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我覺得人口越少~不代表房價會跌~

其實你提的鴻海, 旺旺, 康師父, 當然因為中國還是黨政合一的國家, 所以在假設經營者不犯政治錯誤的狀況下,
鴻海反而風險大於旺旺和康師傅, 因為後面這兩家都是品牌經營, 台灣過去都以歐美為主要市場, 在2000年之前, 真的說品牌在國際上面有知名度的大概只有趨勢科技, 當然科技的東西比較客觀, 也就是效能和功能重於品牌, 所以當其他的掃毒軟體更強大的時候, 就比較容易失去優勢和市場, 還有鴻海從事的是代工, 在2008年金融海嘯的時候, 廣東地區倒閉最多的就是港資的玩具代工廠, 像是合俊這麼大的公司, 而且長期有迪士尼, 肯德基的訂單, 但是因為代工這些低單價毛利過低 (每一個速食店贈送的玩具, 利潤可能只有小數點下兩位), 只要訂單後繼無力, 很容易就被資金的浪頭打翻, 當然這也是鴻海為什麼開始在中國開始構建通路的新事業,

但是食品和民生用品這種東西就比較不一樣, 你看美國百年來,寶鹼還是一樣的強, 透過購併和擴張, 幾乎P&G可以和美國的民生用品畫上等號,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能仍然獲利, 台灣深耕歐美市場, 幾乎沒有品牌可以在美國的民生市場有知名度, 但是中國提供了另一個平台, 在中國不只旺旺(台灣以前叫做宜蘭食品), 康師父, 還有龍鳳, 85度C現在都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 像是最近85度C開始賣月餅就是一個轉型很大的契機, 未來發展讓人期待

旺旺和康師傅有沒有風險? 當然有, 而且主要的敵人還是他自己, 例如品質的控管, 原料來源, 衛生條件, 食品安全沒有處理好, 很容易出亂子, 就像之前的毒奶粉事件, 三鹿奶粉這麼大的公司在一個月內就可以化為烏有, 這個案子就是對於從事民生消費用品的廠商很重要的一個教訓

purplewindx wrote:
Nelson5大大還...(恕刪)
Nelson5 wrote:
不知道把台灣農業的生...(恕刪)


跟敵人做生意沒甚麼

而且你舉的例子真真假假難以考證又一面倒舉dpp的例子

本身立場就很有問題

跟敵人作生意這不叫賣台

dpp有人做國民黨做更多

有問題的是

國民黨是利用中國的勢力來讓台灣的國家地位跟主權弱化以換取個人情感的滿足或是特權地位

這才叫賣台

讓錢工作,讓愛自由
我沒有政治立場 我也沒有能力判斷兩岸未來政治層面的發展跟演變 還是回到主題

台灣人口會不會隨著兩岸的發展 越來越多?我覺得不會

大台北房價是否會隨著兩岸的發展 越漲越高?我覺得支撐力度有限 大台北很難跟北京上海作比較 等炒房條件不在 願景破滅 大台北房價應該會回歸理性 絕對不像很多投資客一再鼓吹 ecfa是萬靈丹 房價節節上揚
john6517 wrote:
我沒有政治立場 我...(恕刪)


我對內地不熟,可以請教個問題嗎?

一、到底內地的薪資是大部份都很高,還是少數的高技術人員才很高

和國別有無關係?這個高是建立在因為目前需求量大而高,但是常態性的高?
stephen02 wrote:
我對內地不熟,可以請教個問題嗎?

一、到底內地的薪資是大部份都很高,還是少數的高技術人員才很高

和國別有無關係?這個高是建立在因為目前需求量大而高,但是常態性的高?


內地是兩極化 有錢的真的是很有錢 窮的一個月只有人民幣八百元(外來務工人員)

以薪水來說 上海國企 高管(經理級含以上)年收入(稅及社福金扣除前)約三十到四十萬人民幣 一般員工約在八萬到十五萬 當然各行業別差距甚大 如金融電力是較高的 我所舉的例子為一般情況

外商台商薪水當然比前述高
john6517 wrote:
內地是兩極化 有錢的...(恕刪)


所以我在想

現在由於他們正在快速擴展板圖

所以會用高薪吸引已有經驗及能力的人

以求快速成長到足以和別人競爭


但,等到到了一定的穩定的程度之時

再加上內地自已的人才也培養的差不多的時後

他們是不是還需要用這樣高的薪水來留住這些人材?


等到到達一定的平衡點之時

是不是就又有高階人材開始回流?

還是從此高階人材永不回頭?

以前,很多的人材也都在美國掏金

但最後也是很多的人也回來了

台灣是不是永遠的只會人材外流

其實我個人覺的還是再觀察!
這種說法其實是有意識型態, 請把中國就當作一個市場, 他是一個消費市場, 也是一個就業市場, 今天你把中國兩個字換成美國, 你還是秉持你的說法嗎? 你把中國換成日本, 你還會這麼說嗎? 市場就是市場, 只是換個名字, 用意識形態去看一個市場, 最後只會流失市場, 失去機會

stephen02 wrote:
所以我在想現在由於他...(恕刪)
外企的收入和台灣沒有太大差異, 但是如果是在外企的業務部門, 因為市場大, 加了紅利之後比台灣多很多, 當然訂的目標也比台灣大很多, 例如有些生產用的設備商, 一個業務扛的業績就幾乎是台灣整個分公司的全部,



john6517 wrote:
內地是兩極化 有錢的...(恕刪)
說一套做一套, 還有臉指著別人的鼻子罵, 這種政客才是最無恥的, 就像是明明洗錢, 美國有置產, 卻還敢控告對方妨礙名譽, 這種無恥的人居然還認為自己有名譽, 這種行為真的不是一般人幹得出來的

MK2isgood wrote:
跟敵人做生意沒甚麼而...(恕刪)
頂客王 wrote:
我今年33歲~
我個人覺得~我們阿公阿媽很少有聽過~會幫我們爸媽這一輩買房子的吧~
小孩這麼多~阿公阿媽怎麼可能會幫每個都買~一定買不起嘛~
所以大部份都是靠爸媽自己努力~也因為自己努力~所以能支付在房子的錢~
當然也就不多~所以房價就很難漲~
現在不同了~我們爸媽~大部份都生2個小孩~比較能幫2個小孩各付一間房子的頭期款~
但是大部份的父母也只能幫忙付頭期款~所以房價貴一點還OK~我們這一輩的還是能應付~
等到我們小孩需要房子了~大部份應該只生一個小孩或著不生~只生一個的~就能幫小孩支付更多的房貸~
但是那還是只是頭期款~所以房子又可以再貴一些~
沒生的~就不用去想要養小孩的花費(一個小孩養到大也要幾百萬)~
所以他們就有更多的錢去買更貴(貴不等於好)的房子~
這樣房子會因為人口變少而比較便宜嗎?~我覺得不一定~...(恕刪)


等空屋數出來就知道 .

大高雄區房價為何如此 ??

台北因為 一直有需求 一堆人擠入, 就算出生人口下降
但是 會補一堆外來人口 .

但是
其他地區 會如何 ?

現在大家還看不到一個問題, 我都跟姪子 兒子說 快點看簡體字 ..
15年前來科學園區 ,我從沒想過 園區工程師會去大陸
那時 我們想去的是 san jose . 還有點懷念 san jose ..
不過 現實就是如此.

如果 bric 四國一直發展 , 看看日本 ..未來工作 , 不會是本地
未來工作是跨國 ,現在 internet 已經讓國界變小 .
但是 , 看台灣偏遠地區 雲林 到澎湖 ..為何一堆人往台北擠 ?
同樣問題 將來也是 , 如果你有更好所得 是在國外
你去不去 ??
只是 30年前是 去美國
20年前可能去日本 .
但10年後 ?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