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2001 wrote:想到一個問題30坪30年老公寓,20年後使用年限到了!那又該如何是好?現在台北到處都可見到都更推案,到底成功率是多少?有無可能有殼搞到後來變無殼蝸牛? 到處可見都更推案? 您說笑了.真的有成功的 50 個裡面不到一個.
買屋的人依定比較多吧因為反正就一直繳錢繳到完後房子就變成我啦,適合不會理財又懶的理財的人當然就選擇買屋啦...不過不知道有沒有人算過其實買屋的內部報酬率是不高的除非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賣掉,那才會高不然賺到錢的都是帳面上很高假設我買了十年以兩倍的價錢賣掉我的報酬率是每年10%,看起來不錯但是這中間你貸款利息的成本和通膨的成本算下來,你的報酬率真的划算嗎?,所以我認為買房租房都好沒有仔細坐下來計算之前,誰都不知到哪一個比較好....
以我自己的情況來說買屋得花600萬以全貸來算 月付3萬左右(加上管理費大概3萬2)租屋月租約1萬2(含管理費)買屋比租屋必須多負擔2萬/月一年24萬 20年480萬試問20年後你覺得你現在想買的房子(600)有這個價值嗎(480)?答案是......20年後的事情誰知道~
我覺得, 台灣偏高的房價, 偏低的租金, 一個人終其一生都租屋應該會比較省. 如果我是獨身享樂主義者, 我會去租房子.但是, 我不想終其一生都沒有財產, 家裡的不動產要是沒在我手裡增加就太對不起我的小孩(雖然還沒生出來). 第二, 我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家, 可以花本錢去裝潢, 盡量弄得舒服, 不必想到搬家的問題. 所以我還是買了.這問題跟車子一樣, 買車花費絕對比租車甚至坐計程車要多, 但是很多人(應該說大部的人)還是買了, 車子年限到了會報廢, 房子至少還是個一直在那裏的財產.如果以"划不划算"來看待買屋和租屋的人, 更不應該買車, 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人, 包括樓主, 應該都有買車吧.
White bear wrote:我覺得, 台灣偏高的...(恕刪) 現在的人本就就是很自私的只會在怨"為何我沒有富爸爸留房子給我"但當別人請他為下一想想,試著做下一代的富爸爸時他們又覺的,我現在享樂比較重要~其實這些人都忘了一點,也許當初你的上一輩的想法就是和你現在一樣只顧自已而不管後面所以你現在會怨他們相同的,我們也可以預估你的下一代也會怨你這時,我們為何不能試著去改變就在我們這一代就將這種怨給中止掉?不再讓這種怨一代傳一代呢?
sunny桑妮 wrote:我娘家一直是租屋族,...(恕刪) 樓主父親如果幾十年前忍痛買屋現在就算賣掉去租屋身上可能有增值千萬以上的現金可以養老不至於臨老兩手空空吃到120歲還要哪拐杖坐空缺很多人年輕時哪iphone耍帥年老時還要哪拐杖做工有富爸爸除外