,民眾可免於利息被吃掉的可能性。", 也就是即使熱錢多到彭
老跳腳, 銀行認為台幣是熱錢狙擊首選, 但為了"預防"通膨,僅僅只是預防!!!今年8月物價指數
年增率是負的!!!即使這樣還是得升息. 那麼, 兩三年前熱錢連敲門都還沒, 物價指數年增率卻
高到快死人的時候, 彭老是怕熱錢故不升息?講什麼東西呀!聽無啦! ), 沒有重點, 只好直接開題
目出來請大師開示, 不然怎麼辦? 至於彭總裁, 現在不就越來越多人懷疑他是本波房市問題的兇手,
我只是從一開始, 在幾年前, 就認為他是這波房市飆漲的主要推手之一.現在, 其他的推手都已經
下台一鞠躬, 要是房市一崩, 重演日本房市崩盤記, 失落的二十年等戲碼,大家追究起來, 彭老的
下場不免跟葛老一樣,在位很風光, 下台臉丟光.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波只有老彭出來打房,
以求房市泡沫爆掉前可以軟著陸, 因為台面上現在只剩他跟這件事有關.處理得好, 他風光收工,
處理不好, 繼任者會背這黑鍋? 自然會把所有責任掛到他頭上--->並且無法辯解,
因為事實就是如此. 還有人在說什麼"不要被誤導成, 成為有心人打彭的工具", 所以,
只好讓他們回想回想,這波房市是怎麼飆起來的,提早讓大家開始瞭解,未來
若房市泡沫爆掉, 大家將怎麼鞭彭老. 且事實上, 人家都用房市把你凌遲處死了, 閻王問你你被誰殺的,
你若還不知道, 不免要被笑了吧.

而在這版中, 居然有人講什麼利率與房市沒有關係(目前幾乎所有房仲金融
都認為現在唯一能有效使房市降溫的辦法, 除了經濟景氣下來外, 就只有升息.只是升息
到多少有爭議, 有說到3%,有說4%,有說4.5 ~ 5 %.), 還有東拉西扯扯到異常狀態國家.
我只是很簡單的請他們回想, 想想自己台灣, 想想自己在幾年前遇到的"事實", 要是連自己站的
地方怎麼演變過都不知道, 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件都不知道他的來龍去脈, 這種水準要跟人家
談論時事人物, 還以為自己很行, 我能說什麼?只能稱"大師"吧 Orz...
1tac wrote:
小弟覺得是篇不錯的文...(恕刪)


感謝樓主分享好文.....


原來我們的血汗就是被這些人刮走的...

雖然已經過了7日鑑賞期, 但我們可以要求瑕疵品退換嗎?
尤其是這種傷害全體人民的瑕疵品.

PS. 虧我還對央行打房有點期待, 看了這篇再對照央行昨天的打房進度...

這才發覺它們根本就是一窩蛇鼠
我用自己的意見回答你的問題, 我強調了, 是我自己的意見,

SARS到金融風暴前, 台灣房價飆漲的原因, 很多人認為是土增稅減半, 和政府祭出的優惠房貸, 但是我自己認為這兩個因素或有助益, 但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當時的各種金融商品的炒作, 讓金融機構得以用證券化槓桿化的方式操作各種商品,

台灣在那個時期雖然有土增稅減半, 優惠房貸的利多, 房地產的上漲價格卻不是最高的, 倫敦, 愛爾蘭的都柏林, 莫斯科, 北京, 上海的房價上漲率都比台灣高且猛, 就如M大說的, 調升利率可以控制物價, 你可以參考一下美國在網路泡沫, 後來又遭遇911攻擊,這一段時間一路把利率調低在1%左右, 用來刺激美國的經濟發展, 和刺激房市股市, 直到2004年油價受到波灣戰爭的影響開始走升, 為了降低物價, 美國一路調升利率, 從2004年中的1%低利水準, 一直調升到金融海嘯前的5%, 這段調升利率的過程, 美國房市有走跌嗎? 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是一路調升利率, 但是在調高利率這段時間, 倫敦房價創歷史新高, 巴黎房價創新高, 愛爾蘭的都柏林創新高, 莫斯科在當時的房價, 在一年之內可以漲到110%, 北京, 上海, 香港, 新加坡在這段時期也同樣陡升,

所以我強調了, 房價上漲利率不是"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還是資金, 當然利率調高有助吸納市場游資, 但是同樣也會影響市場投資, 企業募資成本, 造成對經濟發展的障礙, 同時可能造成匯率上漲, 不利出口, 對於一個以出口導向經濟的國家, 這是多面刃, 也是一個央行總裁應該要考量

至於央行為何把緊咬美國的利率政策, 改成美國升一碼, 台灣升半碼, 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還是美國這次的救市的方法還是以前的老方法, 就是擴大貨幣的供給額, 白話一點就是印鈔票, 在美國本身經濟環境不佳, 沒有明顯的投資標的的狀況下, 這些多印的鈔票已經變成市場的游資, 當美國經濟狀況和世界各國一致復甦的時候, 我們可以用緊盯利率的政策, 但是如果美國在就業率, 經濟成長上面遠低於其他亞洲國家, 緊咬著利率的方式很容易讓熱錢流入, 彭總裁這樣的做法除了逐步讓利率與美國脫鉤, 也有宣告意味, 就是我台灣會比美國升息的幅度少一半, 以阻擋熱錢為了套利套匯進入台灣




(2) 台灣央行由原本美國升息一碼, 我們跟著升一碼,這種維持固定利差的
方式, 改為美國一碼,台灣半碼的方式, 其原因為何?
marcus200115 wrote:
"慢慢的升息避免經濟...(恕刪)
marcus200115 wrote:
您說的又是在經濟不景氣時才成立的情況. 前兩季景氣熱, 不趁那時候多升點
(台幣相對韓幣等亞幣為貶值), 好啦, 現在Q4開始景氣要下來了, 怎麼辦???


沒錯,所以我之前說過,以目前這種作法。賺薪水的人永遠越賺越少,不管經濟是好是壞,因為台幣一直貶得比賺錢的速度快。這幾年的經濟對老闆們是上上下下,受薪階級卻很少有像上的感受就是一個實例。這個作法一方面不斷的在照顧賺外幣的老闆們,一方面不斷地在剝削賺台幣的一般人。
我想要回一下文~~
1.寬鬆貨幣政策是央行可以決定的 但是賺到錢的企業要如何把獲利分給員工 是要靠政府政策

最低工資 最低工時 稅收不合理 資本獲利不科所得稅 造成的問題政府應該要去解決

政府長期下來與財團關係密切才是問題

2. 台灣人易騙難教 經常需要人高壓控管 缺乏自由市場經濟條件 當總裁還蠻難搞的

3. 打房是政府工作 非央行工作 政府往財團 資本靠攏 但是又利用媒體渲染 脫除責任

4. 不管誰當選 問題都不會解決 大家在比爛

5. 一次漲半碼 出勿意料的少 通膨問題沒解決 如果後續不在升息 可能代表經濟指標向下
用這種誰剝奪你, 誰欺凌你的仇恨二分法的方式, 的確讓人有立即的同仇敵愾, 義憤填膺的想法和認同, 但是我很希望大家能多仔細去思考一下背後真實的內涵和真義, 我舉個例子來說好了, 有人在永康街開了一家冰店賣冰, 每天客人經常只有個半滿, 他的朋友去探望他, 跟他說, 前面那家叫做冰館的冰店, 賣得比你貴, 每一碗賺得比你多, 生意好到要排隊半個小時, 你的生意這麼差就是被他搶走的, 這種說法表面看起來的確是個事實, 也讓人顯而易懂, 於是這家冰店早燒香晚拜佛, 希望前面那家冰館關門大吉, 有一天被他盼到了, 冰館因為家庭糾紛歇業了, 但是同時他也發現, 原本來永康街的遊客一下少了六成, 他每天原來還有的五成客人, 現在卻一成都不到了


對比於企業主和一般普羅大眾也是如此, 在因為相對的生產成本不具優勢的狀況下, 很多企業選擇不外移, 或者保留部分產業在台灣這塊土地, 我記得有一次電視訪問三重一家做軸承的公司, 那個老闆說, 他也想過要搬到中國, 但是想到他有60個員工, 也就是有60個家庭依靠著他, 所以就算生產成本讓毛利微薄, 他仍然咬牙苦撐著, 台灣的空間很小, 需要的是彼此欣賞不是仇恨, 逼走了企業主, 難不成勞工就真的出頭了嗎? 你的朋友發財, 你可以為他高興, 你的朋友買了豪宅, 去思考他成功的原因, 不需要去忌妒他, 回到剛剛的冰店小故事, 如果這個賣冰看到冰館門庭若市, 可以換個角度想想, 為什麼同樣是賣芒果冰, 他可以這麼成功, 然後從中學習讓自己成長

我很相信彭總裁的智慧和遠見, 有些人看來會認為是在為企業量身打造的貨幣政策, 但其後的深意是如何讓國家發展, 經濟成長, 規避風險 , 平抑物價找出一個平衡點, 他的政策會是全盤的, 這比起那種矮仔門前喊金改, 殘婦門後收黑錢的做法光明多了
Nelson5 wrote:
用這種誰剝奪你, 誰...(恕刪)


老闆除了外移、歇業外,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政府口口聲聲說的「升級」。只是這要更多的投資,端看老闆願不願位這些和他一起打拼讓他坐穩老闆的員工們冒險,讓大家一起成長。

但是很不幸的是,政府口口聲聲要產業升級,卻拼盡全力去創造一個相反的環境,讓企業繼續賴下去,繼續靠貨幣政策存活。而台灣大多數的企業和老闆(包含我所處的所謂高科技產業),也沒有那個心去冒險、去升級,寧可選擇保守、仰賴貨幣政策來繼續賴活。

如果這些企業沒能力做升級,走了、關了,自然就該被淘汰,也會有後起之秀來做,這是再正常不過的。這才是活水、才是世代交替、才是進步。但是現在,這些沒能力的企業,靠著貨幣政策苟延殘喘,也卡住後起之秀的成長。讓整個淘汰機制變成死水,花了納稅人的錢反而讓整個國家競爭力被卡住。
pyh wrote:
老闆除了外移、歇業外,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政府口口聲聲說的「升級」。只是這要更多的投資,端看老闆願不願位這些和他一起打拼讓他坐穩老闆的員工們冒險,讓大家一起成長。

但是很不幸的是,政府口口聲聲要產業升級,卻拼盡全力去創造一個相反的環境,讓企業繼續賴下去,繼續靠貨幣政策存活。而台灣大多數的企業和老闆(包含我所處的所謂高科技產業),也沒有那個心去冒險、去升級,寧可選擇保守、仰賴貨幣政策來繼續賴活。

如果這些企業沒能力做升級,走了、關了,自然就該被淘汰,也會有後起之秀來做,這是再正常不過的。這才是活水、才是世代交替、才是進步。但是現在,這些沒能力的企業,靠著貨幣政策苟延殘喘,也卡住後起之秀的成長。讓整個淘汰機制變成死水,花了納稅人的錢反而讓整個國家競爭力被卡住。


升級說的好聽
沒技術又沒錢又沒市場
你升給我看看
光專利就搞死你

要老闆冒險
怎不問問員工肯不肯冒險
還是先問問自己有沒有那個種拿錢
跟已經卡好位的世界大廠拼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